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6)
- 2023(12168)
- 2022(9726)
- 2021(8799)
- 2020(7549)
- 2019(16678)
- 2018(16051)
- 2017(31465)
- 2016(16595)
- 2015(17890)
- 2014(17170)
- 2013(17184)
- 2012(15415)
- 2011(13387)
- 2010(13703)
- 2009(13378)
- 2008(13011)
- 2007(11665)
- 2006(10312)
- 2005(9647)
- 学科
- 业(86154)
- 企(79977)
- 企业(79977)
- 济(74587)
- 经济(74502)
- 管理(65564)
- 方法(34170)
- 财(29227)
- 业经(29023)
- 融(27360)
- 金融(27360)
- 数学(26509)
- 数学方法(26415)
- 农(24999)
- 银(24694)
- 银行(24663)
- 务(23935)
- 财务(23921)
- 财务管理(23907)
- 行(23879)
- 企业财务(22890)
- 中国(22029)
- 制(20162)
- 农业(19223)
- 技术(16560)
- 体(14962)
- 策(14299)
- 划(13770)
- 理论(13398)
- 贸(13276)
- 机构
- 学院(239281)
- 大学(232098)
- 济(107579)
- 经济(105911)
- 管理(99782)
- 理学(86033)
- 理学院(85327)
- 管理学(84436)
- 管理学院(84024)
- 研究(71142)
- 中国(65276)
- 财(52489)
- 京(46422)
- 农(44854)
- 财经(42203)
- 科学(40376)
- 经(38498)
- 业大(35930)
- 江(35601)
- 农业(35515)
- 所(35267)
- 中心(34966)
- 经济学(33485)
- 研究所(31599)
- 财经大学(31543)
- 经济学院(30609)
- 商学(30500)
- 商学院(30254)
- 北京(28624)
- 州(28443)
- 基金
- 项目(155359)
- 科学(124615)
- 基金(116949)
- 研究(110488)
- 家(101754)
- 国家(100795)
- 科学基金(89006)
- 社会(75097)
- 社会科(71571)
- 社会科学(71551)
- 基金项目(62505)
- 省(61313)
- 自然(58032)
- 自然科(56820)
- 自然科学(56804)
- 自然科学基金(55944)
- 划(49837)
- 教育(48697)
- 资助(46886)
- 编号(41888)
- 业(38722)
- 创(36857)
- 重点(34338)
- 部(34227)
- 创新(33520)
- 发(33195)
- 国家社会(31821)
- 成果(31165)
- 制(30398)
- 科研(30178)
- 期刊
- 济(116910)
- 经济(116910)
- 研究(66645)
- 财(45785)
- 中国(41802)
- 农(41723)
- 管理(41487)
- 融(40167)
- 金融(40167)
- 学报(34915)
- 科学(33346)
- 农业(27426)
- 大学(27025)
- 学学(26616)
- 财经(22528)
- 业经(21642)
- 技术(19426)
- 经(19285)
- 经济研究(18811)
- 业(17232)
- 问题(15173)
- 技术经济(14199)
- 财会(14171)
- 商业(12704)
- 现代(12429)
- 贸(11840)
- 世界(11717)
- 会计(11177)
- 国际(10899)
- 教育(10894)
共检索到355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鹏 李廷刚 白贵玉
本文从投融资期限结构视角探究国有资本参股的边际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不同国有参股主体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发挥监督效应、资源效应以及拉动效应等多重路径抑制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改善作用在出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金缺口较大、资金需求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拓展和深化了“逆向混改”的研究外延,为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民 李仟壹 向海凌
当前,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突出问题较多,国有资本参股能否改善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提升企业环保投资强度,且通过传递正面信号激励、提高投资效率以及强化社会责任履行,提升了民营企业环保投资强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外部有力的制度要素安排,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碳排放交易试点、政府环保政策强度较大的地区,国有资本参股能够引致民营企业环保投资更大的“加速度”。因此,相关政策设计宜关注降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代理成本,确保民营企业的环保投资收益;鼓励国有资本扩大参股民营企业的范围并实施企业优选策略,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环保投资潜力,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广思 陈贤 董旗 谢家平
企业绿色转型是近年来学界和政府一直关注的热点议题,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能否促进其绿色转型尚待验证。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资本参股对小规模、处于竞争性行业和成长期的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来促进民营企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提高时,国有资本参股对其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志军 王贞洁
本文以2010—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提高民营企业战略激进度。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发挥“资金保障”和“共同保险”机制提高民营企业战略激进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民营企业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法律制度环境较差以及面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战略激进度的提升作用更大。经济后果分析发现,通过提高战略激进度,国有资本参股能够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价值,且不会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增加。这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既能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又能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华民 兰雅婷 向海凌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了重要契机。本文运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运营能力提升、财务状况改善及创新要素投入强化三种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并不存在所谓“避险”偏好,反而能够助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创新创业环境较差、市场估值较低组别中的民营企业,反而能起到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驱动作用。特别地,国有资本参股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够在促动“绿色-数字化”技术创新能力塑成方面带来显著效果,有助于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不仅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提供新的分析视角,还有助于优化国有资本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煜 田素华 吴德胜
在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特征事实,考察了国有资本参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该提升作用存在3期滞后性,随后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政策感知效应、资源补偿效应和竞争兜底效应,加快了民营企业数字化变革的响应速度,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转型能力和数字化质量,从而实现民营企业经济数字化的提质增效。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大数据技术应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和技术密集行业更突出,并且当入股比例较低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当着“扶持之手”的角色。本文从股权融合视角厘清了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因果关系及其机制黑箱,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微观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芳 成杨
本文以2010~2021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显著改善民营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提升民营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提高民营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以及缓解民营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等多措并举地改善其ESG表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在内部控制能力较差和面临较严重融资困境的民营企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媒体关注在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ESG表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ESG表现发挥的协同作用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影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俊 刘园园 邱善运
本文从技术创新角度,以2003~2015年中国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股权后并未发挥信贷资源优势,且导致委托代理问题加剧,削弱了管理层的创新意愿,最终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更好地认清国有股权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也回应了"国进民退"的争议,为当下正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 阮靖恩 陈秀英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如何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视角,探讨国有资本参股这一“反向混改”形式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数字化人才匮乏和代理冲突问题,进而可赋能其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成长性较高的民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及单一国有股东参股的民营企业,其国有资本参股的数字化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该结论为明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共同推动数字化发展的联动机理、依托“反向混改”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军 杜玲
基于证券违规视角,检验国有资本参股能否助力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利用手工搜集的2007~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10%以上股东的产权属性及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显著减少了民营企业的违规行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及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股东通过提高经济决策的稳健性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民营企业违规行为。进一步地,在法制环境较差地区和经营业绩较差的企业这一效应更为明显。本文拓展了有关企业违规的研究,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学术认知,同时为国企国资改革及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春霞 王志伟
国有资本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理念由“被动合规”向“管理认同”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数据,探究国有资本注入这一“反向混改”对其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国有资本参股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其主要通过信息治理、资源支持和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2)当民营企业不存在政治关联、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以及所在地环境规制较强、经济活跃度较高时,国有资本参股的绿色创新效应更为强烈;(3)国有资本参股有助于优化绿色专利结构,其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发明型绿色专利提升,而且通过辐射效应带动了区域整体绿色发展。本文结论为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狄灵瑜 步丹璐
融资难是制约大量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短贷长投”则成为民营企业应对融资约束的替代机制之一。这不仅对企业自身财务安全、经营业绩构成隐患,也不利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结合二十大“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以及当前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少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本文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18 392个样本观测值,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情况;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降低民营企业违约概率、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的路径,提高银行放款意愿,进而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情况;第三,转型前民营企业违约风险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或者经营成本越高,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效果越显著,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逻辑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冰莹 张伟华 范慧敏
从稳定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可以显著提高其会计信息透明度,降低民营股东的风险承担意愿,进而降低其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东的参股比例和委派“董监高”的比例越高,民营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越低。这说明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进行“逆向混改”,可以促使资源朝向更有经营效率的企业流动,提升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一松
以2017—2019年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理论分析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对其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民营企业中,国有资本参股的民营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的概率和力度更大;国有资本的比例越大,民营企业获取纾困的概率和力度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异地国有资本参股的样本中,上述促进作用更不明显。在纾困效果方面,获得纾困的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得到缓解,短期市场反应为正;纾困力度越大,纾困效果越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取地方政府纾困,从而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股权质押风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付佳 蒋彬
本文利用2007—2020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讨非国有资本参股与国企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资本参股会加大国企企业风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加强了非国有资本参股对国企企业风险的影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非国有资本参股会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而加剧国企企业风险,并且非国有资本参股主要影响国企创新风险中的企业产品的不确定性和突破性技术的不确定性。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思考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且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和政府部门均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