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9)
2023(18820)
2022(15593)
2021(14388)
2020(12102)
2019(27598)
2018(26963)
2017(52273)
2016(28394)
2015(31836)
2014(31476)
2013(31210)
2012(29189)
2011(26286)
2010(26890)
2009(25502)
2008(25768)
2007(23657)
2006(20982)
2005(19516)
作者
(84095)
(70124)
(69875)
(66665)
(44957)
(33673)
(31616)
(27139)
(26443)
(25467)
(24047)
(23437)
(22800)
(22626)
(22246)
(21658)
(20948)
(20865)
(20617)
(20117)
(17569)
(17512)
(17213)
(16239)
(15845)
(15808)
(15759)
(15544)
(14239)
(13983)
学科
(134896)
经济(134748)
(107094)
管理(98589)
(96631)
企业(96631)
方法(54328)
数学(43944)
数学方法(43551)
(41015)
业经(36206)
(35061)
中国(32242)
(29641)
财务(29605)
财务管理(29552)
企业财务(28213)
(27708)
地方(26766)
(25455)
农业(24312)
技术(23582)
理论(22474)
(21374)
(20750)
(20669)
贸易(20653)
(20497)
银行(20448)
(19975)
机构
学院(417959)
大学(415173)
(179832)
经济(176259)
管理(160681)
研究(141492)
理学(136701)
理学院(135234)
管理学(133158)
管理学院(132390)
中国(111296)
(87504)
(86331)
科学(84637)
(73165)
(72380)
财经(67506)
(65962)
研究所(65611)
中心(63967)
(61132)
业大(60062)
农业(56913)
经济学(55548)
北京(55420)
(51642)
(51033)
师范(50424)
(50306)
经济学院(49813)
基金
项目(263706)
科学(207974)
基金(191531)
研究(191501)
(167504)
国家(166050)
科学基金(142519)
社会(122952)
社会科(116551)
社会科学(116517)
(104178)
基金项目(100536)
自然(91910)
自然科(89776)
自然科学(89744)
自然科学基金(88266)
教育(87712)
(86371)
资助(78540)
编号(75856)
成果(62121)
重点(60030)
(58935)
(58521)
(57325)
创新(54473)
课题(53121)
(51700)
国家社会(50966)
科研(50420)
期刊
(210869)
经济(210869)
研究(127884)
中国(85685)
(73932)
管理(67406)
(66367)
学报(64793)
科学(60597)
大学(49410)
学学(46918)
农业(44403)
(42941)
金融(42941)
教育(41490)
技术(38085)
财经(35782)
经济研究(34032)
业经(33316)
(30962)
(26801)
问题(26727)
技术经济(24196)
(21359)
财会(20434)
世界(20248)
(20149)
现代(19788)
商业(19709)
统计(19518)
共检索到646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江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金标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国有股权形成动机,围绕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剖析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家必须拥有剩余控制权;同时,剩余控制权必须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敏捷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产生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土壤中,有自己的本土特色,不能直接引进国外公司治理制度。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合理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和完善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因而我国应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本土环境,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从而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强  
一、我国国有企业组织 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组织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管理民主化(1949~1952年)。解放以后,我们在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中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管理民主化的中心工作,是真正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厂长以及工厂的党组织与职代会的代表组成。各厂矿的管委会是在厂长和经理领导之下的各厂矿的领导机关,由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少华  
商业银行是市场中的企业,因此可以理解为一个(或一组)要素所有者缔结的市场合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合约性决定了其在治理结构上必然先天存在缺陷。要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创新,关键就是要使其成为各种要素所有者进行要素使用权交易形成的市场合约。同时,还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从而形成市场约束,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合约,以酬金、晋升等方式为高级管理人员、员工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在商业银行外部治理中的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守印  于长革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阻力的经济学分析齐守印,于长革纵观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从业主制企业到合伙制企业又到公司制企业,每一个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会遇到许多阻力,从而使企业制度变迁这个复杂的系统行为过程形成了一个较长的时滞。为了系统了解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在实践中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伟  洪梅初  
经过十几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海目前形成了"两级管理"、"三个层次"、"三位一体"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框架。上海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基础上进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经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不断规范的发展过程,在借鉴其他国家董事会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将把一个原先被动性的董事会发展成为一个策略性的董事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云飞  
在目前 ,我国国企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使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相互制衡机制失灵 ;另一方面表现在外部监控方式不健全 ,诸多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国企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同时 ,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和调整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优化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团队的责权利和制衡机制 ;二是充分保障董事和监事的独立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锋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善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然后对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分析,认为外资并购主要通过三个中间变量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产生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娜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得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是“内部人控制”,而是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这种治理结构带来了很多弊端。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思路,即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继超  程秀生  
在中国国有企业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正沿着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路径演进。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运用经济学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政府群体和员工群体演化博弈模型。由于政府群体学习速度可控性的存在,国有企业最终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永臻  
本文从法和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对以法规和行政指令等形式表现的政府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规则变迁、绩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重塑是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命题,也是改革以来有关国有企业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调整的中心内容;当前国有产权市场交易通道阻塞,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配置扭曲,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调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无法形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华  
规范和完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必须遵循国内外普遍适用的六大原则;通过机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使国资委这个出资人代表机构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彻底改革党委书纪、董事长、总经理三位一体由一人担任的权力结构模式;在国家、国资委和国有股权代表三个层次中对国有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和有限责任实行层级分解及对称配置;努力建设现代的先进的市场文化和企业文化;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责任制度建设,强化对企业负责人的责任约束;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的经营管理者业绩评估制度、道德纪录档案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评估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本文从交易成本经济理论角度审视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分析自由市场情况下剩余分配不公平问题,确立国有化作为一种治理机制的一种经济学逻辑,同样体现了降低或者减少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从而把减少资产专用性与敲竹杠问题(Holdup Problem)作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这对于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而言,资产专用性投资较为显著,不能简单地实行私有化,而是需要在大力发展市场机制的同时,需要选择好的治理结构,从而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以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