- 年份
- 2024(3221)
- 2023(4466)
- 2022(3556)
- 2021(3059)
- 2020(2384)
- 2019(5471)
- 2018(4962)
- 2017(9576)
- 2016(5171)
- 2015(5807)
- 2014(5694)
- 2013(5618)
- 2012(5201)
- 2011(4476)
- 2010(4634)
- 2009(4429)
- 2008(4663)
- 2007(4326)
- 2006(3941)
- 2005(3892)
- 学科
- 济(20271)
- 经济(20254)
- 管理(16658)
- 银(15919)
- 企(15901)
- 企业(15901)
- 银行(15774)
- 业(15467)
- 行(14484)
- 制(13419)
- 业务(9316)
- 度(8796)
- 制度(8794)
- 融(8715)
- 金融(8715)
- 银行制(7947)
- 方法(7743)
- 业经(7311)
- 财(7021)
- 数学(6736)
- 数学方法(6695)
- 中国(6264)
- 务(5193)
- 财务(5187)
- 财务管理(5175)
- 企业财务(5032)
- 体(4942)
- 体制(4432)
- 企业经济(4088)
- 农(3953)
- 机构
- 大学(70388)
- 学院(68602)
- 济(31741)
- 经济(31037)
- 中国(29102)
- 管理(28062)
- 研究(23106)
- 理学(22316)
- 理学院(22125)
- 管理学(21943)
- 管理学院(21801)
- 银(21558)
- 银行(20705)
- 行(19332)
- 财(18489)
- 京(15495)
- 财经(13890)
- 中心(13476)
- 经(12655)
- 江(12588)
- 农(12031)
- 融(11972)
- 金融(11730)
- 人民(10943)
- 所(10920)
- 科学(10827)
- 财经大学(10661)
- 经济学(10532)
- 州(10316)
- 北京(10020)
- 基金
- 项目(41068)
- 科学(32955)
- 研究(31690)
- 基金(30980)
- 家(26364)
- 国家(26143)
- 科学基金(23059)
- 社会(20974)
- 社会科(20123)
- 社会科学(20114)
- 基金项目(15373)
- 省(14904)
- 教育(14515)
- 自然(13951)
- 自然科(13562)
- 自然科学(13562)
- 自然科学基金(13351)
- 资助(12907)
- 划(12608)
- 编号(12417)
- 成果(10496)
- 部(9535)
- 国家社会(9370)
- 重点(9351)
- 制(8893)
- 创(8671)
- 教育部(8634)
- 发(8497)
- 课题(8457)
- 性(8381)
共检索到129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蓉蓉
国有银行如何实现信贷资产质量向高位运行的转变□宋蓉蓉工作研究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制约国有银行改革和发展进程的严重障碍。那么,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风险高发区何在?主要存在什么问题?就此,我们在信用等级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对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雷雪苏
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中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雷雪苏农业银行如何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加快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是关系到农业银行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大事,然而这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约束和影响。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加华 刘春玲
国有银行实现“两个转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效益第一”的思想 为了实现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国有银行应首先实现五个经营战略的转变:一是把经营管理的中心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二是把经营方式转移到集约经营上来;三是把资金运营体制转移到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而以集中为主的轨道上来;四是把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内部管理的基础建设上来;五是把筹集资金的重心转移到成本低效益高的渠道上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国雄
面对当前银行不良贷款出现上升的迹象,既不要过于紧张,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也不能熟视无睹,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信贷资产质量一直是银行业经营优劣的重要标志。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保持双下降,使得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实力、盈利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都大大提升。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明宏
随着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借款主体日趋多元化,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加强对潜在信贷风险的策略研究,及时控制、化解潜在风险,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潜在信贷风险的表现(一)长期贷款掩盖短期风险。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大量增加,眼前看是暂时解决了富余资金的投向问题,短期效益比较明显,但银行资金大量投入到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毛愫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朝生
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中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吴朝生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历史上的专业银行怎样在较短的时期内转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有商业银行,这是一个持久而严峻的挑战。按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四自"原则来对照,我国工、农、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左
国有专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成因及对策●于左当前,国有专业银行向经营型转轨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是其中主要困难之一,它严重的阻碍了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因此研究、分析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生成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就成为当前金融体制改革所必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兰耕云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中的信贷资产质量与风险问题兰耕云一、质量与风险的体制表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商业性银行。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实行资产负债比较管理和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维 张欣 李文斌 张捷 禹元璋 刘伟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溯源张维,张欣,李文斌,张捷,禹元璋,刘伟良性的银行信贷资金质量是银行资金营运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乃至再生产的基础,它关系到全社会资金周转的快慢。但据保守估计,1992年末全国银行业风险贷款约为5200亿元,如加上近年来,财政向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良
一、深化经营理念,提升思想认识 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是横亘在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实现最终盈利的最大障碍。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树立清收转化处置不良资产就是发展的理念,统一思想认识。一是在如何面对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观念上,要正确处理好自己努力与上级政策的关系。攻克不良资产这座“堡垒”的内驱力,只有依靠国有商业银行上下员工的共同努力,明确“等靠要”只有死路一条。二是在如何面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为
本文利用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数据详细考察了国有银行信贷在1979~2000年之间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发现,国有银行信贷并不是指向经济增长的,相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经济增长,而获得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如政治稳定等。增长在体制外进行。文章对此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银行信贷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玉霞
建设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信贷资产问题王玉霞根据金融体制改革决定,建设银行在分离出政策性贷款业务以后,要向以经营中长期信用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由于我们正处于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初期,有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亟待我们去认识和解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同裕
目前,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企不下是困扰我国金融业的老大难问题。不良贷款的成因,固然有其客观因素,但忽视对我国银行业自身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对提高我国银行业的信贷管理水平是十分不利的。要降低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必须从加强贷款用途的管理入手,向管理要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