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7)
2023(7882)
2022(6568)
2021(6036)
2020(5054)
2019(11329)
2018(11313)
2017(20935)
2016(11711)
2015(13292)
2014(13508)
2013(12680)
2012(11557)
2011(10294)
2010(10570)
2009(10136)
2008(10091)
2007(9407)
2006(8205)
2005(7798)
作者
(34425)
(28848)
(28591)
(27344)
(18101)
(13529)
(12892)
(11034)
(10898)
(10327)
(9905)
(9651)
(9451)
(9431)
(9300)
(8843)
(8558)
(8527)
(8320)
(8199)
(7365)
(7216)
(6998)
(6647)
(6592)
(6446)
(6394)
(6232)
(5867)
(5712)
学科
管理(40776)
(40211)
经济(40129)
(35159)
(33095)
企业(33095)
(16299)
(16013)
方法(14099)
业经(12551)
(12074)
数学(11509)
数学方法(11329)
中国(11276)
(10977)
(10570)
财务(10532)
财务管理(10500)
(10219)
银行(10191)
企业财务(9990)
(9589)
(9360)
体制(9191)
(8781)
金融(8774)
理论(8329)
(7330)
(6965)
制度(6934)
机构
学院(164948)
大学(164631)
(63682)
经济(62097)
管理(60096)
研究(55740)
理学(50215)
理学院(49654)
管理学(48728)
管理学院(48418)
中国(45101)
(36427)
(35464)
科学(33178)
(28564)
(28390)
(27325)
财经(26866)
中心(25733)
研究所(25270)
业大(24586)
(24110)
北京(22298)
农业(22275)
(21150)
(21006)
(20087)
师范(19764)
财经大学(19764)
(19704)
基金
项目(106339)
科学(82763)
研究(78519)
基金(75849)
(66687)
国家(66088)
科学基金(56034)
社会(48905)
社会科(46303)
社会科学(46294)
(42347)
基金项目(39456)
教育(36838)
自然(35683)
(35346)
自然科(34790)
自然科学(34775)
自然科学基金(34154)
编号(31779)
资助(30781)
成果(27419)
(24943)
重点(24414)
(23480)
课题(23469)
(22137)
(21810)
创新(20840)
(20586)
国家社会(20312)
期刊
(77204)
经济(77204)
研究(50747)
中国(39484)
(32760)
学报(27963)
(26510)
管理(25932)
科学(24238)
大学(21674)
学学(20564)
教育(20273)
(19022)
金融(19022)
农业(16959)
技术(15557)
财经(14356)
业经(12689)
(12299)
经济研究(11456)
问题(9824)
(9069)
财会(9015)
会计(8490)
(8330)
科技(7711)
理论(7441)
业大(7430)
现代(7364)
(7237)
共检索到263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秀兰  李爱华  
一、我国传统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的弊端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中,政府兼社会管理者与国有资产所有权于一身,凭借自己的绝对权利占有、支配着生产资料,通过行政隶属关系直接操纵国有资产的调整和运营,政府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成为大生产中的生产车间。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计划经济中曾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过程中,这种旧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甚至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具体表现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亭亭  胡本田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继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建国以来四十多年里,我国已积累了数额巨大的国有资产。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一直不够完善,没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科学的国有资产统计指标体系,使国家无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秀烨  张先治  
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务契约关系一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关键与难点。政府作为出资人在资本投入、营运和收益分配上还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国有企业改革走到今天,需要建立明确的、有约束力的财务契约关系,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正是这一改革思路的直接体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鸿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分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前者是指为了实现国有资产有效利用而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相关制度安排,后者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对国有资产的利用和管理进行监督的相关制度安排,并各划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的建模主导思想不应是现行经营层次上的划分,而应是不同的经营方式划分:纯粹的资本运营,纯粹的生产经营,资本与生产经营的结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的建模主导思想在于通过专门的机构对国有资产利用和管理进行公正客观的监督评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命志  
全民财产的控制和经营体系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共性,但较之私有财产的委托──代理制又具有某些特点,反映为巨额的代理费用。现行体系的代理费用绝对量超过传统体系,但相对于收益又是下降的。现有改革思路可以消除传统的和现行的国有资产控制经营体系的某些弊端,但难以全部消除,也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缪长江  
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系度谈之四缪长江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其前提必须实行政资分开,即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运营职能分开,明确企业的国有投资主体。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制由三个层次所构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轩宇   马丽伟   王艳   谢志华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是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攻方向。本文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及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背景,探讨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这一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对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1)降低政府偏好转嫁导致的国有企业资本过度投资倾向,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强度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提高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路径;(2)异质性检验发现,当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劳动者议价能力较弱时,二者的正向关系更显著;(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主要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但对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4)排除了“负向盈余管理”以及“工资侵蚀利润”替代性假说对研究结论的干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艳利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我国新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而作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方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则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要求来看,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盼  郭冠清  
国有资产监督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保证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国有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和开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肩负更加重要的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监管主体的职责不清、机构部门的“不专业”“不管事”等问题。本文围绕监管主体的变迁过程,回溯近三十年来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的发展历程,总结国有资产监督工作的实践成果和面临的问题挑战,探析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制度的路径方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溢波  
试论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段溢波一、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迫切性1、促使政府职能转换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是合二为一的,这体现在财政制度或政策上,就是税利没有科学分流,政府一般没有把国有资产预算分立。税收是为满足政府社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则兆  
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进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能否使国有资产保值和增殖,行使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国有资产经营者的有效考核。而如何依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殖的原则,构建对国有资产经营的考核体系,并使之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国有资产经营必须实行两权分离,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在两权分离的变迁过程中产生了两权五层次分离,相应形成了经营者系列和出资者系列。经营者系列包括资本经营者、资产经营者和部分资产经营者;出资者系列则由终极出资者和中间出资者组成,终极出资者就是国家,同时也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每个层次的经营者都接受出资者的授权进行经营,而每个层次的出资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管,这种监管也是通过授权进行的,所有者授权出资者、上一层级的出资者授权下一层级的出资者进行监管。授权经营与授权监管是两权分离关系中的两个方面,授权经营必然要授权监管,否则两权分离的关系不可能发生。出资者的性质以及出资者投资方式的不同将对授权监管和授权经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序莹  
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改革已越来越迫切。作为规范性的事业单位的主体社会公益型组织,评价其资产管理工作的好坏不是以它们所创造的货币收益多少为指标,而必须研究设计出一整套多元的科学指标体系;应在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建立理事会或董事会治理结构;重建成本核算的财务会计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