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7)
- 2023(6840)
- 2022(5376)
- 2021(4885)
- 2020(4298)
- 2019(9294)
- 2018(9212)
- 2017(18475)
- 2016(9697)
- 2015(10691)
- 2014(10319)
- 2013(10362)
- 2012(9218)
- 2011(7682)
- 2010(7965)
- 2009(7940)
- 2008(8527)
- 2007(7817)
- 2006(6881)
- 2005(6589)
- 学科
- 业(74796)
- 企(72941)
- 企业(72941)
- 管理(53448)
- 济(49536)
- 经济(49471)
- 业经(24173)
- 财(24153)
- 方法(23065)
- 务(21763)
- 财务(21759)
- 财务管理(21751)
- 企业财务(20572)
- 农(17708)
- 数学(15872)
- 数学方法(15835)
- 技术(14257)
- 农业(13817)
- 企业经济(12145)
- 制(12052)
- 策(12027)
- 划(11458)
- 经营(11100)
- 体(10419)
- 技术管理(9961)
- 和(9941)
- 体制(9629)
- 理论(9324)
- 决策(8882)
- 计划(8279)
- 机构
- 学院(148028)
- 大学(140267)
- 济(68365)
- 管理(67906)
- 经济(67407)
- 理学(58315)
- 理学院(57958)
- 管理学(57588)
- 管理学院(57319)
- 研究(37298)
- 财(35143)
- 中国(34049)
- 财经(27930)
- 京(27702)
- 经(25431)
- 江(22835)
- 农(22009)
- 商学(21586)
- 商学院(21413)
- 财经大学(20650)
- 经济学(19868)
- 经济管理(19042)
- 业大(18282)
- 科学(18231)
- 经济学院(18090)
- 中心(17728)
- 州(17666)
- 所(17428)
- 农业(17142)
- 北京(17103)
- 基金
- 项目(89113)
- 科学(73830)
- 基金(68373)
- 研究(68004)
- 家(56652)
- 国家(56074)
- 科学基金(52318)
- 社会(46723)
- 社会科(44577)
- 社会科学(44566)
- 基金项目(36396)
- 省(35388)
- 自然(33240)
- 自然科(32589)
- 自然科学(32583)
- 自然科学基金(32157)
- 教育(29775)
- 业(28058)
- 资助(27393)
- 划(27255)
- 编号(26657)
- 创(22665)
- 制(20495)
- 部(20382)
- 创新(20036)
- 成果(19555)
- 国家社会(19545)
- 人文(19081)
- 重点(18708)
- 发(18335)
共检索到219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朱明轩
成本粘性体现着管理者决策对企业经营效率和经营风险的影响。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股权参股上市公司的现象越来越多,国有股权在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绩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国有股权参股是否也会改变企业成本粘性呢?文章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及路径。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显著降低了企业成本粘性,并且国有股权参股比例越高,企业成本粘性越低;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股权通过降低两类代理成本,进而降低了企业成本粘性。文章从成本粘性的角度,证实了国有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为深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国有股权 代理成本 成本粘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本文以正在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存在是导致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之一,其控制权私利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负相关。国有股权参股比例与民营企业过度投资呈倒U型关系,只有当参股比例大于监督的成本效果阈值时,国有股对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才能缓解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因此,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适合参与"混改",国有股权参股民营企业的比例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飞 陈超群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问题凸显,国有股权参股为化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选取2013~2021年我国A股上市民营控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进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国有股权参股、企业ESG表现和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或董监高具有金融背景时,国有股权参股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贝贝 陈培友 高太光
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与国有股权数据相匹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参股可以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其机制在于国有股权通过降低民营企业金融化程度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当民营企业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和行业竞争度较高的环境中时,国有股权参股促进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作用更显著;当国有股权属于中央企业时,更能促进民营企业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濛 刘嫦
如何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研究视角,选取2009—2019年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关注国有股权参股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参股显著促进了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并且这一影响是通过打破融资渠道约束、制度体系约束和人才体系约束充分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行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利于全面认识民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后果,为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娆 杨小伟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企业信用评级不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利用不同股权的融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股权参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经营风险,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评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管理层代理成本、国有股权制衡度、行业竞争程度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时,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信用评级的提升作用更有效。研究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承载着巨大制度红利,有助于实现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对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具有“1+1>2”效应,对混改政策实施效应和民营企业是否引入国有股权有重要决策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宏 秦际栋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家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创新投入不足问题。国有股权参股非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助力包括家族企业在内的非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近年来被广为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以2009—2016年家族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够显著地促进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这一作用在家族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环境的政策不确定性更高时更为显著。同时也发现,当参股国有股权在家族企业中参与程度更高、参股国有股权来源于本地时,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排除各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提高了家族企业投入创新活动的意愿,增加了家族企业可投入创新活动的资源,最终促进了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本文的结论不仅验证了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还发现了国有股权参股促进家族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同情形及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包括家族企业在内的非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恒泰 王妍
以2014~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够减少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较差的内外部治理环境,高质量的内外部治理环境中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在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进一步检验了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科学性,同时也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光伟 耿晋 张占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是经济“脱实向虚”的微观表现,基于“逆向混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文章从股权结构视角出发,探究地方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地方国有股权参股能够显著抑制家族企业基于“套利”动机的金融投资,主要表现在对长期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效应。在家族企业规模较大、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地方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促进创新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是地方国有股权参股抑制家族企业金融化的中介途径。文章从股权结构视角丰富了国有股权参股和企业投资金融化的研究,同时也为改善家族企业治理、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惠好 焦文妞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有股权参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投资不足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参股与民营企业投资不足之间呈显著U型关系。换言之,当国有股权持股比例尚未达到临界值时,国有股权参股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投资不足,超过该临界值则会提高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与民营企业投资不足的U型关系在银行业竞争性越弱的地区以及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随着国有股权持股比例的增加,民营企业的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先增强后减弱,这是其投资不足程度呈U型变动的主要原因。本文结论既拓展了国有股权参股影响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也为不同所有制资本间的有效混合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惠好 焦文妞
利用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够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Heckman两步法以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缓解内生性偏误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规模较小、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小的环境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机制在国有股权参股与民营企业金融资产投资之间表现为中介效应,而监督治理机制表现为遮掩效应,这是国有股权参股促进民营企业金融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慧聪 孙亚会 李一珊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国有资本"举牌"民营企业对企业创新体系的作用机制亟待研究。基于2008-2018年上市家族企业数据,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视角探讨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根据股东资源理论分析可能的影响路径。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发现:国有股权参股显著促进家族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并最终对创新效率产生积极影响,而获取政府补贴和提升创新管理能力是两条中介路径。该结论揭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机制,为家族企业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了新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阳 陈培培 闵剑
国有股权参股民营企业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部分,目前学者们关于非控股国有股权在民营企业中能否发挥治理作用的问题存在较大争议,未形成统一认识。文章基于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国有股权参股、监管问询以及其间关联关系的研究结论进行全面梳理和对比归纳,提炼出一个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监管问询作用机制的研究框架,最后提出该领域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吴立扬 蔡贵龙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国有股东参股对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发现:非控股国有股权较高的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更低;进一步地,对于政治和经济资源较为匮乏、公司治理风险更高的民营企业,上述效应显著更强,表明非控股国有股权能够帮助民营企业获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资源,提升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民营企业所属地区政府对地方资源配置影响更强、民营企业对当地就业贡献更大的情况下,非控股国有股权降低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积极效应更强。本文拓展了异质产权股东治理和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研究,为全面深化“双向”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庆生 万华林
建立股票市场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引起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那么,这一初衷是否实现了呢?文章以民营企业为参照,首次实证检验了上市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代理问题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上市对国有企业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是条件依存的,上市显著降低了非竞争性环境中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而对竞争性环境中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则不显著。这表明作为一种特殊的外部治理机制,上市与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存在替代关系。
关键词:
上市 国有企业 股权代理成本 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