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7)
- 2023(4942)
- 2022(3845)
- 2021(3436)
- 2020(2993)
- 2019(6836)
- 2018(6564)
- 2017(13038)
- 2016(7005)
- 2015(7816)
- 2014(7752)
- 2013(7856)
- 2012(6953)
- 2011(5909)
- 2010(6055)
- 2009(6023)
- 2008(6720)
- 2007(6146)
- 2006(5534)
- 2005(5300)
- 学科
- 企(67118)
- 企业(67118)
- 业(60588)
- 管理(46699)
- 济(35478)
- 经济(35413)
- 财(21287)
- 务(18713)
- 财务(18707)
- 财务管理(18698)
- 方法(18057)
- 企业财务(17867)
- 业经(17436)
- 企业经济(12055)
- 技术(11971)
- 数学(10918)
- 数学方法(10879)
- 经营(10145)
- 划(9826)
- 和(9701)
- 技术管理(9525)
- 制(9443)
- 理论(9297)
- 策(9236)
- 决策(8294)
- 经济理论(7713)
- 计划(7645)
- 体(7643)
- 体制(7196)
- 镇(6070)
- 机构
- 学院(110300)
- 大学(106740)
- 管理(52467)
- 济(50529)
- 经济(49769)
- 理学(44733)
- 理学院(44427)
- 管理学(44204)
- 管理学院(43973)
- 财(27155)
- 研究(26899)
- 中国(24838)
- 财经(21336)
- 京(21169)
- 经(19229)
- 江(17448)
- 商学(16616)
- 商学院(16489)
- 财经大学(15802)
- 经济学(15400)
- 经济学院(13904)
- 州(13375)
- 经济管理(13249)
- 北京(13246)
- 中心(12671)
- 科学(12584)
- 所(12428)
- 工商(12346)
- 业大(11459)
- 公司(11307)
- 基金
- 项目(65658)
- 科学(54725)
- 基金(51234)
- 研究(49268)
- 家(42548)
- 国家(42077)
- 科学基金(39351)
- 社会(34771)
- 社会科(33038)
- 社会科学(33025)
- 基金项目(27118)
- 省(25291)
- 自然(25249)
- 自然科(24750)
- 自然科学(24744)
- 自然科学基金(24411)
- 教育(22040)
- 资助(20708)
- 划(19914)
- 编号(19038)
- 业(17605)
- 创(15847)
- 企(15428)
- 部(15082)
- 成果(14591)
- 国家社会(14582)
- 创新(14578)
- 企业(14547)
- 制(14524)
- 人文(14316)
共检索到165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彦男 李昊楠
理论上收取国有资本收益有助于改善国企代理问题和增加政府预算收入,有助于促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然而200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开始实施后,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一改增长势头,开始下滑。基于这一现象,文章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为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国企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国企的净资产收益率;第二,通过机制分析发现,强制国企上缴利润及收益的"体内循环"增加了国企管理层的转移利润行为,导致国企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第三,"一刀切"的上缴比例导致出现了"鞭打快牛"现象。因此,文章认为我国国企较低的治理水平严重影响了国企改革的效果,强制国企上缴利润会滋生新的代理问题,国企改革必须将完善国企治理结构和提高国企治理水平作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唐卓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为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将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国有资本作为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成果全民共享具有合法性与必然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规范管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财政制度安排,应该发挥其调节和分配作用。目前,对于国有企业经营成果重要内容的国有企业税后利润是否以及如何进行全民共享争论较多。因此,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利润税后全民共享的理论及现实依据、如何实现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共享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完善等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子溪 于玲
本文就国有金融资本主体责任明确归属财政部门后,财政部门即将针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国有金融资本制定相应收益收缴管理办法的现实需求,分析国有金融资本相对于其他国有资本的特殊性,并以中国工商银行集团为例,探讨国有金融集团净利润构成及合理核算收益收缴利润基础需关注的重点,进而从加强所有者权益和国有金融资本增值有效保障角度,对真实准确衡量国有金融资本经营利润基础,提出厘清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思路、综合利用财务信息和加强穿透管理等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新龙
长期以来,从国有资本收益的范围、比例、使用等途径寻找解决国有资本收益问题的办法,常常陷入就事论事的困境,让一些问题反复求证而无解。而如果将国有资本收益与国有企业改革联系起来,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迎刃而解。一、国有资本收益范围比例与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资本收益范围上,国有资本收益制度必须符合市场化要求,具备与市场化相适应的征缴范围。在社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新龙
国有资本收益问题不仅关系实践应用,更需要加以理论解析。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反映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关系。基于产权理论,国有经济以国有企业形态存在,具有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基于博弈理论,国有资本收益是国家与国有企业利益分配博弈的结果;按照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观点,国有资本收益要以最优成本形式存在。
关键词:
国有资本收益 利益分配 理论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聊城大学商学院和聊城发展研究院企业研究课题组 梁树广 布茂勇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成为企业核心资本,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共同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人力资本参与国企新增利润分配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构建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新增利润分配模式,通过新增利润共享改革、骨干员工股权激励和动态长效激励机制,能够打造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助力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国有企业改革 利润分配理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麦磊 王广亮 顾棽
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对国企分类进行监管是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基础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一方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解决了国资委职能定位的二重性,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以将行政权力转化为经济权力。当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并不会伴随其组建自然而然地实现,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其独特的企业法人地位、治理机制和国资机构的监管权力清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佩昌 孙紫岚 雷琼
产业变迁必然带动利润点的漂移,而且这种利润还是以倍数效应进行着漂移。抓住利润漂移的点,找到利润漂移的方向,不仅能为企业赢得高额的利润,而且能为企业的持久发展带来新的强劲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继香
文章分析了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明确在确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的比例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竞争性和所处行业的利润水平,并将其作为确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的依据。文章对规范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有资本 收益收缴 企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晓斌 陆建玲
关于国有资本投资收益的思考朱晓斌,陆建玲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资产的所有、支配、经营权的分离,使国有资产的运作方式,由实物运动转向资产的价值运动。改造后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初期运行,一般都使资本的经营成败比改造前迈出了一大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淑艳 刘永泽
一、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地方实践国有企业从1994年开始就停止向国家财政上缴利润和分红。由于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困难的现实,使得国有资本预算的收支项目与内容难以确定,进而使得缺少稳定收入来源的国有资本预算长时期处于“虚置”状态。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来,深圳、北京、上海、江苏、武汉、云南等省(市)以强化国有资本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宗焜
本文目的在于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利润转移与企业资金状况的联系及其与企业再生产能力的关系。分析所用资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有企业改革与效率”课题组1990年在四川、江苏、吉林、山西四省抽样调查的769家国有工业企业1980—1989年数据;行文必要处在脚注中引用国家统计局统计或其他部门和地方的调查资料以作佐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佳杰 童锦治 李星
2007年起我国推行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终结了国企与国家之间"缴税留利"的分配关系,该项政策旨在健全国企分红机制,改善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然而现行实施方案能否有效实现国资预算的推行初衷,却值得质询。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并检验了国企分红比例、国资预算实施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有助于抑制国企过度投资行为,但现有国资预算制度却因其有限的实施范围而无助于提升国企资金的配置水平。最后,本文就改善国资预算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宗瑜
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全面改制的决定,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2003—2004年,大多数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企改制全面加速,朝着"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达一目标推进。但是,进入2005年后国企改制开始放慢,尤其是2005年下半年,大多数地方国企改制陷入徘徊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宇
国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协调平衡利益、抵御极端风险。随着我国国资监管思路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方向转变,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核心,以产权资本为纽带,将形成规模比较庞大、结构比较复杂的国企系族。此时,应该充分、全面地了解企业系族的利与弊,在国企系族中兴利除弊;厘清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所存在的主要差异及其业务的复杂性和动态转化特点;根据国企系族的不同类型及系族内企业的不同情境,设计相匹配的管控模式和治理结构。此外,还应当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有效释放国企活力;合理运用财务金融创新工具,提升国有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处理好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成员企业其他出资者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