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0)
2023(5516)
2022(4407)
2021(4137)
2020(3292)
2019(7529)
2018(7082)
2017(13773)
2016(7379)
2015(8240)
2014(8262)
2013(8179)
2012(7987)
2011(7308)
2010(7481)
2009(6948)
2008(7322)
2007(6607)
2006(5957)
2005(5543)
作者
(23241)
(19667)
(19526)
(18615)
(12640)
(9158)
(8708)
(7468)
(7321)
(7047)
(6766)
(6621)
(6286)
(6255)
(6240)
(6202)
(5740)
(5692)
(5671)
(5319)
(5197)
(4924)
(4875)
(4602)
(4495)
(4465)
(4333)
(3988)
(3963)
(3891)
学科
(41438)
经济(41402)
(22833)
(21829)
企业(21829)
管理(20575)
方法(15210)
业经(12996)
数学(11947)
数学方法(11803)
(9494)
(9426)
中国(9072)
产业(9060)
地方(8317)
(7972)
理论(7719)
(7208)
农业(6646)
技术(6060)
(5989)
金融(5988)
企业经济(5878)
(5776)
(5586)
(5571)
银行(5557)
结构(5531)
(5357)
(5231)
机构
大学(123473)
学院(121485)
(53663)
经济(52747)
管理(45740)
研究(43938)
理学(39600)
理学院(39095)
管理学(38380)
管理学院(38156)
中国(32063)
科学(26811)
(26303)
(24323)
(22344)
研究所(20601)
财经(19666)
(18948)
中心(18227)
(18001)
(17770)
经济学(17711)
(17394)
师范(17246)
业大(16703)
北京(16584)
经济学院(15917)
(15638)
农业(14868)
财经大学(14767)
基金
项目(80222)
科学(64796)
基金(59890)
研究(58165)
(52606)
国家(52218)
科学基金(44685)
社会(39287)
社会科(37327)
社会科学(37320)
基金项目(31347)
(30549)
自然(27758)
自然科(27101)
自然科学(27092)
自然科学基金(26668)
(26089)
教育(25933)
资助(23595)
编号(21837)
重点(18817)
(18476)
成果(18375)
(17963)
(17231)
国家社会(16994)
创新(16047)
课题(15791)
教育部(15427)
发展(15088)
期刊
(61843)
经济(61843)
研究(37269)
中国(20716)
科学(19584)
学报(19536)
(18366)
管理(17553)
(17352)
大学(14845)
学学(14127)
农业(11885)
教育(11139)
财经(10926)
(9915)
金融(9915)
经济研究(9836)
业经(9765)
(9635)
技术(9105)
问题(8576)
技术经济(6450)
(6303)
(6020)
现代(6005)
世界(5833)
商业(5769)
科技(5751)
(5692)
统计(5632)
共检索到17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郝书辰  蒋震  
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研究涉及国有资本在产业中的分布及其在一定时期的分布变动趋势。对该问题的理论探讨是明晰国有经济控制力、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分布、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基本前提。文章通过对国有资本制度特征和作用的分析,从自然垄断、调控经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角度说明了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断递进,影响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因素发生变动,这会引起国有资本产业分布边界的变动,这就是国有资本产业分布演变的基本逻辑。市场壁垒、产业机结构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有资本产业分布发生演变。最后,文章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晓鹏  
产业共生是以独立产业或其业务模块为共生单元的经济现象。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文献只是将这种现象的不同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阐述,导致理论片段化和整体认识不足的缺陷。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将共生原理引入到产业经济理论中,通过对产业共生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剖析,阐释产业共生的行为模式、系统类型和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共生的资源互换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建构性研究。不可否认,本文对产业共生理论的探索只是初步尝试,后续的研究还要进行下去,同时,也期盼更多学者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时家贤  漆昌彬  
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公有制体制及其实现方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利用国有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积累的历史经验总结,是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现实需要。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继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健全完善国有资本审计监督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燕舞  
以利害权衡为标尺,农民自杀主要存在着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报复型自杀与绝望型自杀4种理想类型。同时基于目的动机可分为12种经验类型,其中,利己型自杀分为逃避性自杀、脱苦性自杀和出气性自杀3种;利他型自杀分为殉节性自杀、减负性自杀和担责性自杀3种;报复型自杀分为辩诬性自杀、威胁性型自杀、惩罚性自杀3种;绝望型自杀分为价值性自杀、情感性自杀与生存性自杀等3种。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的强弱与农民选择自杀的类型高度相关。社会整合强度与社会规范强度呈现集聚的形态,其自杀类型向利他与报复或利己与绝望两端集聚;社会整合强度与社会规范强度均适中,其自杀类型的分布则显现出离散的特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宗瑜  宋韶君  
国有企业在从事资本运营和产业经营过程中,往往是产业经营被忽略,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被忽视,依赖资本运营不断甚至无限做大资产规模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目标。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进行国有资本的专业化运营,国有企业回归产品产业经营,进而专注于实体经济,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的各司其职。与国有资本运营职能从国有企业剥离相适应,要重新构建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的绩效评价体系。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总额年平均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指标,应纳入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纪元  李玉平  
通过对国有资本逻辑进行理论分析后认为,在国有资本逻辑下,国有企业具有全面、充分披露其社会责任(CSR)信息的应然性。通过对采矿行业国有企业(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应然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存在披露偏好、披露强度不高以及粉饰披露信息等问题,这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应然状态存在一定差距。基于当前的披露状况,运用实证方法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国有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受到制度引导、监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基于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加强企业信息披露的制度引导和监管、建立社会责任负面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以及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鉴证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书辰  蒋震  
本文研究了我国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探讨国有资本为什么集中分布于部分产业,而其他产业的国有资本比重较低,同时考察了我国产业的总国有资本的不断退出趋势。在考虑决定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因素时,重点考察了知识外溢效应的作用。我们运用了数据集的分年度截面估计和动态面板估计方法,验证或推翻了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的若干假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平新乔  黄昕  
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有资本在主要大类行业以及工业内41个子行业之间的结构变迁进行分析发现,按复合增速测算,2000—2018年国有资本总额年均增长14.2%,远超同期GDP增速; 2018年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金融等关键现代服务业的国有资本占行业总资本比重仍然在56%~66%之间,工业、建筑业等领域的国有资本占行业总资本比重仍在30%以上,说明国有资本依然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同时,国资行业分布发生巨大变化。国有资本大幅从工业转向服务业,2018年底,超过六成的国有资本配置在第三产业,该转变与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一致。从规上工业看,国有资本占工业总资本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68.1%下降到2016年的34.0%,这一巨大降幅与我国全面市场化改革进程一致。工业行业里国有资本的相对退出主要发生在规上工业层面。但是在工业部门内,目前国有资本将近三分之二的资本仍集中配置于12个垄断性子行业,国资改革还应继续深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颖洁  张长立  
组织理论是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组织结构、职能和运转以及组织中管理主体的行为,并揭示其规律性的逻辑知识体系。组织理论的演进与社会存在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其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辨证的否定过程。组织结构理论是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印证了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少华   王慧  
ESG近年来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极为关注的公司治理议题。企业社会责任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股东至上的经营策略,而ESG则旨在弱化股东至上本身。ESG历来受到投资者的极力反对,认为其是施加在公司身上的成本较高的伦理道德。当下,投资者逐渐接受甚至推动ESG。公司投资者从ESG的反对者转向ESG的拥护者,背后有深层的经济、政治等逻辑。从经济层面看,ESG不能被视为是外界强加给企业的负担,而是公司实现可持续盈利的重要保障机制。从政治层面看,ESG可以让公司获得政府强有力的政治支持。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维度看,应当改革公司现有的董事会委员会架构,选择合理的董事会委员会负责ESG的实施,将ESG明确规定为董事会成员的法定义务内容。从信息披露维度看,应当选择合理的ESG信息披露模式,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披露,同时确保公司ESG信息披露方法实现统一化。最后,积极推行ESG诉讼制度,借此防止公司管理者对ESG的不当操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德华   吕飞   陆建城   孙婷  
制度是城镇空间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创新企业所依托的物质载体作为城镇空间的核心构成,受制度因素的影响更为直接与显著。文章以杭州市为例,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构建“制度—空间”逻辑框架,试图总结创新企业空间分布演变过程,并揭示其内在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创新企业空间分布演变经历了“老城集聚—郊区迁移—散点分布—城区回迁”4个阶段,这一过程中制度嬗变并非线性,而是始终处于“试错—调整”交替的过程;(2)制度逻辑主要包括地方分权制度的催生、空间规划制度的引导、创新政策制度的支撑和存量更新制度的驱动4个方面。最后,从强化制度作用、创新制度供给和完善制度保障3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文章旨在丰富创新企业空间分布演变的制度内涵,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小虎  
本文在回顾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本不仅是企业战略资源,也是企业的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企业交易复杂性程度越高,社会资本治理存在的价值就越大。按照社会资本治理的逻辑,企业比市场更能有效地创造社会资本,更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的价值;与之相适应,本文分析了企业制度安排从资本为基础转向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捷娜  吴秋明  聂柯渐  
文章主要致力于从集成论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并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产业集群集成内力(F(t)↑)的思路与对策:提高集群环境特征值(E(t)↑)、提高集群企业的质量(∑Qi(t)↑)以及缩小产业集群与集群外集成单元之间心理距离(d(t)↓)。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铮  
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理论范式研究的必要性。接着,文章借鉴物理学中对物体"质"、"质点"和"质心"的研究,构建了"不均质"经济体的基本经济学表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不均质"大国分析的基本经济学逻辑,并设计了经验测算方法。之后,本文按照以上的理论框架,对中国1997—2005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在基本经济层面上离散程度较高,具有"不均质"大国的典型特征。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并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研究范式进一步扩展的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岳  
一、国有资本与产业政策的关联产业政策要解决的是国民经济的产业或部门结构问题。虽然现实中任何既定的产业结构都是既往投资的结果,因而调整或改善产业结构不能不涉及资本的配置和运作问题。但是,在一般研究产业政策的理论中,却很少论及这一点。至于国有资本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关联问题,则几乎被排除在视野之外。应该说,这是一个需要弥补的理论缺陷。在研究产业政策的一般理论中,无论是有关如何制定或实施产业政策的规范分析,还是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