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9)
- 2023(6424)
- 2022(5479)
- 2021(5117)
- 2020(4519)
- 2019(10348)
- 2018(10111)
- 2017(20192)
- 2016(10975)
- 2015(12814)
- 2014(12779)
- 2013(12796)
- 2012(12512)
- 2011(11121)
- 2010(11578)
- 2009(10970)
- 2008(11341)
- 2007(10557)
- 2006(9512)
- 2005(8880)
- 学科
- 济(56945)
- 经济(56877)
- 业(36808)
- 管理(36539)
- 企(33584)
- 企业(33584)
- 方法(30173)
- 数学(26975)
- 数学方法(26744)
- 财(17285)
- 贸(15495)
- 贸易(15485)
- 易(15192)
- 中国(14158)
- 制(13213)
- 业经(12651)
- 农(12204)
- 出(11978)
- 银(10804)
- 银行(10798)
- 务(10489)
- 财务(10474)
- 财务管理(10445)
- 行(10232)
- 企业财务(9996)
- 融(9914)
- 金融(9914)
- 地方(9021)
- 口(8420)
- 出口(8419)
- 机构
- 大学(169537)
- 学院(164936)
- 济(76453)
- 经济(75066)
- 管理(66117)
- 理学(56202)
- 理学院(55707)
- 管理学(54979)
- 管理学院(54667)
- 研究(51091)
- 中国(44089)
- 财(39290)
- 京(34966)
- 财经(30881)
- 经(28110)
- 江(26671)
- 科学(26532)
- 经济学(25764)
- 中心(25152)
- 所(24354)
- 经济学院(23515)
- 财经大学(23049)
- 北京(22139)
- 农(22096)
- 研究所(21268)
- 州(20757)
- 业大(20127)
- 范(19664)
- 师范(19486)
- 商学(18935)
- 基金
- 项目(101003)
- 科学(81217)
- 基金(77106)
- 研究(74840)
- 家(64942)
- 国家(64417)
- 科学基金(56895)
- 社会(51187)
- 社会科(48811)
- 社会科学(48801)
- 基金项目(39533)
- 省(36836)
- 教育(35899)
- 自然(35055)
- 自然科(34334)
- 自然科学(34329)
- 资助(34013)
- 自然科学基金(33797)
- 划(30715)
- 编号(28745)
- 成果(24864)
- 部(24694)
- 教育部(22439)
- 国家社会(22108)
- 重点(22001)
- 人文(21568)
- 大学(20681)
- 创(20288)
- 发(19924)
- 课题(19710)
共检索到262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伟,王波
近年来 ,理论界就国有资本能否撤出竞争性行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国有企业从竞争行业退出只能是适度的,不能是全部推出。同时,对退出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有资本 竞争性 退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克朋 刘小玄
本文对2000-2008年期间中国部分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的退出及其主要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非平衡面板企业数据,在计算企业效率和界定不同退出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多项选择Logit模型分析发现,企业效率是决定国有企业退出的重要变量。其中,效率较高的企业更愿意选择民营化退出,而效率低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破产清算或打散重组的方式,完全退出国有部门。然而,在2000-2008年的后期,效率对于企业退出的影响程度明显降低。国有企业退出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在其背后政府目标的调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文清
文章分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必要性、难点及可行性 ,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方式有出售国有股权、出售国有资产、关闭停产、破产、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并提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国才
竞争性行业与非竞争性行业的区分,不是依据是否存在竞争,而是依据竞争因素是否起主导作用。市场功能对企业选择的界定,以及国有经济实质上就是政府经济,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国有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实施“退出”,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后,在非竞争性行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国企 退出 竞争性 非竞争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莉娟 王诗桪
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的经济学文献仍然集中于国有企业缺乏微观效率这一研究共识。而在近期研究中,对国有企业微观效率的肯定论调开始明显增多,但现有的经验研究多以工业数据为分析样本。在纳入流通业样本并在工业、流通业中展开跨行业比较的视角下,本文对国有企业的微观效率展开了多角度的实证评判。通过综合分析主要财务指标,以及应用DEA-MAlMquist指数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测度,本文发现,国有企业在整体上并不具有效率劣势,其效率优势在流通业领域相比在工业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而批发业中国有资本的高占比与高效率并存的现象尤其值得关注。本文进而以案例分析法揭示了国有批发企业的重资产运营与其盈利追赶过程之间的正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宏伟 袁伦渠
国有经济退出意味着国家放弃对就业保障的承诺或停止对国有企业财政补贴,目的是威胁企业,促使其提高效率和防止国有资产显性和隐性流失。国有经济从非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退出势在必行,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国有资产的流动性。其次,要有发育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国有企业退出的范畴关键应该从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上考虑。从世界范围看,竞争领域和非竞争领域呈现出动态特征并表现出非竞争领域向竞争领域演化的趋势,即国有企业退出和非国有企业进入。国有企业选择进入重要的行业和关键性领域,但也不是绝对不能容许非国有企业的介入。
关键词:
国有经济 竞争性领域 战略退出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仪祥
本文证实国有企业非竞争论在理论和事实上的不成立,更不能作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依据,提出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改革,而不是所谓的"完全退出",在遵循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分级动态管理原则的基础上,以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标准,来引导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非竞争论 完全退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国安
从国家公布的国有经济在各个行业具体的布局方案看,十五期间和今后国有资本控制的只是国防及少数公用行业,其余大多数竞争性行业要逐步退出市场。因此,研究国有企业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壁垒问题,积极疏通和规范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对于建立进退无障碍的市场经济机制,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峰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阶段,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公退民进,国有资产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改革过程中走向误区。在改革中,必须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前提,通过有效的内部资源整合,寻找合适的收购对象,要注意国有资本退出的途径,分析外部收购者的行为和收购方式,严格程序,稳步推进,促使国有资产成功退出。
关键词:
国企改革 资本退出 战略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俊豪
中国在竞争性产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进入壁垒低 ,企业盲目进入产业 ;而退出壁垒高 ,社会资源难以实现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由此而造成许多产业过度竞争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经济效益滑坡。因此 ,政府应针对具体产业的情况 ,适度提高进入壁垒 ,而降低退出壁垒。
关键词:
进入壁垒 退出壁垒 过度竞争 政策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成安
坚持“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 ,然而 ,切实贯彻执行这一方针 ,有必要对“进”与“退”的先后次序、“进”与“退”或“为”与“不为”的主体 ,“进”与“退”的范围或领域 ,“退出”的具体方式以及“退出”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有进有退 所有制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