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8)
- 2023(12169)
- 2022(9559)
- 2021(8760)
- 2020(6928)
- 2019(16101)
- 2018(15993)
- 2017(30999)
- 2016(16965)
- 2015(18746)
- 2014(18981)
- 2013(18159)
- 2012(16390)
- 2011(14510)
- 2010(14652)
- 2009(14192)
- 2008(14275)
- 2007(13007)
- 2006(11932)
- 2005(11323)
- 学科
- 济(69710)
- 经济(69616)
- 管理(50398)
- 业(46572)
- 企(40225)
- 企业(40225)
- 制(26910)
- 方法(25903)
- 银(22774)
- 数学(22680)
- 银行(22627)
- 数学方法(22479)
- 中国(21707)
- 行(21231)
- 财(21009)
- 农(19368)
- 业经(18686)
- 融(17067)
- 金融(17064)
- 体(15912)
- 度(13997)
- 制度(13966)
- 地方(13407)
- 体制(13401)
- 务(12468)
- 财务(12433)
- 财务管理(12403)
- 农业(12374)
- 企业财务(11842)
- 学(11559)
- 机构
- 大学(233287)
- 学院(233004)
- 济(102199)
- 经济(100150)
- 管理(85769)
- 研究(81862)
- 中国(71235)
- 理学(71213)
- 理学院(70490)
- 管理学(69434)
- 管理学院(68984)
- 财(55325)
- 京(49671)
- 科学(44848)
- 财经(41611)
- 所(40913)
- 中心(38031)
- 江(37937)
- 经(37683)
- 农(37392)
- 研究所(36037)
- 经济学(33336)
- 北京(31676)
- 财经大学(30929)
- 业大(30420)
- 州(29923)
- 院(29921)
- 经济学院(29880)
- 农业(28839)
- 银(28505)
- 基金
- 项目(145676)
- 科学(115206)
- 研究(109601)
- 基金(106379)
- 家(92087)
- 国家(91334)
- 科学基金(78308)
- 社会(71676)
- 社会科(68021)
- 社会科学(68003)
- 省(55942)
- 基金项目(54894)
- 教育(50917)
- 自然(47858)
- 划(46789)
- 自然科(46704)
- 自然科学(46694)
- 自然科学基金(45904)
- 编号(43674)
- 资助(43019)
- 成果(37069)
- 重点(33555)
- 部(32998)
- 制(32905)
- 发(31648)
- 课题(31601)
- 国家社会(30564)
- 创(30414)
- 性(29494)
- 教育部(29027)
- 期刊
- 济(121078)
- 经济(121078)
- 研究(81106)
- 中国(53856)
- 财(45951)
- 融(42138)
- 金融(42138)
- 管理(35641)
- 农(35636)
- 学报(33854)
- 科学(31947)
- 教育(26995)
- 大学(26981)
- 学学(25445)
- 财经(22631)
- 农业(21672)
- 经济研究(19668)
- 技术(19579)
- 经(19448)
- 业经(18916)
- 问题(15989)
- 贸(12703)
- 理论(12312)
- 国际(11956)
- 业(11101)
- 现代(11005)
- 实践(10722)
- 践(10722)
- 技术经济(10715)
- 世界(10703)
共检索到384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梅亮 徐璋勇 刘佳俊
经过资本市场化改革后,国有银行的发展呈现两种典型现象:一是从银行层面看,其业绩呈爆发式增长;二是从宏观层面看,存差持续扩大和债权结构失衡等现象反映出其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日益脱节。这表明资本市场化改革在使国有银行微观绩效改善的同时并不必然带来宏观整体效率的增进。本文认为国有银行制度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功能市场化,即由财政替代功能转向市场金融功能;对于国有银行功能演进而言,资本市场化改革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从长期而言,更需要国有银行资产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未来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中,增量改革比存量调整更为重要,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制度市场化 银行功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节奏自2004年以来陡然加速,而围绕改革方式及其绩效的议论和争执也接踵而至。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家、国有银行体系以及其他当事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理论上为人们提供一个判断和估价改革绩效的全新框架和角度。为了厘清国有银行问题的要害和来龙去脉,本文从一开始就切入国有银行这种特殊金融制度安排的内部机理,结果发现,国家与国有银行体系曾经订立过一份特殊的金融合约,其要害是前者通过风险救助承诺换取经由后者提供的金融支持,随后的改革过程便合乎逻辑地围绕这份合约的调整而展开。可是虽经几番合约调整,风险救助承诺非但未能如国家所预期的那样被成功转移,反而蜕变为一种无形资本凝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玉英
以制度经济学范式为框架,从历史的视角出发,结合制度变迁中的目标函数导向和约束条件限制、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性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说",探讨市场化改革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问题。最后得出现阶段改革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应对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军 孔令学 王洪刚 王树春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美国Q条例的废除历程和阿根廷利率改革失败的教训说明存款利率市场化需要慎之又慎,目前我国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生成机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体系尤为关键和迫切。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银行存款 浮动利率 生成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佳飞 杨继瑞
以分析土地管理制度所处的耕地保护红线、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时代背景为逻辑起点,研究了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市场化配置的三种策略:城乡土地流动、耕地资源异地占补平衡和"飞地工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土地改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路径:城市土地一级开发的PPP模式,发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引擎作用,宅基地有限市场化配置和市场化思路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最后,提出政府在土地改革制度环境建设中的四个功能:科学规划、搭建市场交易平台、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和风险评估管控。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市场化 土地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华民
分析叙事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叙事分析来概括制度变迁一般规则的崭新研究方法。其核心论点在于,制度是可以调整行为的具有自我强化功能的均衡,而制度变迁则是一种均衡格局对另一种均衡格局的替代。作为研究工具,分析叙事法可以帮助我们透彻理解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在分析叙事法的方法论逻辑中,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要实现微观绩效改善目标,必然要求改革推动者调整其行为取向,以求达成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利益均衡新格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洪水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普遍采用总分行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也采取总分行制 ,但其不是按经济、集约和效率的行为准则进行组织架构的 ,而是与政府的行政层次序列高度耦合的 ;其内部结构的设置也不符合市场化金融的要求。因此 ,国有银行的组织制度必须进行分支结构的总量上的收缩和结构上的调整 ;同时 ,要按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设置职能部门。惟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 ,提高整个银行系统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
银行组织制度 总分行制 银行内部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学武
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行政性寡头垄断的信贷市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准信贷市场 ,是以效率损失为代价来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信贷市场结构的变迁 ,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变 ,一个自由进入和竞争的信贷市场结构需要先行建立。
关键词:
国有银行 信贷市场 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柴学武
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行政性寡头垄断的信贷市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准信贷市场 ,其以效率损失为代价来为中国的渐进改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信贷市场结构的变迁 ,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变 ,一个自由进入和竞争的信贷市场结构需要先行建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蚁哲芸 蒲毕文
体育市场化是体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当前的体育制度安排还处于计划性向市场化的过渡阶段,行政审批、政府博弈、资产经营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尚未能全面激励体育资源的关联带动作用,约束了体育资源效率的释放。建议以试点审批权限下放,率先放开中心城市改革,推动体育竞技资源的全面市场化、职业化,主动培育市场主体,推动经营模式转变。
关键词:
体育市场化 制度规制 改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戒骄 张其仔
我国电力改革选择了从发电环节的改革开始,经重组国家电力公司、实行厂网分离,到实行电价改革的渐进式策略。这一策略虽然因其速度缓慢、终端用户无法分享改革利益而备受批评,但它使社会付出了较低的“无序成本”。随着供求关系的缓解,电力产业应强化制度互补作用,尽快改变改革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之间进展不平衡的状况,着力实现配电和售电分离,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制和交易方式,解决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发电输电配电效率低、负外部性等深层次问题,最终建立有效监管的电力市场,使市场在电力资源的配置上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电力改革 厂网分离 电价 制度互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经过长期的制度变革,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自身的独特面目,这对主流的金融理论构成不小的挑战。本文试图借助国有银行改革过程对相关机理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基于财政下降条件下谋求改革与增长的特殊背景,中国金融改革从一开始就导入了金融市场化与金融控制的"两难路径",其中的关键是国家针对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不得不做出的风险承诺,由此决定了国有银行改革本身所具有的"有控制市场化"和"有限市场化"的性质。有趣的是,面对国有银行体系所表现出的理论异象和成功实践,主流理论竟然得出它是一种"失败且有效"的金融体系的结论。本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经过长期的制度变革,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自身的独特面目,这对主流的金融理论构成不小的挑战。本文试图借助国有银行改革过程对相关机理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基于财政下降条件下谋求改革与增长的特殊背景,中国金融改革从一开始就导入了金融市场化与金融控制的"两难路径",其中的关键是国家针对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不得不做出的风险承诺,由此决定了国有银行改革本身所具有的"有控制市场化"和"有限市场化"的性质。有趣的是,面对国有银行体系所表现出的理论异象和成功实践,主流理论竟然得出它是一种"失败且有效"的金融体系的结论。本文认为,国有银行体系在大国经济崛起中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确认这种优势并进一步探究其制度内涵和金融绩效,对于拓展和丰富现代金融分析的视野和结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阮兴文
长期实践证明,以政府为中心的土地征收资源配置方式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社会问题。文章指出,目前,无论是在立法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我国都有意无意地排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土地财政"之瘾、"对上负责"之道和"身兼数职"之状是导致上述问题的经济、政治和体制利益根源。文章认为,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主导、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是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改革的正确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微 张慧欣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的价值取向,又要体现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和谐共进,因此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土地制度设计要坚持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原则、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原则、民主参与土地征收原则等。现阶段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还应解决农民成为土地微观运行载体、市场结构要完整统一、价格机制要健全等方面问题。鉴于此,农村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从实现使用权物权化、土地用途管制法治化、土地征地程序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市场化改革 主导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