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9)
2023(10790)
2022(7874)
2021(6795)
2020(5576)
2019(12073)
2018(12040)
2017(23915)
2016(12871)
2015(14232)
2014(14170)
2013(13718)
2012(12095)
2011(10318)
2010(10415)
2009(10080)
2008(10641)
2007(9783)
2006(8812)
2005(8622)
作者
(35054)
(29330)
(29210)
(27617)
(19061)
(13669)
(13271)
(11147)
(11072)
(10522)
(9956)
(9659)
(9656)
(9222)
(9136)
(8870)
(8779)
(8644)
(8455)
(8244)
(7256)
(7207)
(7185)
(6846)
(6666)
(6625)
(6607)
(6518)
(5705)
(5705)
学科
(78010)
(74166)
企业(74166)
(65964)
经济(65891)
管理(57515)
业经(30629)
方法(26037)
(25456)
(21723)
财务(21707)
财务管理(21700)
(21626)
企业财务(20752)
数学(18461)
数学方法(18411)
农业(16719)
中国(16443)
技术(15336)
(14491)
(13316)
(12640)
(12395)
企业经济(12325)
理论(11750)
(11617)
经营(11542)
产业(10942)
体制(10583)
技术管理(10291)
机构
学院(191694)
大学(184436)
(86298)
经济(84994)
管理(81734)
理学(69687)
理学院(69171)
管理学(68531)
管理学院(68170)
研究(54738)
中国(47185)
(42924)
(37517)
财经(33926)
(30813)
(29907)
科学(28824)
(28207)
经济学(26534)
(26045)
中心(25148)
财经大学(24954)
商学(24931)
商学院(24724)
经济学院(24057)
业大(23698)
(23683)
北京(23263)
研究所(22829)
经济管理(22076)
基金
项目(118364)
科学(96787)
研究(90755)
基金(88611)
(74223)
国家(73501)
科学基金(66889)
社会(61960)
社会科(58896)
社会科学(58882)
(46863)
基金项目(46626)
自然(40729)
教育(40056)
自然科(39888)
自然科学(39881)
自然科学基金(39288)
(36797)
编号(36559)
资助(34466)
(31175)
成果(28477)
(28382)
国家社会(26234)
(26085)
(25796)
重点(25510)
创新(25463)
(25014)
人文(23971)
期刊
(101150)
经济(101150)
研究(56201)
(39145)
管理(36610)
中国(34053)
(27820)
科学(22721)
(22426)
金融(22426)
学报(21173)
业经(19413)
农业(19003)
技术(18357)
财经(18297)
大学(17690)
学学(16889)
经济研究(16062)
(15779)
问题(13235)
教育(13167)
财会(12653)
(12638)
技术经济(12376)
现代(11091)
商业(10535)
世界(10337)
会计(10305)
经济管理(9582)
(9404)
共检索到289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哲巍   周倩   沈新蕊  
本文立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以2013—2022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持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持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引入国有股东可以通过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提高风险承担意愿两条路径提高民营企业数字化投入。异质性分析表明,当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同处一地、不存在政治关联时,国有股权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   阮靖恩   陈秀英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如何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视角,探讨国有资本参股这一“反向混改”形式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数字化人才匮乏和代理冲突问题,进而可赋能其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成长性较高的民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及单一国有股东参股的民营企业,其国有资本参股的数字化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该结论为明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共同推动数字化发展的联动机理、依托“反向混改”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煜   田素华   吴德胜  
在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特征事实,考察了国有资本参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该提升作用存在3期滞后性,随后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政策感知效应、资源补偿效应和竞争兜底效应,加快了民营企业数字化变革的响应速度,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转型能力和数字化质量,从而实现民营企业经济数字化的提质增效。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大数据技术应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和技术密集行业更突出,并且当入股比例较低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当着“扶持之手”的角色。本文从股权融合视角厘清了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因果关系及其机制黑箱,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微观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广思   陈贤   董旗   谢家平  
企业绿色转型是近年来学界和政府一直关注的热点议题,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能否促进其绿色转型尚待验证。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资本参股对小规模、处于竞争性行业和成长期的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来促进民营企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提高时,国有资本参股对其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钱婷   庄雪  
国有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在促进自身发展升级时也能产生广泛的社会价值。基于2007—2020年上市企业数据,对非国有资本参股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情境式困境,非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加强企业创新动力、激发高管企业家精神与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数字化转型,从而实现国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其效果会因国有企业特征、非国有资本特征以及外部环境特征有所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敏  何德旭  
本文以国有资本持股民营企业为视角,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存在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整体上减少了公司对商业信用的使用,支持了"替代性融资"假说;对身处竞争性行业和市场地位较高的民营企业而言,国有资本参股分别提升和降低了公司对商业信用的提供,支持了"竞争力"假说和"买方市场"假说。国资持股影响商业信用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扩大了公司的短期贷款规模以及提升了公司的经营利润率继而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地位。本文辨析了商业信用的主流理论,丰富了"双向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为国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志军   王贞洁  
本文以2010—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提高民营企业战略激进度。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发挥“资金保障”和“共同保险”机制提高民营企业战略激进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民营企业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法律制度环境较差以及面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战略激进度的提升作用更大。经济后果分析发现,通过提高战略激进度,国有资本参股能够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价值,且不会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增加。这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既能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又能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民   李仟壹   向海凌  
当前,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突出问题较多,国有资本参股能否改善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提升企业环保投资强度,且通过传递正面信号激励、提高投资效率以及强化社会责任履行,提升了民营企业环保投资强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外部有力的制度要素安排,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碳排放交易试点、政府环保政策强度较大的地区,国有资本参股能够引致民营企业环保投资更大的“加速度”。因此,相关政策设计宜关注降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代理成本,确保民营企业的环保投资收益;鼓励国有资本扩大参股民营企业的范围并实施企业优选策略,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环保投资潜力,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汉  黄爽  宋增基  
国家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将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提供与治理机制,使用2013—2020年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数据,研究国有股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将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股权背景进行分类后,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国有股权能够更好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而作为财务投资者的国有股权其作用有限;国有股权在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俊  刘园园  邱善运  
本文从技术创新角度,以2003~2015年中国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股权后并未发挥信贷资源优势,且导致委托代理问题加剧,削弱了管理层的创新意愿,最终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更好地认清国有股权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也回应了"国进民退"的争议,为当下正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华民   兰雅婷   向海凌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了重要契机。本文运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运营能力提升、财务状况改善及创新要素投入强化三种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并不存在所谓“避险”偏好,反而能够助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创新创业环境较差、市场估值较低组别中的民营企业,反而能起到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驱动作用。特别地,国有资本参股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够在促动“绿色-数字化”技术创新能力塑成方面带来显著效果,有助于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不仅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提供新的分析视角,还有助于优化国有资本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芳   成杨  
本文以2010~2021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显著改善民营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提升民营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提高民营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以及缓解民营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等多措并举地改善其ESG表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在内部控制能力较差和面临较严重融资困境的民营企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媒体关注在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ESG表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ESG表现发挥的协同作用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影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鹏   李廷刚   白贵玉  
本文从投融资期限结构视角探究国有资本参股的边际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不同国有参股主体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发挥监督效应、资源效应以及拉动效应等多重路径抑制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改善作用在出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金缺口较大、资金需求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拓展和深化了“逆向混改”的研究外延,为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军  杜玲  
基于证券违规视角,检验国有资本参股能否助力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利用手工搜集的2007~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10%以上股东的产权属性及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显著减少了民营企业的违规行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及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股东通过提高经济决策的稳健性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民营企业违规行为。进一步地,在法制环境较差地区和经营业绩较差的企业这一效应更为明显。本文拓展了有关企业违规的研究,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学术认知,同时为国企国资改革及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狄灵瑜  步丹璐  
融资难是制约大量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短贷长投”则成为民营企业应对融资约束的替代机制之一。这不仅对企业自身财务安全、经营业绩构成隐患,也不利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结合二十大“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以及当前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少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本文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18 392个样本观测值,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情况;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降低民营企业违约概率、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的路径,提高银行放款意愿,进而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情况;第三,转型前民营企业违约风险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或者经营成本越高,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效果越显著,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逻辑的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