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0)
- 2023(7677)
- 2022(6640)
- 2021(6198)
- 2020(5136)
- 2019(12029)
- 2018(11909)
- 2017(22919)
- 2016(12828)
- 2015(14776)
- 2014(15242)
- 2013(14968)
- 2012(14028)
- 2011(12660)
- 2010(13011)
- 2009(12093)
- 2008(12501)
- 2007(11728)
- 2006(10058)
- 2005(9099)
- 学科
- 济(55017)
- 经济(54967)
- 管理(36263)
- 业(35031)
- 企(29965)
- 企业(29965)
- 方法(25190)
- 数学(22145)
- 数学方法(21933)
- 农(16185)
- 财(15191)
- 业经(13797)
- 中国(13681)
- 制(11725)
- 学(10885)
- 地方(10866)
- 农业(10701)
- 贸(10249)
- 贸易(10245)
- 务(10003)
- 财务(9980)
- 财务管理(9941)
- 易(9922)
- 企业财务(9370)
- 银(9345)
- 银行(9322)
- 理论(9008)
- 行(8716)
- 和(8560)
- 融(8222)
- 机构
- 学院(189890)
- 大学(187278)
- 济(75374)
- 经济(73543)
- 管理(69644)
- 研究(61612)
- 理学(58600)
- 理学院(57919)
- 管理学(56868)
- 管理学院(56503)
- 中国(48688)
- 京(39885)
- 科学(38636)
- 财(37029)
- 农(33865)
- 所(32320)
- 江(31181)
- 中心(29481)
- 研究所(28992)
- 财经(28815)
- 业大(28716)
- 农业(26731)
- 经(25809)
- 北京(25450)
- 范(24984)
- 州(24861)
- 师范(24725)
- 经济学(23272)
- 院(21926)
- 技术(21667)
- 基金
- 项目(117662)
- 科学(90173)
- 研究(88504)
- 基金(81339)
- 家(70222)
- 国家(69558)
- 科学基金(58227)
- 社会(52876)
- 社会科(49927)
- 社会科学(49907)
- 省(47880)
- 基金项目(42965)
- 教育(41804)
- 划(39780)
- 编号(38869)
- 自然(36584)
- 自然科(35587)
- 自然科学(35574)
- 自然科学基金(34923)
- 资助(33554)
- 成果(32158)
- 课题(27025)
- 重点(26817)
- 发(26092)
- 部(25732)
- 创(24374)
- 性(23108)
- 项目编号(23018)
- 创新(22740)
- 大学(22507)
共检索到286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瑞祯
国有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有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和接受馈赠、无主财产等依据法律认定形成的财产。狭义的国有资产是指经营性国有资产。本文主要对狭义国有资产即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探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一锦
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战略性改组中,巩固发展国有经济是其重要目标。为此,在两个战略性转变中不仅要求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有意或无意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国有资产流失的界定国有资产流失的特征及界定依据:一是流向的特定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烜 王若晨
在当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践中,最令人困惑与难解的问题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近年来更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大讨论热潮。本文通过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和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国有资产 流失 防范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素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传谌 孟繁颖
国有资产的全方位多渠道流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主要在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内部治理机制的缺陷及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及不完备等。相应地治理措施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先导,严格政企分离,消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间代理琏条的“非经济性失效”;对所有权职能进行必要的分解,明晰并稳定产权关系;调整重组国有企业出资人所有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现代公司制度要求,建立科学、规范、法制的委托代理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俞嘉 王泽霞
通过对JZWF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的回顾,文章针对性地探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原因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研究表明,由于对国有资本退出缺乏有效监督、对机构投资者进出缺乏合理限制以及资产评估方法缺乏统一标准等,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而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与制度、严格控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序以及健全外部监管机制等才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俞嘉 王泽霞
通过对JZWF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的回顾,文章针对性地探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原因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研究表明,由于对国有资本退出缺乏有效监督、对机构投资者进出缺乏合理限制以及资产评估方法缺乏统一标准等,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而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与制度、严格控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序以及健全外部监管机制等才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训苏
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弈论分析张训苏纳什、Selten和Harsanyi因成功地将博弈论应用于经济研究而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何谓博弈论呢?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决策主体的对策行为相互影响时的决策选择和这种选择的均衡性问题等的理论观点与体系。其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喜平 丁天舒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国有资产流失,是不同经济主体间利益冲突的一种博弈行为结果。从博弈扩展模型分析,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双方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在消极心态下的非合作行为,以及代理方利用权力,在积极心态下追求最大利益的违规行为与委托方监督管理间的博弈均衡。应从激励机制、风险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配置机制等方面阻止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黄立华
国有资产流失辨析黄立华[关键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变性”损失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一词频频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人们有感于问题的严重性,纷纷直抒已见,畅所欲言。但是,在这热热闹闹的讨论中,笔者产生了一种困惑,到底什么是国有资产流失呢?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天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日益严重。文章指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8种途径,分析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症结,并具此提出了构建国有资产三级安全防卫体系的设想,即:第一,国务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二,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恭祺
国有资产流失渠道剖析冯恭祺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几乎囊括国民经济所有的基础产业与骨干厂矿,它们是国家物质生产的支柱,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物资装备的根据地,也是技术力量的人才库;换言之,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大本营。众所周知,国有企业不仅为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景升
作者认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是由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占用者、出资者、管理者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我国的产权制度、企业制度、投资体制、国有企业资金供应及利润分配体制、金融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失当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分析流失原因的最终目的是堵塞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防止新的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
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华伟
国有资产流失的博奕论分析北方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郭华伟经济活动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经济主体间的博奕关系。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量为3551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量26742亿元。粗略估计,每年国有资产流失为百亿元以上。因此,解决国有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