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4)
2023(3209)
2022(2802)
2021(2721)
2020(2235)
2019(5068)
2018(4807)
2017(9498)
2016(5166)
2015(5653)
2014(5610)
2013(5722)
2012(5388)
2011(4895)
2010(5000)
2009(4792)
2008(4966)
2007(4405)
2006(4072)
2005(3856)
作者
(15037)
(12686)
(12468)
(12029)
(8079)
(5985)
(5753)
(4897)
(4729)
(4649)
(4252)
(4145)
(4122)
(4028)
(4022)
(3668)
(3660)
(3624)
(3616)
(3472)
(3326)
(3152)
(3083)
(2932)
(2922)
(2867)
(2780)
(2648)
(2584)
(2443)
学科
(26753)
经济(26728)
(18960)
企业(18960)
(18629)
管理(18051)
方法(11935)
数学(10045)
数学方法(9937)
(8029)
业经(7582)
中国(6432)
(5971)
(5614)
财务(5599)
财务管理(5589)
企业财务(5456)
(5417)
(5157)
企业经济(4972)
理论(4914)
(4473)
金融(4473)
(4459)
银行(4448)
(4234)
(4225)
(3744)
农业(3709)
地方(3614)
机构
大学(81234)
学院(77501)
(34193)
经济(33582)
管理(31046)
理学(26708)
理学院(26400)
研究(26145)
管理学(25924)
管理学院(25786)
中国(20953)
(17967)
(16928)
科学(14489)
财经(13952)
(13152)
(12702)
研究所(11757)
(11698)
(11249)
中心(11120)
北京(10940)
经济学(10926)
财经大学(10561)
业大(10221)
(10212)
师范(10143)
经济学院(9707)
(9097)
(9087)
基金
项目(47176)
科学(38079)
基金(36496)
研究(33609)
(31533)
国家(31268)
科学基金(27329)
社会(23137)
社会科(21903)
社会科学(21899)
基金项目(19254)
自然(17722)
自然科(17372)
自然科学(17366)
自然科学基金(17095)
(16896)
教育(16173)
资助(15174)
(14633)
编号(12296)
(11394)
成果(10760)
重点(10378)
教育部(10258)
(9830)
人文(9795)
国家社会(9659)
大学(9369)
创新(9072)
科研(9049)
期刊
(39646)
经济(39646)
研究(27517)
中国(15963)
(15488)
管理(14219)
学报(12479)
科学(11832)
大学(9936)
(9512)
学学(9229)
(9163)
金融(9163)
教育(8727)
财经(8419)
(7297)
经济研究(6239)
农业(5848)
业经(5539)
技术(5515)
问题(5152)
(4207)
技术经济(4024)
世界(3777)
统计(3748)
科技(3663)
理论(3657)
会计(3625)
经济管理(3557)
(3551)
共检索到12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笠农  
本文就如何正确构建国有资本的委托代理关系的问题 ,对张维迎博士的一些有影响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性的看法。其主要观点是 :( 1 )用“完全放权和约”(把国有资本的经营权完全下放给国有资本的代理人 ,从而使企业成为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来构筑国有资本的委托代理关系不仅是合理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并且它也不会使国有制的性质发生改变。( 2 )“完全放权合约”能否是有效率的 ,取决于我们能否满足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创造一种有效的合约安排 ,以使最终代理人不可能通过侵蚀国有资本而获取利益 ;二是创造一种特殊的签约机制 ,以使合理的“完全放权合约”的签定不依赖于签约双方的主观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祖光  
《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刊登的张维迎博士的论文“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以下简称“张文”),提出了一个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代理模型,但其理论假定太强,有些很难具有现实意义,从而削弱了模型的力量。为此,本文将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狄运中  
一、委托——代理关系在我国公司制企业中的运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属于全国人民所有,但全国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经营国有资产,因此必须有其代表来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那么谁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呢?目前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常设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从理论上讲,国有资产既为全国人民所有,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常设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是顺理成章的,因此我赞成后一种观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由政府统一经营的,企业经理也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国有企业产权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朝霞  
本文运用委托 -代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对代理人进行业绩评价是委托人为了达到与代理人激励相容的目的激励和约束代理人行为的有效途径 ,评价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指出在国企改革凸现了代理问题的背景下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是控制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席酉民 ,郝志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国有贸产的保值、增值与管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西方代理理论的一些研究成果;其次,分析了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循环及代理模式的演化;再次,本文就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循环各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本刊下期将续载本文的下篇——《从代理关系看国有贸产保护与管理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晓红  谢丽辉  
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向着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等方向努力。现阶段较为先进的委托代理机制是上海和深圳等地实行的“三个层次、三个分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但该种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认为该体制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减弱“内部人控制”与现实有所偏差 ,国企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后行政人控制”。在此基础上 ,对目前普遍认为影响国企委托代理链条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疑问 ,认为是委托代理链条的非经济性失效而不是多环节性造成了国有资本的低效率。最后 ,针对提出的两个问题 ,提出了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张维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崔之元博士发表在《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上的《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一文(以下简称崔文),涉及到有关企业理论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文是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婕  张正鑫  
国有银行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在这种多重委托—代理框架内 ,由于信息不对称 ,就会产生严重的代理问题。完善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必须改革产权制度 ,明确银行法人治理目标 ,完善法人治理的契约体系和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岳兵  
委托和代理是一种分工,是权利的重新配置。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由于分工范围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两权”分离的作用,使得委托人不得不向代理人授权,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我国的国有产权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但是,国有企业不可能直接由全体人民经营,因而由国家代表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瑞龙  
论国有经济中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杨瑞龙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流行思路是,通过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引入多级代理关系,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有企业,以实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改革目标。这一思路的流行使西方的代理理论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的讨论热点。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多层级、多目标、行政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引发缺乏监督积极性、目标排序或目标置换、依附性等特殊的机会主义倾向,进而使得不同层级的委托人/代理人具有不同的审计期望,这些不同的审计期望体现为对审计主题、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审计产品种类等的需求不同,审计机关难以生产出让所有委托人/代理人都满意的审计产品,审计期望差难以全面弥合,只能进行选择性弥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耿锁奎  
人力资本风险投资是以人力资本作为投资标的物的风险投资活动。人力资本风险投资体系由资金提供者、投资机构、投资对象三方组成。当事人各方信息严重不对称是人力资本风险投资活动的一大特色,由此产生了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人力资本风险投资不仅存在两层委托代理关系,还存在着双向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自然地存在着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文中对这一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作了一定的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树中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监督和激励问题一直是经济理论和实践探讨的问题。有限合伙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在促进创业资本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也在解决创业公司与有限合伙公司以及有限合伙公司本身的监督和激励问题方面做了较为合理的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