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2)
- 2023(3723)
- 2022(3103)
- 2021(3148)
- 2020(2706)
- 2019(6751)
- 2018(6765)
- 2017(13629)
- 2016(7528)
- 2015(8101)
- 2014(8129)
- 2013(7794)
- 2012(7068)
- 2011(6025)
- 2010(6349)
- 2009(6335)
- 2008(6779)
- 2007(5972)
- 2006(5655)
- 2005(5393)
- 学科
- 济(31392)
- 经济(31335)
- 企(29845)
- 企业(29845)
- 业(29452)
- 管理(27393)
- 财(17719)
- 务(13941)
- 财务(13936)
- 财务管理(13916)
- 企业财务(13594)
- 方法(13394)
- 数学(11843)
- 制(11816)
- 数学方法(11781)
- 体(9096)
- 业经(8524)
- 体制(8346)
- 融(7076)
- 金融(7076)
- 中国(6889)
- 银(6398)
- 银行(6394)
- 行(6055)
- 农(5680)
- 企业经济(5362)
- 公司(5283)
- 理论(4619)
- 税(4367)
- 策(4338)
- 机构
- 大学(101895)
- 学院(99231)
- 济(46180)
- 经济(45375)
- 管理(40430)
- 理学(34012)
- 理学院(33745)
- 管理学(33471)
- 管理学院(33266)
- 研究(32568)
- 财(28431)
- 中国(28418)
- 财经(20971)
- 京(20909)
- 经(19071)
- 所(15903)
- 财经大学(15765)
- 科学(14829)
- 江(14723)
- 经济学(14276)
- 中心(14155)
- 北京(14090)
- 研究所(13586)
- 经济学院(12724)
- 商学(12602)
- 商学院(12530)
- 范(11632)
- 院(11594)
- 州(11564)
- 师范(11555)
- 基金
- 项目(55279)
- 科学(44487)
- 研究(43748)
- 基金(41603)
- 家(34474)
- 国家(34150)
- 科学基金(30357)
- 社会(28833)
- 社会科(27310)
- 社会科学(27302)
- 基金项目(21747)
- 教育(21260)
- 省(19211)
- 自然(18430)
- 自然科(17982)
- 自然科学(17979)
- 自然科学基金(17716)
- 编号(17642)
- 资助(17579)
- 划(16657)
- 成果(16185)
- 部(14062)
- 性(13068)
- 教育部(12995)
- 人文(12368)
- 制(12155)
- 重点(12040)
- 国家社会(11969)
- 课题(11820)
- 项目编号(11756)
共检索到16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小钢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推动国资监管体制转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政企分开的重要平台,其能否顺利运营已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通过对上海、山东、四川、广东、重庆五省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考察发现,各省市投资、运营公司数量、类型、功能定位及运营模式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重庆市、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经验丰富,表现出更高的利润率、更强的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能力。作为持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企和政府间构筑了"隔离带",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国资监管架构。未来,要理清国资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小钢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推动国资监管体制转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政企分开的重要平台,其能否顺利运营已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通过对上海、山东、四川、广东、重庆五省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考察发现,各省市投资、运营公司数量、类型、功能定位及运营模式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重庆市、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经验丰富,表现出更高的利润率、更强的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能力。作为持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企和政府间构筑了“隔离带”,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国资监管架构。未来,要理清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权责边界,创新监管授权的“负面清单”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改革,规范和完善管控模式,做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进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差异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经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土盛 孙瑞琦
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为背景,从企业绩效的视角对改革试点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本文研究发现,母公司进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将显著提升其所属上市公司的会计绩效和市场绩效,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主要通过放权机制(降低政府干预)、监督机制(降低代理成本)和激励机制(增加外部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本文研究对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扩大和完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也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进而实现国有经济乃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洪涛
地方国有企业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存在股权划转等难题。改革试点可以尝试以增量为突破口,即以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脱钩改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股变现等为契机,先将这部分资产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转变为增量资本,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国资监管机构由管资产到管资本的整体市场化转变。国资监管行政化手段逐步由面到点聚集,主要通过考核为国有资本赋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则通过专业化、市场化运作,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国有资本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永恒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核心内容之一。经过前期试点和充分调研论证,财政部、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审议通过后,国务院予以印发。
关键词:
运营公司 国有资本保值 国资国企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红军
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与显著成效,顶层设计逐步清晰,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但也存在认知理解亟须清晰深化、身份角色仍存在错位越位现象、功能定位不准与发挥不充分、组织模式未能匹配性转型、体制机制有待深度转变、资本运营能力急需增强等问题。未来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深化与迈向高质量发展,应将实现资本增值表现优异、平台功能表现优越、业务创新协同、专业能力突出、风险防控得当、治理有效高效、机制灵活适配作为重点方向,并从归位归真三个角色、筑牢筑实三大基础、做新做活三大模式、聚集聚合三类要素等方面全方位予以推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动态完善顶层设计、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制定完善支持性的配套政策,形成对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深化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麦磊 王广亮 顾棽
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对国企分类进行监管是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基础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一方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解决了国资委职能定位的二重性,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以将行政权力转化为经济权力。当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并不会伴随其组建自然而然地实现,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其独特的企业法人地位、治理机制和国资机构的监管权力清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楚序平 俞立峰 张佳慧
本文深层次分析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对于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并归纳总结了"两类公司"改革中中央和地方的各种模式,认为应继续着力推进"两类公司"的体制改革、架构改革、机制改革和模式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李娟 熊凌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已经迈入“管资本”为主的新阶段,研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的成效、机制以及改革所致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改革样本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能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且主要是抑制过度投资。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通过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减轻政策性负担两条内在机制提升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改革力度越大,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效果越强;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通过提高投资效率促进了国有企业公司价值的提升。因此,要积极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动政府放权改革,发挥公司监督机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和军 张依
推动国资监管体制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是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关键方向。本文基于沪深A股数据,以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的组建为切入点,以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机制分析表明,其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机制、过度投资抑制机制、“脱实向虚”纠正机制间接提升了国企抗风险能力。异质性分析显示,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效应还受行业、区域、公司治理因素影响。行业维度,垄断性、高技术行业的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效应更强;区域维度,央企与东部地区国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效应更强;公司治理维度,具有较高混改程度、内部控制水平、独立董事比例、股权激励程度的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效应更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雪 廖强 王钰涵
基于2008—202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季度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对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发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发布自愿性业绩预告的概率以及业绩预告的稳健性和精准度。机制分析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通过改善管理层激励不足和健全监督机制两条路径提高国有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改善国有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效果在分析师和审计师治理不足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善国有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效果随控制链的延长逐渐减弱。因此,需稳步扩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范围,着力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治理架构和监督水平全面优化,确保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按照市场化运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挺 李新伟 张伯凝 吴清
本文从分析当前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改革的总体情况入手,提出大型层级式央企集团经营发展和规范管理存在的特殊性,决定大型层级式央企集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的特殊路径,进而结合改革目标对改革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设计,并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对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做法进行了探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金洲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和经验,提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发展的"365"模式。一、强化"三个结合"1.功能定位要与政府战略意图相结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政府优化资本布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和具体抓手,其功能定位必须契合政府的战略意图和部署要求。从各省实践情况看,普遍将
关键词:
国有资本运营 “365”模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纪鹏 黄习文
构建新型国资监管体制,需要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营利性和公益性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将集团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国资委系统内实现出资人职能与监管者职能的分离与整合。构建统一监管的三层次国资管理框架,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董事会作用,对实体企业的管理实现从管国企向管国资的跨越。
关键词:
国资管理体制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统一监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金洲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和经验,提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发展的"365"模式。一、强化"三个结合"1.功能定位要与政府战略意图相结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政府优化资本布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和具体抓手,其功能定位必须契合政府的战略意图和部署要求。从各省实践情况看,普遍将
关键词:
国有资本运营 “365”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