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7)
2023(6366)
2022(5265)
2021(4829)
2020(4018)
2019(9315)
2018(8988)
2017(17770)
2016(9410)
2015(10524)
2014(10612)
2013(10281)
2012(9412)
2011(8470)
2010(8605)
2009(8411)
2008(8633)
2007(7979)
2006(7120)
2005(6917)
作者
(26750)
(22374)
(22294)
(21146)
(14274)
(10699)
(10076)
(8474)
(8395)
(8129)
(7594)
(7581)
(7355)
(7224)
(7145)
(6859)
(6725)
(6594)
(6554)
(6305)
(5607)
(5452)
(5335)
(5186)
(5080)
(5025)
(4991)
(4878)
(4615)
(4321)
学科
(40732)
经济(40651)
管理(37375)
(34169)
(32586)
企业(32586)
方法(17311)
(16254)
(15477)
数学(15290)
数学方法(15169)
(11495)
财务(11473)
财务管理(11453)
业经(11427)
企业财务(11010)
(10789)
体制(9621)
中国(9293)
(8974)
(8610)
金融(8608)
(8546)
银行(8539)
(8159)
(7066)
贸易(7058)
(6642)
(6293)
(6018)
机构
大学(141401)
学院(140813)
(63568)
经济(62374)
管理(56121)
理学(47461)
理学院(47024)
管理学(46469)
管理学院(46188)
研究(44885)
中国(38319)
(35938)
(29105)
财经(27507)
(24864)
科学(22636)
(21777)
(21462)
中心(20745)
财经大学(20644)
经济学(20413)
研究所(18727)
北京(18631)
经济学院(18213)
(17728)
(16825)
商学(16704)
业大(16659)
商学院(16551)
(16220)
基金
项目(86222)
科学(69619)
基金(65581)
研究(64127)
(55788)
国家(55377)
科学基金(48998)
社会(43448)
社会科(41387)
社会科学(41374)
基金项目(34299)
(31815)
自然(30895)
自然科(30236)
自然科学(30228)
自然科学基金(29758)
教育(29593)
资助(26928)
(26682)
编号(24997)
(22890)
成果(20720)
(20512)
重点(19106)
教育部(18446)
国家社会(18377)
(18307)
人文(17886)
(17431)
创新(17275)
期刊
(75358)
经济(75358)
研究(47859)
(31590)
中国(29193)
管理(23989)
(20418)
金融(20418)
学报(17855)
科学(17809)
(15954)
财经(15598)
大学(14756)
学学(14123)
经济研究(13368)
(13214)
业经(13005)
技术(10690)
教育(10390)
农业(9709)
问题(9434)
商业(8302)
(8026)
财会(7925)
理论(7913)
会计(7373)
国际(6869)
实践(6827)
(6827)
技术经济(6625)
共检索到223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振全  丁志国  周佰成  
我国股票市场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是一种行政政策催化的“人造市场” ,是不完全意义上的市场 ,存在着许多制度性缺陷。集中表现为 :国有股“一股独大”、类别分股、国有股东缺位等。国有股流通可以解决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明显制度性缺陷。本文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国有股流通解决制度缺陷、流通中的财富再分配和流通的价格确定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红辉  
国有股减持造成股票市场的结构性变动 ,并改变了市场长期以来的定价机制与价值评价标准。沪深股市对此反应程度不一 ,沪市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 ,而深市则不存在。造成市场过度反应的原因既包括结构非理性的因素 ,也有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的作用。减持国有股应综合考虑市场改革的历史背景与规范化趋势、市场公平与资源配置功能的维护等因素 ,逐步推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德仁  王振山  
股份制度与股票是股票市场生存、发展和运行的基础,二者又具有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依赖关系.发展股份经济,推进股票市场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目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企业经营机制,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经.这一讲,我们首先系统地认识股份制度和股票的产生发展历史、表现形式和特征. 一、股份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所谓股份制度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建立股份公司进行生产和经营的企业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肖兵  
1999年4月,云天化宣布斥巨资回购2亿国有股,引起我国股票市场的强烈反响。国有股回购作为我国股票市场完善过程中的一个“内生性”制度创新,在国有股流通性问题和股票市场监控功能缺陷问题走到十字路口时应运而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云天化国有股回购这一典型案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耿  黄国良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基本完成,中国股票市场已进入"股权全流通"的新时期。投资者对股市未来的发展表现出相当乐观的投资心态。然而,要真正实现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必要加强和完善股票市场基本制度建设。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当前应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制度体系、监管体系、投资者保护制度、公司并购制度规定、资本市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夯实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荣莹  
目前 ,我国股市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由股票市场制度性缺陷引致的系统性风险。这种风险源于股市产权不明晰、股权结构单一、政府干预过度等制度因素。因此 ,股票市场风险的控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渐进式地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 ;( 2 )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国有股不能流通的问题 ;( 3)逐步规范政府宏观调控股市的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杰  刘宪法  
用制度建设造就规范的股票市场○唐杰刘宪法文章认为,我国股市的规范不能只依靠单纯的行政干预。进行制度建设才是抑制股市投机行为之本。它有利于建立与宏观经济形势相符的证券市场,完善货币供给机制,解决全民炒股的不良现象,使投资品种发生重大变化。而我国股市要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包建祥  
股票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在这一过程中对股票市场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也日益发展。但不可否认,这些研究从总体上尚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股票市场的经济功能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一点已形成共识,但关于股票市场实现其经济功能的精髓的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庞德良  边香顺  张佳睿  
股票市场发行阶段中的核准制、退市阶段中的ST缓冲退市制度、不完善的信息披露要求,以及较弱的行业自律性等,是我国监管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股票市场监管制度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我国应从提高投资者专业水平、转换政府角色、加强市场中介信用、发行市场转换至注册制、逐步取消ST缓冲退市制度等方面来提高股票市场的监管水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玉臣  马秋艳  
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是使之走向完善的重要步骤。不过,很多制度建设的举措却事与愿违。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股发行与上市分离模式在当前最具有有效性、现实性和可行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  
在中国股票市场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 ,制度短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其制度变迁中 ,政府是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供给的主体 ,而股票市场市场化和国际化则是制度需求的动力。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供给与创新 ,有助于我们探寻一种适合中国股票市场健康成长的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悦  
本文从中国股票市场正在被边缘化的现实出发,分别对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先天缺失和交易市场的功能变异是导致股票市场遭遇尴尬局面的制度原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孝先  
本文运用经验分析方法,发现延长投资期限是降低养老金基金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同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美国股市五年期股票投资的收益率进行分析和预测。文章认为,如果一项社会保障改革方案旨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提高养老金基金的收益率,在现收现付制度中引入基金积累制度是完全可取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秀良  张婷  关云鹏  
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既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核心议题,也是政府监管部门各项改革政策的初衷。鉴于资源配置效率是由定价效率来实现的,因此通过检验证券市场定价效率可以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针对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推出的沪港通实施效果,我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采用股票价格对公司未来盈余的反应能力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较沪港通实施之前,沪股通标的股票价格对未来盈余信息的反应系数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而进一步利用股价对未来现金流反应能力的检验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表明沪港通的实施至少到目前为止远未达到提升内地股市定价效率的应有效果。不过,沪港通的开通对香港市场的定价效率提升、市场活跃度、股指上行却有着显著作用,但对沪港两地市场总体而言,还远没有达到帕累托改进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