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0)
2023(6849)
2022(5732)
2021(5613)
2020(4957)
2019(11783)
2018(11718)
2017(22940)
2016(12171)
2015(13635)
2014(13213)
2013(12800)
2012(11494)
2011(10236)
2010(10805)
2009(10270)
2008(10343)
2007(9043)
2006(8114)
2005(7445)
作者
(32989)
(27499)
(27318)
(26212)
(17841)
(13179)
(12339)
(10462)
(10382)
(10087)
(9297)
(9258)
(8796)
(8779)
(8606)
(8457)
(8135)
(8129)
(7955)
(7531)
(7034)
(6881)
(6707)
(6480)
(6197)
(6134)
(6122)
(5986)
(5649)
(5378)
学科
(54969)
经济(54912)
管理(38730)
(38439)
(37658)
企业(37658)
方法(27600)
数学(23940)
数学方法(23387)
(16771)
业经(12889)
(12860)
财务(12821)
财务管理(12809)
企业财务(12416)
中国(11408)
理论(11378)
(10840)
(10349)
(10156)
(7945)
(7482)
银行(7475)
(7423)
贸易(7412)
(7215)
金融(7215)
地方(7177)
(7169)
(7167)
机构
大学(171656)
学院(169940)
(69896)
经济(68514)
管理(68337)
理学(58975)
理学院(58413)
管理学(57034)
管理学院(56723)
研究(52363)
中国(41834)
(36165)
(35732)
科学(29857)
财经(28130)
(25807)
(25542)
(25003)
中心(23824)
北京(23117)
研究所(22873)
(22803)
业大(22566)
经济学(21489)
财经大学(21207)
(20633)
师范(20445)
(20267)
经济学院(19073)
商学(18864)
基金
项目(108937)
科学(86907)
基金(80658)
研究(79439)
(69656)
国家(69099)
科学基金(60651)
社会(50815)
社会科(48284)
社会科学(48268)
(42019)
基金项目(41603)
自然(39999)
自然科(39214)
自然科学(39204)
教育(38706)
自然科学基金(38507)
(35328)
资助(34707)
编号(32346)
成果(26663)
重点(24646)
(24629)
(22876)
课题(22094)
教育部(21902)
(21493)
创新(21227)
大学(21224)
人文(21135)
期刊
(75614)
经济(75614)
研究(50881)
中国(35060)
(31302)
管理(28004)
学报(23981)
科学(22732)
教育(20770)
(20179)
大学(19286)
学学(17950)
(16707)
金融(16707)
技术(16300)
财经(14924)
农业(13076)
(12848)
经济研究(12436)
业经(11699)
统计(10422)
问题(9633)
(9321)
财会(9156)
技术经济(8888)
会计(8547)
决策(8407)
(7809)
(7728)
理论(7501)
共检索到256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对于投资者保护水平需求的反应函数,而国有股权作为一种非标准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特定的制度环境和历史阶段具有约束上市公司内部人的掠夺程度以及提高外部投资者参与程度的双重功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志刚  
最优合约理论基于经理人努力程度的信息非对称和外部法律环境完备的假设,通常围绕如何降低经理人的偷懒行为展开薪酬合约设计,既没有考虑事实存在的经理人对投资者利益的直接掠夺,也没有考虑外部法律环境对薪酬合约设计的影响。在一个存在经理人掠夺和引入法律对投资者利益保护变量的简单框架下,本文证明,经理人事先持股具有降低经理人掠夺投资者利益的承诺价值,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回答了存在经理人掠夺时的经理人股权激励的设计问题。进一步考察外部法律环境对经理人股权激励的影响,我们发现,如果法律对投资者利益保护越弱,投资者应该允许的经理人最优持股比例越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敬来  谢佩洪  孟宪忠  
传统对掠夺性定价这种不正当竞争手段的研究和监管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而探究掠夺性定价策略在跨国并购中的应用和影响是对现有掠夺性定价理论的一个有益拓展。本文通过构建不对称信息下的两阶段竞争-并购博弈模型,验证了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跨国并购中的收购方企业可以通过在产品市场实施掠夺性定价策略来降低并购成本,并通过并购成本节省额大于实施掠夺性定价的市场利润损失额来最终获取不正当利益。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鑫  杨棉之  曹迅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利用2013—2021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持股比例越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吸收能力在国有股权参与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分析师跟踪是有效的调节变量,国有股权参与与分析师跟踪的交互效应正向调节上述中介关系。分层类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中央国有股权参与、属于高污染行业,以及所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股权参与更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静  陈工孟  孙彬  
利用2003~2007年样本数据,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现金股利掠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现金股利的利益输送行为,加强了自由现金流假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北京  冯璐  
本文以中国2009-2016年沪深两市1 68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内部国有股权比例和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并对企业提高国有股权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替代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提高国有股权占比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均有利于企业缓解其信贷约束,且国有股权作为一种企业与政府建立直接利益关系的方式,与企业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来换取社会资源的机制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且这一替代效应只存在于民营企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国有股东在将股份减让给内部人与外部人时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差根本不能忽略,否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可能产生巨大危害。本文检验了国有股减让企业在全部A股中的定位及内部人与外部人收购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国有股减让企业整体上看是绩差小企业。但其内部结构分化严重,外部人收购的才是小规模亏损企业;而内部人收购的则是好企业。进一步运用Logit模型从长、短期的截面与时序四个层面寻找差异形成的内在决定因素,发现盈利能力越强、发展前景越好、规模扩张越迅速的企业,国有股份被内部人收购的可能性越大。当前国有股减让市场是分割的,内部人收购好企业后经营效率可能在下降而外部人收购差企业却能提高其绩效。如果混淆收购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水平  
从我国目前的股份制试点企业来看,能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股份制试点工作能否深入进行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殖,需要从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对国有股权代理人(以下简称代理人)进行有效管理、规范政府行为等多方面做工作,而当务之急则是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管理。一、代理人成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意志和利益的真正代表,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与增殖的重要前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英杰  
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泛滥容易导致股市的信用危机,而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约束代理人行为、减少上市公司信用缺失的有效机制。我国股市由于存在制度设计上的种种缺陷,诱发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掠夺中小股东的行经,从而造成了治理机制的失效并引发了信用危机。所以,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问题应重在矫正股市制度设计上的偏差,在培育和健全市场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梁立俊  白丽健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及其转变对投资者的定价方式以及国有股全流通过程的影响。由于国有股(包括法人股)长期不流动,导致投资者在心理层面逐渐忽略,以至完全忽视其存在,在交易行为中,直接以流通股数量对股票进行定价。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国有股减持)意味着政府取消隐性担保,被投资者忽略的国有股开始参与市场定价,投资者以及市场的既有信念发生动摇,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开始转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曹书军  刘星  
在过去10年里,人们逐渐关注存在多个大股东的制衡型股权结构对公司行为和价值的影响。本文构造了一个委托代理模型来刻画监督股东如何通过合约的设计来影响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选择和投资行为。本文发现存在控股比例上限,而当信息不对称时,控股股东的最优持股比取决于控股股东的努力的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之比,资本的边际产出则较低,而监督股东的监督成本则与控股股东的私人收益有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洋  
为解释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决定因素,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公司的价值会因对价的支付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会通过预期股改后的公司价值来决定对价。因此,对价和公司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内生变量。其他外生变量或直接作用于对价,或通过影响公司的价值来影响对价。与现有相关文献中的单方程模型不同,本文模型将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合理地引入模型,因而更为系统地解释了对价的决定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申尊焕  郑秋亚  
关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但现有理论缺乏对这一关系的规范性描述,从而降低了理论研究对企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对股权集中度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函数描述和分析表明:对一个稳定成长的企业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存在一个使企业业绩最大的股权集中度;而且企业也可找到一个能达到既定业绩目标的股权集中度;从理论上看,利用观察或一定的实验数据可以给出股权集中度与业绩之间函数关系的逼近表达式。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股权结构理论,而且对股权结构的设计和国有股减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冯钟  
对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使用第二代工业机器人一方面会产生就业破坏效应,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使用智能机器人替代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将会在前两种就业效应的基础上再新增智能机器人的就业挤出效应,即这一替代过程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我国政府应在试点的基础上分阶段稳步推进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要做好被替代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制造业的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宝达  赵树宽  
基于竞争与创新的经典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量表,运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并分析融资约束和国有股权对竞争和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竞争对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点对主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上研究结论也说明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是放开国企市场准入,增加国企的竞争压力,改善融资环境,而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