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0)
2023(14960)
2022(12280)
2021(11437)
2020(9000)
2019(20638)
2018(19916)
2017(37978)
2016(20137)
2015(22252)
2014(21893)
2013(21178)
2012(19671)
2011(17681)
2010(17479)
2009(15725)
2008(15090)
2007(13024)
2006(11479)
2005(10456)
作者
(55420)
(46532)
(46124)
(43611)
(29406)
(22205)
(20848)
(18038)
(17701)
(16260)
(15734)
(15665)
(14524)
(14470)
(14417)
(14261)
(13734)
(13370)
(13291)
(13166)
(11499)
(11319)
(11218)
(10701)
(10563)
(10357)
(10177)
(9891)
(9254)
(9026)
学科
(93891)
经济(93814)
管理(54469)
(53660)
(44633)
企业(44633)
方法(35848)
数学(31034)
数学方法(30637)
中国(27087)
地方(25379)
(24682)
业经(23508)
(20061)
农业(17345)
(16919)
(15467)
(14935)
金融(14929)
(14561)
银行(14531)
(14370)
贸易(14357)
地方经济(14289)
环境(14232)
理论(14158)
(14043)
(13801)
(13578)
(13532)
机构
学院(280867)
大学(278560)
(119568)
经济(117286)
管理(107703)
研究(96269)
理学(92660)
理学院(91591)
管理学(90094)
管理学院(89559)
中国(73194)
(58277)
科学(57447)
(54410)
(46564)
中心(44458)
财经(43160)
(42565)
研究所(42308)
(41749)
(39361)
(39117)
师范(38733)
业大(38472)
经济学(37644)
北京(36458)
(35534)
经济学院(33745)
(33463)
农业(32973)
基金
项目(191767)
科学(153539)
研究(143888)
基金(139405)
(120549)
国家(119522)
科学基金(103877)
社会(93794)
社会科(88880)
社会科学(88861)
(75860)
基金项目(73315)
教育(66378)
自然(64758)
(63540)
自然科(63255)
自然科学(63243)
自然科学基金(62080)
编号(58176)
资助(55018)
(46757)
成果(46326)
重点(43955)
(42346)
(41085)
课题(40691)
国家社会(39254)
创新(38370)
发展(37709)
(37100)
期刊
(135187)
经济(135187)
研究(83981)
中国(56181)
(41708)
管理(41532)
学报(40033)
(39607)
科学(38815)
教育(34079)
大学(31417)
学学(29600)
(27634)
金融(27634)
农业(27204)
技术(26281)
业经(23152)
财经(21932)
经济研究(21626)
(18983)
问题(17694)
(14015)
技术经济(13562)
(12987)
商业(12961)
资源(12833)
科技(12791)
(12395)
理论(12390)
现代(12242)
共检索到421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鲁强   武鹏   许精策  
国有资本作为我国公有制资本的主要形式,既具有增殖性、累积性和扩张性等资本的一般属性,还具有人民性、政治性、战略性、合规性等自身的特殊属性。发展国有资本应当注重平衡两者的关系,积极发挥改变其他资本“特点”和“色彩”的作用,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对此,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国有资本发展:一是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资本运作,助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二是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深化资本布局,服务战略支撑作用发挥;三是坚持共同富裕原则升华资本价值,助力效率与分配矛盾改善;四是协同其他各类资本放大资本效应,促进共同发展局面巩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志伟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说在新的世纪具有新的内涵,它汲取了当代世界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汇通、交融与创新而呈现与时俱进的特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使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只有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托多元化的理论基础,我国课程改革实践才能焕发其生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涤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梁栋  吕景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现象都必须落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应如此。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当然也具有明确的空间指向,需要从空间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在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力图阐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弭和经济区域协调一体化进程,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必须立足的空间路径,而国际大循环则需要实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空间战略,加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空间路径,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冯颜利  
党的十九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准确分析了新时代的特点及党和国家在这个背景下科学发展所处的新历史方位,展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的创新发展;二是全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展现了新时代主要矛盾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三是系统阐述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略,展现了新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四是凝练并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系统创新,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含并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为实现政治经济学宏伟目标而进行具体路径探索。在二者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演化更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发展也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演化创新历程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学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二者创新发展,不仅根植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经济的伟大实践中,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伟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具备"双主体"的工作意识,关注大学生合理的现实需要,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凤义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以资本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以资本控制劳动的实现形式为主线,对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内部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具体包括对股份公司的经济性质及内部关系的分析;对垄断组织的经济性质及特征的阐释;对跨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及其实现形式的剖析等等。论文认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对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钰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针对传统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特征进行分析,分别得出了私有制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公有制不具有动力和效率的结论。现实中的公有制和私有制已经发展到了现代形式,其特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应该以今天的实际为依据,对现代公有制和私有制做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现代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发展,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盖博华  
所有制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来马克思主义者最为关切的理论之一。党的十五大,重新认识了公有制的含义,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的严整的理论体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是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理想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石。文章从四个方面研究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指导人的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共产主义;(2)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消灭差别;(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4)不断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冒佩华  杨浩宇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实践逻辑、支持条件加以学理化分析,对于更好认识并发挥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健全所有制结构、完善分配制度以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始终离不开来自社会的要素支持和制度支持。其中,民营经济由“扩张”迈向“深化”的阶段是其经营理念由短期转向长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相较于早期的要素支持,制度支持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更为重要。本文据此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制度支持和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两方面,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现实进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施九青  
"人的发展经济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人的发展经济学",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其理论基础尚有待确立。当务之急,是把人的发展问题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规定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是一个议论颇多的领域。本文拟对近期理论界有关马克思人本思想、人本主义及其中国解读、人本经济学的提法和内容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平  
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基础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循环经济理论创新的核心问题。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探寻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应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原理、劳动与劳动过程的生态经济理论、生产过程理论和社会生产理论中的生态原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相统一的生态经济原理作为循环经济基础理论,作为探讨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钰民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改革的理论基础顾钰民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重大变革,这场变革能否使中国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充满生机和活力,高效率地发展,关键是用什么理论来指导改革,以及如何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关系。在经济、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理论上的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