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9)
2023(11813)
2022(9721)
2021(8888)
2020(7697)
2019(17344)
2018(16933)
2017(33004)
2016(17633)
2015(19804)
2014(19689)
2013(19566)
2012(17986)
2011(15649)
2010(16329)
2009(15722)
2008(16342)
2007(14846)
2006(13532)
2005(12733)
作者
(49530)
(41406)
(41332)
(39120)
(26781)
(19694)
(18670)
(15988)
(15441)
(15097)
(14005)
(13879)
(13409)
(13135)
(13093)
(12449)
(12351)
(12033)
(11838)
(11776)
(10475)
(10085)
(10029)
(9689)
(9305)
(9269)
(9266)
(9125)
(8222)
(8207)
学科
(86754)
(81079)
经济(80937)
(80064)
企业(80064)
管理(72142)
方法(33145)
(31402)
业经(29309)
(27371)
数学(24020)
数学方法(23732)
(22694)
财务(22666)
财务管理(22633)
企业财务(21488)
中国(20515)
农业(19750)
(19677)
技术(17558)
理论(16830)
(16010)
(15038)
(14840)
(14397)
(13703)
银行(13691)
(13532)
贸易(13522)
(13076)
机构
学院(262274)
大学(258592)
(114708)
经济(112556)
管理(107673)
理学(91149)
理学院(90315)
管理学(89245)
管理学院(88763)
研究(80636)
中国(67894)
(59184)
(53810)
财经(45785)
科学(44025)
(42189)
(41358)
(39682)
(39400)
中心(37949)
经济学(35012)
研究所(34782)
北京(34356)
财经大学(33672)
(33433)
业大(33121)
经济学院(31455)
(31167)
商学(31041)
师范(30952)
基金
项目(159089)
科学(128484)
研究(122114)
基金(118034)
(100498)
国家(99198)
科学基金(87588)
社会(81395)
社会科(77028)
社会科学(77005)
(61826)
基金项目(61377)
教育(55319)
自然(53863)
自然科(52670)
自然科学(52655)
自然科学基金(51825)
(50299)
编号(48974)
资助(47617)
成果(40807)
(36231)
(36081)
(35858)
重点(34851)
国家社会(33841)
(33762)
课题(33206)
(32985)
创新(32869)
期刊
(139573)
经济(139573)
研究(83571)
中国(52029)
(51663)
管理(45993)
(38304)
科学(33098)
学报(31932)
(29438)
金融(29438)
教育(26297)
大学(25934)
农业(25538)
业经(24675)
财经(24317)
学学(24308)
技术(23537)
(21099)
经济研究(20968)
问题(18285)
技术经济(15541)
(15434)
财会(15046)
(14491)
世界(13874)
现代(13603)
会计(13309)
商业(13214)
国际(12261)
共检索到413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新龙  
国有资本收益问题不仅关系实践应用,更需要加以理论解析。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反映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关系。基于产权理论,国有经济以国有企业形态存在,具有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基于博弈理论,国有资本收益是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博弈的结果;按照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国有资本收益要以最优成本形式存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新龙  
长期以来,从国有资本收益的范围、比例、使用等途径寻找解决国有资本收益问题的办法,常常陷入就事论事的困境,让一些问题反复求证而无解。而如果将国有资本收益与国有企业改革联系起来,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迎刃而解。一、国有资本收益范围比例与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资本收益范围上,国有资本收益制度必须符合市场化要求,具备与市场化相适应的征缴范围。在社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秋鑫  赵岚  
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塑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应以税利分流为基础。与承包制相比,税利分流制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它是通向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它的有效推行有赖于各方面的改革与衔接、配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得扬  杨征  
本文针对"国进民退"问题,从实证角度考察当前国有/民营企业总体情况与产业分布现状,认为当前我国不存在整体性"国进民退"趋势,但数量—产值相对情况来看行业差异性较明显,在基础类和资源类的一些行业存在相对性、结构性的"国进民退"现象和案例。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应该是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特殊企业,国有企业伴随着国家战略而进行"进、退"调整是符合国家利益导向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唐卓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为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将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国有资本作为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成果全民共享具有合法性与必然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规范管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财政制度安排,应该发挥其调节和分配作用。目前,对于国有企业经营成果重要内容的国有企业税后利润是否以及如何进行全民共享争论较多。因此,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利润税后全民共享的理论及现实依据、如何实现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共享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完善等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雨潇  杨瑞龙  
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绩效应当由利润率等指标来衡量;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股东、债权人、员工和政府等向企业投入物质或人力资本并获取收益的产权主体都不能被忽视。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评估了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的总收益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研究发现,当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后其持股比例不超过50%时,国有资本的引入既改善了效率又改善了分配,而且企业总收益的增加更多地体现为员工收益的增加;当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后其持股比例超过50%时,虽然员工收益占总收益的比例有所改善,但其绝对收益却有所下降。此外,当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后其持股比例不超过50%时,引入国有资本在提高员工收益的同时并不会降低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的收益,达到帕累托改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包括民营资本入股国有企业、员工持股,也包括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实证研究表明,民营企业适当地引入国有资本能够在企业内部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远合作来提高效率、改善分配,在企业外部通过劳动力自由流动形成溢出效应,从而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立东  范家瑛  王凯  
股利政策相关研究发现了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在职消费、盈余管理等短期行为问题,但是较少文献关注股利相关政策与公司长期行为的关系,尤其是该政策可能引发的创新驱动问题。本文选择财政部、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收益分配政策》)实施前后三年(2004—2010)作为样本区间,并以该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收益分配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受该政策影响的民营企业来说,央企的创新水平在新政策实施后显著提高。同时,本文使用平行趋势检验、动态效应、替换变量、PSM匹配及剔除其他解释等方法开展稳健性检验,结果保持一致。影响机理检验发现,收益分配政策通过转变经营目标和强化外部监督来提高国有企业创新水平。并且,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收益分配政策》的创新提升效应仅在内部治理机制(如较强董事会胜任力和高管技术能力)和外部治理机制(如较高分析师关注度和外部环境丰富度)较完善的样本公司中存在。本文研究补充了收益分配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公司治理机制分析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收益分配和公司治理政策具有较强的实践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继香  
文章分析了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明确在确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的比例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竞争性和所处行业的利润水平,并将其作为确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的依据。文章对规范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高峰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我国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以下简称“国资收益”),支出主要用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以及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具体包括应交利润、国有股股利(股息)、国有产权转让收入、企业清算收入等。实践中,人们对国资收益收缴的认识不一,本文欲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央企业应如何缴纳国资收益,尤其是事业单位从其所投资成立的国有股份制企业获取的国有股股利(股息)缴纳国资收益的有关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晓斌  陆建玲  
关于国有资本投资收益的思考朱晓斌,陆建玲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资产的所有、支配、经营权的分离,使国有资产的运作方式,由实物运动转向资产的价值运动。改造后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初期运行,一般都使资本的经营成败比改造前迈出了一大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淑艳  刘永泽  
一、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地方实践国有企业从1994年开始就停止向国家财政上缴利润和分红。由于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困难的现实,使得国有资本预算的收支项目与内容难以确定,进而使得缺少稳定收入来源的国有资本预算长时期处于“虚置”状态。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来,深圳、北京、上海、江苏、武汉、云南等省(市)以强化国有资本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向东  田泽永  李济广  
随着非国有经济超常规的发展,其收入分配关系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分配关系之一,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效率,也关系着经济社会的稳定。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该居于主导地位。克服目前非国有企业分配不公现象,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理顺其分配关系,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骆正清  杨玲  
文章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了简要的概述,探讨了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内容,分析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利益相关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构建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路。认为应更多考虑包括国有资产出资人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管理,以提高企业活力和凝聚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燕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国有企业至今仍普遍存在比较明显的人力资本产权及收益权残缺的现象。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资本观,通过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和企业家年薪激励机制等途径,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本收益权实现制度,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彦男  李昊楠  
理论上收取国有资本收益有助于改善国企代理问题和增加政府预算收入,有助于促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然而200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开始实施后,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一改增长势头,开始下滑。基于这一现象,文章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为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国企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国企的净资产收益率;第二,通过机制分析发现,强制国企上缴利润及收益的"体内循环"增加了国企管理层的转移利润行为,导致国企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第三,"一刀切"的上缴比例导致出现了"鞭打快牛"现象。因此,文章认为我国国企较低的治理水平严重影响了国企改革的效果,强制国企上缴利润会滋生新的代理问题,国企改革必须将完善国企治理结构和提高国企治理水平作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