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9)
2023(5771)
2022(4910)
2021(4337)
2019(8561)
2018(8330)
2017(16283)
2016(8293)
2015(9240)
2014(9185)
2013(9351)
2012(9118)
2011(8472)
2010(9120)
2009(8682)
2008(8716)
2007(8001)
2006(7826)
2005(7604)
2004(7026)
作者
(25254)
(21189)
(20872)
(20389)
(13641)
(9999)
(9441)
(8016)
(7960)
(7803)
(7445)
(6973)
(6932)
(6813)
(6678)
(6541)
(6175)
(6173)
(6050)
(5640)
(5460)
(5241)
(5124)
(5017)
(4777)
(4741)
(4664)
(4402)
(4382)
(4217)
学科
(64283)
经济(64233)
管理(24771)
(20522)
(18604)
企业(18604)
地方(16842)
方法(16016)
数学(13864)
数学方法(13679)
中国(13392)
业经(12820)
地方经济(12396)
(10626)
(10397)
(10312)
(10293)
(8259)
银行(8253)
(8228)
金融(8228)
(7983)
(7860)
经济学(7259)
农业(7029)
环境(6943)
(6442)
贸易(6432)
关系(6408)
(6282)
机构
大学(130143)
学院(129157)
(68309)
经济(67070)
研究(50899)
管理(45788)
中国(41602)
理学(36953)
理学院(36520)
管理学(35918)
管理学院(35650)
(32554)
(28062)
科学(26511)
(26420)
财经(24308)
研究所(22944)
经济学(22514)
中心(22168)
(21859)
(21706)
经济学院(19746)
北京(18995)
财经大学(17590)
(17583)
(17532)
(17008)
(16697)
师范(16617)
(16036)
基金
项目(70705)
科学(55613)
研究(54384)
基金(51429)
(43823)
国家(43449)
社会(36943)
科学基金(36688)
社会科(35094)
社会科学(35084)
(26531)
基金项目(25628)
教育(23767)
资助(21999)
(21753)
编号(20781)
自然(20599)
自然科(20029)
自然科学(20022)
自然科学基金(19642)
成果(18645)
(16831)
重点(16310)
国家社会(15924)
(15842)
课题(15494)
(15016)
经济(14878)
发展(14540)
(14475)
期刊
(91226)
经济(91226)
研究(50743)
中国(29208)
(26694)
管理(21103)
(17967)
金融(17967)
(16731)
学报(15940)
科学(15857)
经济研究(15436)
财经(14036)
大学(12829)
(12348)
教育(11964)
业经(11961)
技术(11957)
学学(11942)
问题(11828)
农业(10342)
(9546)
技术经济(8685)
国际(8326)
世界(8206)
统计(7903)
经济问题(7528)
经济管理(7148)
改革(7086)
(7086)
共检索到230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成华   李新涛  
国有资产流失现状:5000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不再是国有国营的单一模式、合资、合作、承包、租赁、股份经营、国有民营、出售、转让等,给我国的企业带来了生机,国有经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发展。然而,据材料介绍:到1992年末,我国国有资产总额为2684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为19536亿元。从1982年到1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高达5000亿元,相当于1991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额的1/5。国有资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流失。一、合资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合资时中方资产不评估,以较低的帐面净值作价投资,极大地损害了国家的正当权益。从近两年资产评估部门对我国部分企业资产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朝华  
产权交易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但对于这类资产流失的性质和原因尚需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本报告以南昌市化工原料厂与美国PPG公司在白炭黑生产项目上的合资为案例,探讨这类资产流失的体制根源和政策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学东  
本文分析了有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有些观,点的缺陷及片面性,概括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具体表现。并指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有内在机制原因、外部环境原因和宏观政策原因。防止和克服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保证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狄运中  
(一)产权收益与税收收入混淆不清。国有资产产权收益是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凭借其最终所有权从资产收益中取得的,而税收收入则是国家凭借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礼和  
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经过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但由于资产管理机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加上严重的条块分割和责任、权力、管理之间的关系没处理好,导致集体资产严重流失。(一)企业关停流失。1990年至1994...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推动,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重组、进入资本市场交易等现象不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文想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些理论分析,目的是就这一问题先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理论界更为广泛的讨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天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但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日益严重。文章指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8种途径,分析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症结,并具此提出了构建国有资产三级安全防卫体系的设想,即:第一,国务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二,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第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一锦  
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战略性改组中,巩固发展国有经济是其重要目标。为此,在两个战略性转变中不仅要求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有意或无意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国有资产流失的界定国有资产流失的特征及界定依据:一是流向的特定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曾琼军  
"MBO"是"Management buy-out"的简称即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所获得的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进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原经营者变成企业所有者,从而达到重组该公司并达到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友凯  
文章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是必然趋势。伴随着国有资产产权转移或交换,发生帐面上的资产流失现象是完全可能的。如何认识和对待与保值增值目标相矛盾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已成了近期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认为,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原则的国有资产非必要流失无疑应坚决反对和及时制止,但不能立足于传统观念,仅仅根据一时帐面上的资产短缺,就认为:国有资产流失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动摇了。对国有资产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流失问题,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运用辨证思维的方法,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栓正  
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豫西地区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河南省新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栓正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河南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尤以乡镇企业发展最为显著。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潜在或现实的制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宝和  
制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注意在理论上、政策上划清以下几个界限。 一、国有资产流失不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造成的,要用改革的办法保卫国有资产。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并没有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把国有资产流失归因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事实上,当前所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期间,由于改革还不彻底所派生出的一种不正常现象。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国有资产流失是传统社会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久来  
军队房地产流失严重依法保护势在必行赵久来(沈阳军区法律顾问处)军用土地管理解放军土地局、《中国土地》编辑部合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户,利用部队精减整编和某些单位经验不足的弱点,大量侵占、蚕食部队的土地、房屋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金泉  
允许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加以应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厚义  
本文利用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型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投机动机,国有人力资产也面临着流失的危险,政府面临着选择的困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和个人的追逐利益的行为导致了人力资本型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提出利用一定的治理结构来治理国有人力资产,防止国有人力资产的流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