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3)
2023(2803)
2022(2531)
2021(2427)
2020(2004)
2019(4697)
2018(4732)
2017(8730)
2016(4995)
2015(5676)
2014(5894)
2013(5399)
2012(5022)
2011(4418)
2010(4693)
2009(4196)
2008(4443)
2007(4317)
2006(3793)
2005(3605)
作者
(13485)
(10706)
(10609)
(10439)
(6934)
(5195)
(5037)
(4275)
(4162)
(4099)
(3625)
(3595)
(3515)
(3482)
(3422)
(3281)
(3257)
(3247)
(3163)
(3116)
(2752)
(2660)
(2643)
(2638)
(2594)
(2564)
(2396)
(2377)
(2200)
(2120)
学科
管理(18498)
(17257)
经济(17230)
(15004)
企业(15004)
(14004)
(9255)
业经(6654)
(6324)
(6108)
国家(6003)
(5022)
财务(5011)
方法(4994)
财务管理(4985)
中国(4777)
企业财务(4750)
企业经济(4320)
理论(4208)
(4090)
(4084)
银行(4081)
(4078)
财政(4073)
工作(3792)
(3744)
数学(3714)
数学方法(3662)
国家机关(3561)
机关(3561)
机构
学院(66874)
大学(64630)
(24573)
管理(24069)
经济(23846)
研究(19477)
理学(19119)
理学院(18914)
管理学(18654)
管理学院(18510)
中国(17725)
(17103)
(14013)
(12247)
财经(12040)
科学(10818)
(10740)
(9986)
(9861)
中心(9719)
北京(9252)
财经大学(8754)
(8577)
师范(8499)
研究所(8173)
(7937)
技术(7935)
职业(7761)
经济学(7734)
(7642)
基金
项目(35308)
研究(29838)
科学(26797)
基金(23424)
(19293)
国家(19056)
社会(17202)
科学基金(16254)
社会科(16184)
社会科学(16178)
(14467)
教育(14324)
编号(13893)
成果(12527)
基金项目(11859)
(11496)
课题(10036)
资助(9810)
自然(9217)
自然科(8909)
自然科学(8909)
自然科学基金(8757)
(8741)
项目编号(8600)
(8498)
重点(7995)
(7722)
(7626)
大学(7486)
(7383)
期刊
(34312)
经济(34312)
研究(23368)
(17134)
中国(17040)
教育(11554)
管理(10167)
(8723)
金融(8723)
学报(7723)
科学(6980)
(6909)
技术(6742)
财经(6330)
大学(6209)
业经(5789)
财会(5718)
学学(5567)
(5448)
经济研究(5047)
会计(4747)
图书(4643)
问题(4086)
农业(4032)
通讯(4024)
职业(4018)
会通(4002)
(3545)
论坛(3545)
理论(3460)
共检索到113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国良  
国有资产改由政府分级所有的探讨刘国良在我国,国有资产范畴是包括地方县以上政府管辖的资产的,而且对于国有资产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的方式。这种产权界定和管理方式是否合理,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这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难题。本文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小玲  
分税制以后,国有资产税后收益仍然一直保留在企业,从未上缴。而且,中央始终统一管理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问题悬而未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明晰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占有使用权,成为了两者划分国有资产收益的前提。运用中央与地方之间国有资产收益的分割系数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中央先行可以确保地方的主动性。因此,真正落实所有权与收益权、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国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中央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适度分权,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提高地方政府的主动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毅  
从“统一所有”到“分级所有” ,有利于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各种关系 ,缩短委托代理链条 ,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经营管理体制 ;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所有者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所有者虚置”问题 ;有利于让地方通过充分行使出资者权力 ,全面考虑本地的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和布局 ,完善向国有资产经营企业授权经营的有关制度和办法 ,促使专业的国有资产经营企业明确长期经营目标 ,选择切合实际的经营方向和内容 ,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洪敏  陈少晖  
在国有资产“分级所有”的改革思路确定之后,必须为这一新体制的建构确定基本原则,即分级所有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出资人制度原则以及并列运行原则。而科学合理地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国有资产,则必须在尊重历史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指导思想下,从国有经济的行业发展态势和国有资产的增量与存量关系两个方面统筹考虑划分标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境  
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双重目标是长期困扰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难题。一般来说,政府目标是不易观测的,市场目标是可以观测的,对于难测目标的激励是困难的,也常常会导致过度激励或者惩罚。根据所处环境变化,选择相对可测目标进行制度设计,可以更好地处理好委托-代理关系,真正实现激励目标。淡马锡修宪转变其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目标,对于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定位具有启示意义:理清中国国资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定位及战略目标;完善国有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市场环境建设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马雪梅  
经过改革开放 ,新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对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及理顺产权关系 ,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起到很大作用。国有资产还应走向市场 ,优化资产配置 ,促进资产合理流动 ,使国有资产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群松  郭平  
本文旨在重新站在政府间关系的角度来思考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文章首先考察了制度稳定性与制度效率的关系 ,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内在的不稳定是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然后用比较的方法评价了现行的“分级管理”体制的缺陷 ,从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改革“分级管理”为“分级所有”的必要性。最后从概念界定、制度结构的协调和客观事实三个方面论证了实行“分级所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自新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模式向“分级所有、分级管理”模式转变,有利于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各种关系,缩短委托代理链条;有利于每一级政府对其所管理的国有资产具有完整的所有权,进一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所有者虚置”的问题。确立中央政府和地方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在不同领域的划分标准,成功实现国有资产的“分级所有、分级管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少晖  
确立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不仅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相一致,而且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实行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不是对国家所有权的“肢解”,也不可能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和拉大地区经济差距。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必须在确立产权“分级所有”和监管“并列运行”的原则下,区别增量和存量两种情况制定不同的划分标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一、对十八大相关精神的初步理解(一)重大指导作用和意义。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经济体,但是在出现连续30年的时间段里年均高达9.8%GDP增长率的"中国奇迹"之后,我们显然又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直接与我们的"黄金发展期"所伴随的"矛盾凸显期"相联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鹏  
2015年教育部开展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检查,检查发现各高校存在问题在其特殊性的背后具有一定普遍性。本文从国有资产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经营性资产管理、国资监管及校属企业管理方面分析了当前普遍存在问题,提出应建立国有资产统一管理体系和制度树,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完善国资监管和内部控制,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等切实可行的创新改进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丽琼  
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个人资产、法人资产的产权主体是十分明确而具体的,而国有资产则不一样。从理论上讲,我国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是明确的,即全体人民;但实际上又是模糊的,人人都是所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