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6)
- 2023(8868)
- 2022(7215)
- 2021(6723)
- 2020(5657)
- 2019(12866)
- 2018(12751)
- 2017(23685)
- 2016(13333)
- 2015(15098)
- 2014(15119)
- 2013(14879)
- 2012(13530)
- 2011(12260)
- 2010(12451)
- 2009(11964)
- 2008(12587)
- 2007(11817)
- 2006(10717)
- 2005(9703)
- 学科
- 管理(56815)
- 济(47848)
- 经济(47759)
- 业(45338)
- 企(43253)
- 企业(43253)
- 财(21487)
- 制(17758)
- 方法(17336)
- 业经(15237)
- 务(14777)
- 财务(14726)
- 财务管理(14687)
- 中国(14399)
- 企业财务(14028)
- 数学(13517)
- 数学方法(13373)
- 农(12612)
- 体(11180)
- 银(11089)
- 银行(11080)
- 行(10346)
- 划(10148)
- 和(9692)
- 体制(9565)
- 融(9447)
- 金融(9445)
- 地方(9414)
- 环境(8985)
- 策(8939)
- 机构
- 大学(183384)
- 学院(182745)
- 管理(73557)
- 济(73252)
- 经济(71330)
- 研究(60646)
- 理学(59625)
- 理学院(58968)
- 管理学(58243)
- 管理学院(57838)
- 中国(52539)
- 财(43273)
- 京(40551)
- 科学(34385)
- 江(31325)
- 财经(31155)
- 所(30165)
- 中心(29578)
- 经(28055)
- 研究所(26315)
- 北京(26000)
- 农(25762)
- 州(24631)
- 业大(23046)
- 财经大学(23022)
- 范(22730)
- 师范(22512)
- 院(22425)
- 省(22175)
- 经济学(21849)
- 基金
- 项目(113567)
- 科学(89280)
- 研究(86866)
- 基金(81673)
- 家(70247)
- 国家(69614)
- 科学基金(60273)
- 社会(54793)
- 社会科(51818)
- 社会科学(51804)
- 省(43835)
- 基金项目(42669)
- 教育(40126)
- 自然(37827)
- 自然科(36680)
- 自然科学(36670)
- 划(36474)
- 自然科学基金(36061)
- 编号(35677)
- 资助(33132)
- 成果(30746)
- 制(27185)
- 部(25871)
- 重点(25653)
- 课题(25421)
- 发(23533)
- 创(23430)
- 性(22851)
- 国家社会(22775)
- 教育部(22468)
共检索到308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汪建航 罗培升
本文基于青海省开展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工作,总结了资产报告制度体系建立的实践经验,分析了资产报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强化数据要素保障、完善资产报告制度、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吉金 张琪 罗世兴
国有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探索建立国有自然资源报告制度并编制年度报告,对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以及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国有自然资源报告制度建设的法理考量所有权主体地位有待落实。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国有自然资源的最终所有者是全民,但全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谷树忠
核心提示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构时期,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也处于不断改革、完善的阶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须要理论清醒、统筹兼顾、措施得力、稳中求进。为此,本文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了系统梳理,对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薛钢 茅诗婕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大多建立了以公司所得税、自然资源租税为中心,囊括相关税收优惠的资源税费制度。我国自1982年建立的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税费制度存在税费设置混乱、资源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难以体现、利益分配格局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外资源税费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实际情况,为我国资源税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税费制度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莉华
<正>核心提示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经过不懈努力,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难点、堵点问题,部法规司开展了深入调研。本文总结了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梳理分析了全系统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侯淑涛 丁玲 李志富
编制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是实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倒逼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事关我国今后发展战略选择和产业优化布局。2018年8月,黑龙江省开展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试点工作,结合黑龙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情况,探索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编制的方法与路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綦好东 郭骏超 彭睿
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报告具有"受托责任"履行与"决策有用"双重目标,同时又具有"过去"与"将来"信息同报和突出关键信息等主要特征。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作为一项制度既包含程序约束与行为约束,又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政府履责、提高国有资产信息透明度与管理绩效,以及重塑国有资产管理公信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此,为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的有效实施,应从建立定期报告与"申请——披露"相结合的信息披露体系、设立"清单制"以提高地方层级报告灵活性、引入第三方专家开展建设性工作,以及推进相关制度协同等方面进行制度与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冰强 康星
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多元价值共振与价值衍生的和谐状态,是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顺应时代潮流、呼应时代命题的核心抓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归根结底是要解决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面临的发展保护难协调、复合效益难实现的问题。“生态银行”所具有的绿色发展衡平理念、规模效应管理方式以及市场多元化参与手段等独特品性,使其具有了嵌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充分可能。通过探寻“生态银行”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在法理上的连结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筑牢自然资源法律规范根基的前提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搭建起由国家“生态银行”实施方案为指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以及绿色金融法律规范为支撑的制度体系;进而从“生态银行”概念的法律确认、名称使用的规范统一以及相关制度的具象表达三个维度,实现“生态银行”嵌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从事理分析到制度构建的逻辑上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晓妍 吕宾 李刚 马英才
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可分为所有权收益、监督权收益和用益物权收益,本文针对前两项收益的实现进行研究。首先,梳理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其存在所有者职责不明晰、监管权行使缺位、资源化管理与资产化管理边界模糊、全民共享实现程度低等问题。其次,运用系统思维建立“理论法理—实现路径—制度保障”的分析框架,对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实现的逻辑进行分析: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基石构建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实现的理论框架,认为所有权收益的实现主要通过产权分离的方式,监管权收益的实现主要靠依法规制。因此,需要从明晰产权制度、提高要素配置水平、规范收益形式、提升收益共享度四方面来保障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近日,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印发,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的一系列总体改革要求被明确提出,包括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落实产权主体、加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统一确权登记、着力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等重要内容。其根本目标,在于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有力的制度保障。对于自然资源部门而言,这既是明确了我们在新时期的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阐述了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应对国有资产进行价值和功能上的定位的观点 ,最后提出了完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榅平
自然资源物权化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然而,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立法主要是经济法、社会法或行政管理法,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计划经济时代,因此,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是顺应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物权化,不仅需要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需要公法特别是自然资源管理法的积极调整和配合。为此,我国应本着自然资源物权化的基本原则,更新自然资源管理理念,转换自然资源管理模式,从私权本位出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物权化 私法本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海龙 杨艳昭 封志明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决定。作为官员政绩考核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尚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作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个制度前提,中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尚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科学编制。本文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视角出发,解析了中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特殊性,指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要考虑到自然资源资产主客体的多样性、复杂性,并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安排中。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现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客体不明确以及其复杂...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耀 陈骏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有效弥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监督短板。首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既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监督制度,又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抓住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有效缓解了资源公共性和环境外部性带来的诸多问题;最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有显著的法定常规性以及专业权威性。可以从提高审计学科地位、鼓励审计创新与试点以及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制度来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鹏宇 岳文泽
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制度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供应、统一开发、统一保护的核心抓手,是中国特色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重要创制。基于马克思储备理论,从资本循环视角探析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制度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1)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发生在不同资本形态更替的“停滞”环节,是促进自然资源资本化的关键中介,公共物品性、政府主导性、保值增值性是核心内涵;(2)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制度的核心逻辑在于实现资本可持续累积循环,涵盖收储、管护、供应三个基本环节,明晰产权、整体治理、价值实现是主要任务;(3)构建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制度应当从“规划引领、集中入库、系统治理、高效配置、资金统筹”五环节开展,未来应渐进式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制度试点来完善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