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95)
2023(18523)
2022(15555)
2021(14545)
2020(12248)
2019(27614)
2018(27518)
2017(52929)
2016(28901)
2015(32291)
2014(32006)
2013(31093)
2012(28426)
2011(25545)
2010(25598)
2009(23828)
2008(23811)
2007(21394)
2006(18883)
2005(17328)
作者
(82536)
(68450)
(67898)
(64981)
(43811)
(32868)
(31021)
(26519)
(26134)
(24789)
(23384)
(23382)
(21984)
(21778)
(21425)
(21208)
(20389)
(20223)
(19825)
(19721)
(17045)
(16809)
(16614)
(15681)
(15436)
(15322)
(15304)
(15291)
(13864)
(13503)
学科
(108583)
经济(108434)
管理(90374)
(87111)
(75328)
企业(75328)
方法(46740)
数学(39326)
数学方法(38850)
中国(32915)
(32905)
(31771)
业经(28573)
(28489)
(27539)
银行(27392)
(25841)
(23926)
(21956)
金融(21953)
技术(21864)
(21659)
财务(21579)
财务管理(21535)
企业财务(20549)
理论(20503)
地方(20459)
(19254)
农业(18774)
(17978)
机构
大学(404295)
学院(400116)
管理(158630)
(157485)
经济(153888)
理学(135111)
理学院(133608)
研究(133485)
管理学(131370)
管理学院(130602)
中国(107914)
(86905)
科学(81400)
(80076)
(66689)
(64321)
财经(62411)
中心(61944)
(61235)
研究所(60194)
业大(58051)
(56667)
北京(55032)
(51167)
师范(50651)
农业(50339)
(49873)
(48299)
经济学(47767)
财经大学(46654)
基金
项目(268117)
科学(211533)
研究(196633)
基金(195322)
(169771)
国家(168354)
科学基金(145447)
社会(124402)
社会科(117824)
社会科学(117796)
(104601)
基金项目(103159)
自然(94349)
自然科(92201)
自然科学(92178)
自然科学基金(90557)
教育(90103)
(87862)
编号(79690)
资助(79624)
成果(66108)
重点(59722)
(58793)
(58623)
(55684)
课题(54850)
创新(54191)
(51387)
国家社会(51298)
科研(50961)
期刊
(175046)
经济(175046)
研究(124916)
中国(84309)
学报(64221)
(63738)
管理(60988)
(58642)
科学(58100)
(50900)
金融(50900)
大学(48601)
教育(45772)
学学(45431)
农业(38700)
技术(33894)
财经(31478)
业经(27787)
经济研究(27493)
(26763)
图书(22873)
问题(22356)
理论(21305)
(20809)
科技(19963)
实践(19429)
(19429)
技术经济(18983)
(18773)
现代(18319)
共检索到611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虹  张同健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已走过二十年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于"信息化悖论"的影响,信息化创新将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动力源。信息化创新必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存在着天然的促进作用。借助于全模型的检验方法,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创新活动和风险控制活动的数据收集,可以对信息化创新与风险控制能力提升之间的微观传导机制进行经验性的分析,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增强信息化创新的功能、进一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形成过程中,信息化应用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明燕  张同健  
文章信息技术创新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信息系统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其重要的影响结果之一是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能力的增长。然而,信息技术创新对内部控制的激励路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对其微观激励效应的分析可以深刻地揭示传导机制的成效与不足,为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运作效率、加强内部控制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同建  吕宝林  
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信息化创新、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相关性的经验性分析可以有效地揭示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创新对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的微观激励性机理,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效率、加强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宝林  张同健  
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可以分解为风险控制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四个要素。文章通过对信息化创新活动在核心能力形成路径上的微观激励机理的经验性分析,揭示了信息化创新对核心能力形成的微观传导效应机制,为我国商业银行大幅度地提高信息化创新效率、加强核心能力的培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爱民  张同健  张成虎  
金融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信息化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与经营环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商业银行的本质活动在于风险控制,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具有枢纽性的主导作用。由于银行电子化的"双刃剑"效应,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战略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时段效应和地域效应。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前沿性数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战略在内部控制绩效提升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国有商业银行提高风险规避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溶冰  王跃堂  
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经营风险。本文从典型案例出发,结合传统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对IT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辨识。基于COBIT框架,借鉴其控制目标与审计指南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商业银行信息化进程中的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绍兴银监分局调研组  
浙江绍兴经济发达,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能力较强。最近,绍兴银监分局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状况开展了调研,全面分析了网上银行的创新表现和风险控制现状,对进一步促进此项业务的健康发展和加强监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概况和特点 至2004年9月末,该市银行业除农业发展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其他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3家股份制银行都已先后开办了网上银行业务,其中工行、建行业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明星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间的数据,研究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与风险监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银行创新能力与不良贷款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与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且流动性比率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这反映出提升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型的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银行业发展模式成功转型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可斌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目前在信贷风险控制上仍以定性分析为主 ,在量化分析上尚刚刚起步 ,本文在全面分析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现状的基础上 ,试图结合具体情况 ,引入西方先进风险控制模型 ,进行修正和补充 ,为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技术的创新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虹  胡亚会  张同健  
一、概述银行业是典型的风险管理的行业,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的行业,因此,银行业的信息管理与风险管理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从本质上讲,一切不确定性均起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即在任何经济体系中,信息不对称行为必然导致运营风险的产生。同样,对于银行业而言,银行风险在本质上源于银行内部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信息能力的培育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基础性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乔  赵昌文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性理论模型,解释了在政治控制条件下,政治家与经理人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过程。具体而言,本文说明了政治家的代理问题主导银行不良资产Ⅱ型产生,而银行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则是形成银行不良资产Ⅲ型的原因。在政治控制下,随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的恶化,银行不良资产将不断累积,呈现发散的趋势。政府不得不对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进行财政补贴,而这一补贴最后将通过增加税收或通货膨胀的方式由社会公众承担,这是一种在经济和政治上具有高昂成本、长期而言不可持续的模式。该结论不仅对我国银行业的未来改革具有价值,而且对当前发达国家政府向金融机构注资持股及银行国有化同样有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晨  柳文  朱卫东  
目前国有银行利润增长乏力,大企业信贷业务受各种直接融资方式的影响,对银行的贡献度下降速度加快。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产品创新对银行转变盈利方式、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层级、操作成本、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国有银行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来优化贷款流程:总行改变观念,调整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营策略;省行下放权限;二级分行简化审批;基层行抵押物创新。并与政府合作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明星  
本文选取中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间的数据,研究商业银行资源投入与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代表商业银行资源投入的电子银行渠道、人力资本、员工激励与银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市场占有率与银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而物理分销渠道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依靠外部力量推动银行业改革的边际效率正在下降,中国银行业有必要加大内生资源投入,从渠道建设、电子银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激励等多个方面,构造创新能力体系,实现银行业经营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建  王安  
中国的金融控制应服务于整体的市场化进程,那么现有控制方式有助于市场化进程推进吗?从银行业信贷资源的角度,本文测度并实证检验了金融资源的政府控制对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发现不同的控制手段对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论是来自地方政府还是来自中央政府的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参与均不利于市场一体化;而中央政府通过强化金融资源控制力进而改革国有银行使其逐步成为相对独立、市场化的主体,有助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