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
2023(521)
2022(444)
2021(419)
2019(880)
2018(872)
2017(1808)
2016(903)
2015(981)
2014(886)
2013(875)
2012(782)
2011(601)
2010(722)
2009(692)
2008(919)
2007(861)
2006(791)
2005(848)
2004(845)
作者
(2754)
(2227)
(2133)
(2131)
(1381)
(1092)
(946)
(855)
(823)
(822)
(777)
(761)
(750)
(719)
(715)
(706)
(696)
(669)
(651)
(601)
(588)
(561)
(557)
(539)
(528)
(510)
(510)
(498)
(446)
(444)
学科
(6955)
企业(6955)
(5957)
经济(5954)
(4700)
管理(4489)
业经(3751)
企业经济(3416)
国有(3299)
国有企业(3245)
(2431)
(2294)
(2220)
财务(2219)
财务管理(2214)
企业财务(2170)
(1816)
银行(1816)
方法(1701)
(1609)
数学(1494)
数学方法(1493)
(1461)
体制(1347)
(1280)
金融(1280)
业务(760)
制度(724)
(724)
银行制(653)
机构
大学(13414)
学院(13370)
(6830)
经济(6724)
管理(6035)
中国(5116)
(4749)
理学(4519)
理学院(4485)
管理学(4456)
管理学院(4428)
研究(4094)
财经(3377)
(3032)
(2997)
财经大学(2552)
(2527)
银行(2449)
(2336)
(2283)
经济学(2206)
北京(2178)
(2171)
公司(2091)
(2084)
金融(2057)
经济学院(1968)
中心(1938)
科学(1883)
(1779)
基金
项目(6527)
科学(5242)
基金(5046)
研究(4959)
(4300)
国家(4245)
科学基金(3790)
社会(3290)
社会科(3179)
社会科学(3177)
基金项目(2480)
自然(2421)
自然科(2290)
自然科学(2289)
自然科学基金(2266)
(2189)
资助(2153)
教育(1981)
(1905)
编号(1858)
成果(1596)
重点(1567)
(1519)
(1501)
国家社会(1476)
(1434)
人文(1421)
教育部(1383)
(1318)
项目编号(1307)
期刊
(8579)
经济(8579)
(5158)
研究(5085)
(3713)
金融(3713)
管理(2996)
中国(2732)
财经(2092)
(1789)
财会(1763)
科学(1623)
会计(1492)
学报(1351)
业经(1345)
经济研究(1277)
学学(1089)
大学(1088)
问题(1087)
通讯(1080)
会通(1079)
改革(990)
(990)
(919)
技术(891)
理论(882)
经济管理(847)
(844)
技术经济(833)
月刊(809)
共检索到24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一  
国有资产,你还会流失多久?丁一国有资产是我们共和国经济的基础,是12亿人民经过45年建设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走向更加繁荣昌盛之路的物质保证。然而,国有资产的流失却相当严重,危及共和国大厦的安全。请看一组触目惊心的统计数字:──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国有资产流失状况,以及如何制止它的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学东  
本文分析了有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有些观,点的缺陷及片面性,概括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具体表现。并指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有内在机制原因、外部环境原因和宏观政策原因。防止和克服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保证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瑾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经济监督的审计部门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审计思路,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更好地覆行经济监督职能,发挥经济服务作用,遏制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茂德,章满意,刘敏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制经济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加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物质技术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成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需要。为此,必须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定期清查,使其发挥效益,不断增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克明  
一、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 1.产权主体的模糊,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产权约束,有相当数量的国有资产脱离了国家的监督管理,一些科研单位把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使用权误认为所有权,对国有资产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由预算内划入预算外,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入集体企业,在资产的划转中,既不评估,又不转帐,也不收费。使得国有资产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2.科研单位的无形资产利益受损。很多研究所的领导对有形资产价值十分注意,而对单位的无形资产即通过自己科技手段创造发明的新技术、新产品、专利以及与之共命运的所(台)名、商标商誉,往往忽视甚至放弃,让外商和联营的对方、公司、经济实体少数人白白赚去无形资产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训苏  
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弈论分析张训苏纳什、Selten和Harsanyi因成功地将博弈论应用于经济研究而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何谓博弈论呢?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决策主体的对策行为相互影响时的决策选择和这种选择的均衡性问题等的理论观点与体系。其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丽明  朱风存  赵红  
国有资产,尤其是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近年来,流失十分严重,已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其流失的途径很多,本文仅从企业内部管理、国企改制、中外合资、承包经营等几方面作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惠良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创造社会主义物质财富,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殖,提高国有资产营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不仅不能保值,而且有被逐渐“吃空”的趋势。本文试图对目前经济生活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黄立华  
国有资产流失辨析黄立华[关键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变性”损失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一词频频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人们有感于问题的严重性,纷纷直抒已见,畅所欲言。但是,在这热热闹闹的讨论中,笔者产生了一种困惑,到底什么是国有资产流失呢?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必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机理与对策范必国有资产是劳动人民年复一年累铢积锱创造的果实,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资料,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总额约3.5万亿元,从80年代至今,平均每年造成的流失高达5...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一锦  
国有资产流失价值的估算方法□赵一锦[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估算][赵一锦,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教授。成都,610074]估算全国的、或地区的、或某一类的国有资产流失的总价值,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工作量很大的系统工作,本文在这里只提供一些单项国有资产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喜平  丁天舒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国有资产流失,是不同经济主体间利益冲突的一种博弈行为结果。从博弈扩展模型分析,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双方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在消极心态下的非合作行为,以及代理方利用权力,在积极心态下追求最大利益的违规行为与委托方监督管理间的博弈均衡。应从激励机制、风险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配置机制等方面阻止国有资产流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