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4)
- 2023(11206)
- 2022(8991)
- 2021(8238)
- 2020(7237)
- 2019(15676)
- 2018(15358)
- 2017(30002)
- 2016(15727)
- 2015(17718)
- 2014(17498)
- 2013(17339)
- 2012(16118)
- 2011(13784)
- 2010(14572)
- 2009(14244)
- 2008(14315)
- 2007(13301)
- 2006(11773)
- 2005(11183)
- 学科
- 业(87668)
- 企(83394)
- 企业(83394)
- 济(71389)
- 经济(71304)
- 管理(68699)
- 方法(32409)
- 财(31191)
- 业经(28408)
- 融(27666)
- 金融(27666)
- 务(26382)
- 财务(26355)
- 财务管理(26319)
- 银(25880)
- 银行(25867)
- 企业财务(25134)
- 行(24866)
- 数学(24230)
- 数学方法(24039)
- 农(22332)
- 中国(21617)
- 制(20959)
- 技术(20495)
- 农业(17193)
- 体(15415)
- 理论(14619)
- 策(14340)
- 体制(13638)
- 划(13254)
- 机构
- 学院(231940)
- 大学(224676)
- 济(101944)
- 经济(100020)
- 管理(95714)
- 理学(80799)
- 理学院(80181)
- 管理学(79294)
- 管理学院(78873)
- 研究(67346)
- 中国(65211)
- 财(54067)
- 京(46295)
- 财经(41722)
- 经(37776)
- 江(36747)
- 科学(35952)
- 农(35390)
- 中心(34143)
- 所(33515)
- 经济学(30939)
- 财经大学(30827)
- 州(29596)
- 业大(29401)
- 北京(29294)
- 研究所(29101)
- 商学(29066)
- 商学院(28838)
- 经济学院(28107)
- 农业(27505)
- 基金
- 项目(138903)
- 科学(111441)
- 研究(105077)
- 基金(102783)
- 家(86501)
- 国家(85648)
- 科学基金(76867)
- 社会(69241)
- 社会科(66013)
- 社会科学(65995)
- 省(55276)
- 基金项目(54047)
- 自然(48148)
- 自然科(47134)
- 自然科学(47127)
- 教育(46863)
- 自然科学基金(46401)
- 划(43615)
- 资助(42350)
- 编号(42068)
- 业(34353)
- 创(33346)
- 成果(33129)
- 部(31127)
- 重点(30395)
- 创新(30252)
- 发(29323)
- 制(29256)
- 国家社会(28806)
- 性(28318)
- 期刊
- 济(118561)
- 经济(118561)
- 研究(70018)
- 财(50764)
- 中国(47468)
- 管理(42421)
- 融(41803)
- 金融(41803)
- 农(34412)
- 科学(28341)
- 学报(27708)
- 技术(23973)
- 农业(22662)
- 大学(22662)
- 财经(22553)
- 学学(21966)
- 业经(20702)
- 经(19391)
- 经济研究(17914)
- 财会(16767)
- 教育(16562)
- 技术经济(15700)
- 会计(15185)
- 问题(14464)
- 业(14183)
- 现代(12316)
- 贸(11973)
- 世界(11635)
- 国际(11365)
- 理论(11180)
共检索到369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海笑 谢恩 毕静煜
中国高技术行业中的民营企业普遍面临外部融资约束。考虑到此类企业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如何缓解它们的融资困难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引入国有股权作为民营企业采取的一种非市场策略,将专利申请作为一种市场策略,分别研究不同策略对于债务融资可得性的影响,并研究两类策略的整合关系,从而更好揭示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策略来缓解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困境。基于438家高技术制造行业的民营企业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国有股权比例与债务融资可获得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专利申请能够作为市场信号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债务融资;同时,整合两类策略以研究两者关系,发现引入国有股权使得民营企业释放专利信号的强度减弱,但又会增强专利信号对债务融资的促进效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建林
"融资难"和"融资贵"是民营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家族控制和国有股权共存于一个企业将成为普遍现象。那么,这两者的共存是否有利于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呢?本文收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分析家族控制和非控股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交互效应。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家族控制两权偏离度和非控股国有股权对债务融资发挥互补效应。基于制度环境的分类研究显示,该互补效应只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显著。(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企业的家族化色彩较强时,家族涉入与非控股国有股权的共存对债务融资发挥替代效应;当企业的家族化色彩较弱时,家族涉入与非控股国有股权的共存对债务融资发挥互补效应...
关键词:
家族控制 非控股国有股权 债务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飞 陈超群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问题凸显,国有股权参股为化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选取2013~2021年我国A股上市民营控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进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国有股权参股、企业ESG表现和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或董监高具有金融背景时,国有股权参股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惠好 焦文妞
利用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够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Heckman两步法以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缓解内生性偏误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规模较小、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小的环境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机制在国有股权参股与民营企业金融资产投资之间表现为中介效应,而监督治理机制表现为遮掩效应,这是国有股权参股促进民营企业金融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舒芯
对于贯彻实施中央经济工作的目标和要求,理解政策内在经济关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比不同股权性质下产能过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去产能”和“降杠杆”政策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增加负债和减少负债的能力不同,在资金存在缺口时会提高负债,但出现资金溢余时不会同等程度地偿还负债,抑制企业投资扩张不能使企业自发降低负债率;虽然产能过剩会增强这一粘性现象,但由于受到公司与银行谈判能力的影响,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产能过剩主要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以上结果在长期负债中更加明显,并且在控制公司增长机会和经营风险后仍然成立。可见,去产能政策并不能自发达到降杠杆目的,还需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两方面入手,在提高投资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补充了资本结构相关文献,也为更好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债务融资 股权性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本文以正在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存在是导致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之一,其控制权私利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负相关。国有股权参股比例与民营企业过度投资呈倒U型关系,只有当参股比例大于监督的成本效果阈值时,国有股对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才能缓解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因此,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适合参与"混改",国有股权参股民营企业的比例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庆金 周雪
信贷融资是民营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民营企业的信贷融资情况受企业资源禀赋的影响。本文基于可信性信息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结合2009—2016年我国A股市场非金融类民营上市企业数据,构建线性计量模型,分析高技术属性和银行关联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第一,高技术属性正向影响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第二,银行关联正向影响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第三,与高技术属性相比,银行关联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更为突出。该研究成果说明,民营企业可以通过高技术属性认定或建立银行关联的方式提高获贷可能性,同时也启示政府相关部门应防范由银行关联造成的信贷资源配置扭曲。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信贷融资 高技术属性 银行关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贝贝 陈培友 高太光
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与国有股权数据相匹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参股可以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其机制在于国有股权通过降低民营企业金融化程度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当民营企业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和行业竞争度较高的环境中时,国有股权参股促进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作用更显著;当国有股权属于中央企业时,更能促进民营企业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韦浪 赵劲松
创新是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混合所有制能否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待进一步证实。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控股国有股权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控股国有股权能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这一提升作用主要集中在发明专利申请数,对非发明专利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高新技术行业、国有股权层级更高的企业和民企出身的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发现,非控股国有股权在提高创新投入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发明创新效率。考察作用机制发现:一方面,非控股国有股权带来的资源效应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使企业敢于投入创新;另一方面,非控股国有股权通过投资于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能为当前企业带来行业经验和行业资源,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非控股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也为在当前制度背景下如何推动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娆 杨小伟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企业信用评级不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利用不同股权的融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股权参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经营风险,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评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管理层代理成本、国有股权制衡度、行业竞争程度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时,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信用评级的提升作用更有效。研究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承载着巨大制度红利,有助于实现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对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具有“1+1>2”效应,对混改政策实施效应和民营企业是否引入国有股权有重要决策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恒泰 王妍
以2014~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能够减少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较差的内外部治理环境,高质量的内外部治理环境中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在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进一步检验了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科学性,同时也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吴立扬 蔡贵龙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国有股东参股对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发现:非控股国有股权较高的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更低;进一步地,对于政治和经济资源较为匮乏、公司治理风险更高的民营企业,上述效应显著更强,表明非控股国有股权能够帮助民营企业获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资源,提升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民营企业所属地区政府对地方资源配置影响更强、民营企业对当地就业贡献更大的情况下,非控股国有股权降低民营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积极效应更强。本文拓展了异质产权股东治理和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研究,为全面深化“双向”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志宏
以2010—2016年和讯网出具的社会责任报告专项测评中的325家民营上市公司1 255个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围绕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对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展开研究,即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民营企业金融生态环境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对各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责任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有助于降低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金融生态环境的存在,增强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相比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这是最大的创新之处。民营企业对股东和员工的社会责任表现有助于降低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对供应商、客户或消费者和社会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债务融资成本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环境的责任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鑫 杨棉之 曹迅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利用2013—2021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持股比例越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吸收能力在国有股权参与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分析师跟踪是有效的调节变量,国有股权参与与分析师跟踪的交互效应正向调节上述中介关系。分层类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中央国有股权参与、属于高污染行业,以及所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股权参与更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团结 郑春美
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以及融资环境的变化,主动参与PPP项目债务融资的动力不足。只有深入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找到对策并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进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业务。一、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一)政府方政府方作为PPP项目的主要发起方,希望通过引入专业的社会资本方提供本地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然而限于地方财力和PPP专业能力不足,
关键词:
PPP 金融机构 债务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