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82)
- 2023(3209)
- 2022(2744)
- 2021(2646)
- 2020(2301)
- 2019(5145)
- 2018(5083)
- 2017(10053)
- 2016(5531)
- 2015(6382)
- 2014(6403)
- 2013(6198)
- 2012(6110)
- 2011(5376)
- 2010(5663)
- 2009(5553)
- 2008(5835)
- 2007(5541)
- 2006(5215)
- 2005(5238)
- 学科
- 济(20074)
- 经济(20038)
- 管理(18123)
- 企(17989)
- 企业(17989)
- 业(17046)
- 银(16100)
- 银行(15955)
- 制(15377)
- 行(14680)
- 业务(9616)
- 度(9376)
- 制度(9375)
- 财(9097)
- 融(8499)
- 金融(8499)
- 银行制(8353)
- 方法(7442)
- 务(6721)
- 财务(6713)
- 财务管理(6700)
- 业经(6688)
- 体(6555)
- 企业财务(6522)
- 数学(6304)
- 数学方法(6226)
- 体制(5872)
- 中国(5855)
- 企业经济(4306)
- 农(4132)
- 机构
- 大学(75819)
- 学院(73427)
- 济(30879)
- 经济(30026)
- 中国(29209)
- 管理(27846)
- 研究(23997)
- 理学(21634)
- 理学院(21427)
- 银(21301)
- 管理学(21170)
- 管理学院(21019)
- 财(20993)
- 银行(20472)
- 行(19047)
- 京(16442)
- 财经(15112)
- 江(14397)
- 中心(13655)
- 经(13614)
- 所(11860)
- 州(11834)
- 融(11685)
- 人民(11666)
- 科学(11547)
- 金融(11469)
- 农(11377)
- 财经大学(11322)
- 北京(10997)
- 国人(10091)
- 基金
- 项目(38254)
- 科学(30021)
- 研究(29902)
- 基金(28423)
- 家(23532)
- 国家(23321)
- 科学基金(20338)
- 社会(19298)
- 社会科(18380)
- 社会科学(18371)
- 基金项目(14220)
- 教育(13930)
- 省(13787)
- 资助(12552)
- 编号(12247)
- 自然(12095)
- 自然科(11779)
- 自然科学(11777)
- 成果(11757)
- 划(11593)
- 自然科学基金(11591)
- 部(9108)
- 性(8940)
- 重点(8515)
- 制(8403)
- 教育部(8310)
- 课题(8229)
- 国家社会(8113)
- 人文(8037)
- 项目编号(7949)
共检索到142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敏
国有银行:债权被侵与产权规范的思考●黄敏本文从侵蚀银行债权的行为分析之手,对侵蚀银行债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金融制度自身的问题则是最深刻的导因。作者指出,由于金融改革迄今对银行产权界定和保护研究甚少,未能造就现代银行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敏
国有银行:债权被侵与产权规范的思考黄敏当前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处理和转移企业所经营的资产和债务时,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规范行为与非规范行为,公开行为与隐蔽行为,往往交织在一起,真假混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逃债、废债、侵蚀国有银行(指原来的国家四大专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杰
国有银行不良债权的形成与清理是有关利益方围绕金融资源支配权展开的利益冲突过程。国有银行改革以及总体金融市场化进程可在对有关各方都有利可图或者至少不给哪一方造成直接损害的交易过程中渐次完成。改革的途径是国有银行和企业在不直接触及国家租金最大化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互利交易,随着这种信贷关系的建立,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就达到了
关键词:
银企关系,不良债权,清债博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英云
强化国有企业银行债权约束的思考杨英云目前,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中,有40%左右的债务无法清偿,高额的不良债权债务,阻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国家长期注资不足,利税及社会负担沉重、经营管理不善等方面的表层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丹
近年来,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创新型非标准化债权业务,其具体模式呈现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内到表外、从账内到账外的发展特征,业务风险呈现参与机构多元化、业务模式复杂化、业务风险隐蔽化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创新型非标债权业务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利害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趋利避害、疏堵结合的原则,针对如何开展非标债权业务去影子化监管和如何规范业务健康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标准化债权 监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德仁
目前,学术界对于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研究基本是沿着两条线索进行的。大部分学者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论述企业的不良债权问题。这些论述的基本目的是要缓解企业债务负担,提高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而涉及银行部门的风险问题则比较少。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看,这些学者强调综合治理,不仅国家财政应当出资解决,而且国家银行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另外有一些学者的论述是从银行的角度来分析不良债权对银行经营的影响,认为越来越多的不良债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解决国有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正确思路是,将它与推进跨地区企业兼并结合起来。但这种兼并不应是政府的“拉郎配”行为,而应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在具体操作上,可运用现代博弈论中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债务折扣机制”,来与兼并企业进行博弈。通过兼并,国有银行、兼并企业、被兼并企业以及政府当局都可从中获益,因而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不良债权,企业兼并,债务折扣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江
信贷债权转让可采用回购与卖断、分散式与集中式、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运作等方式进行。信贷债权转让要处理好价格确定、会计处理、税收处理等环节。信贷债权转让需要社会大力支持。
关键词:
信贷资金 债权转让 流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尊元
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思考张尊元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其不良债权已超过5000亿元。银行信贷资产保全,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金融与经济改革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如何处理好银行不良债权,已迫在眉睫。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面对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彩虹
关于银行债权变股权的思考陈彩虹一、银行债权变股权: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经济问题,它涉及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的巨大历史性变革,涉及到中国的银行制度变革,涉及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需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对于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柳小曼 符遐龄
按照科斯定理,产权的初始界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产权结构的选择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变迁,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干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权制度的效率问题在我国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四大国有银行,在推动经济不断发展之余因各种制度原因现已陷入困境之中。如何确保它们走出困境是目前金融改革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积极对策是:一是做好理论探索。二是深化投资主体改革。三是优化配置资源。四是适时调整监管策略。
关键词:
制度 改革 思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盛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