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6)
2023(6372)
2022(5122)
2021(5030)
2020(4484)
2019(10135)
2018(10018)
2017(20088)
2016(10658)
2015(12189)
2014(12204)
2013(11836)
2012(10618)
2011(9524)
2010(10042)
2009(9348)
2008(9255)
2007(8090)
2006(7059)
2005(6687)
作者
(30184)
(24731)
(24699)
(23663)
(16018)
(11970)
(11267)
(9589)
(9460)
(9095)
(8571)
(8520)
(7939)
(7871)
(7783)
(7769)
(7535)
(7385)
(7154)
(6943)
(6288)
(6108)
(5997)
(5824)
(5687)
(5604)
(5532)
(5381)
(5013)
(4805)
学科
(44907)
经济(44861)
(36424)
管理(33894)
(32439)
企业(32439)
方法(25107)
数学(23207)
数学方法(22705)
(14894)
中国(11868)
(11817)
(10968)
保险(10877)
(10746)
财务(10703)
财务管理(10683)
业经(10643)
企业财务(10238)
(9904)
银行(9900)
(9562)
(9324)
(8454)
金融(8453)
(7832)
贸易(7826)
理论(7820)
(7660)
(7099)
机构
大学(151508)
学院(151163)
管理(62826)
(62570)
经济(61262)
理学(53455)
理学院(52989)
管理学(51805)
管理学院(51554)
研究(44522)
中国(40715)
(33936)
(31503)
财经(26341)
科学(25038)
(24048)
(22345)
(21728)
中心(21629)
北京(20495)
(20139)
财经大学(20091)
业大(19755)
研究所(19074)
经济学(18900)
(18020)
经济学院(16973)
商学(16617)
(16495)
商学院(16458)
基金
项目(95711)
科学(75973)
基金(71376)
研究(68400)
(61484)
国家(61046)
科学基金(53845)
社会(43856)
社会科(41698)
社会科学(41682)
基金项目(36429)
自然(36235)
(36012)
自然科(35527)
自然科学(35517)
自然科学基金(34938)
教育(32558)
资助(31848)
(30603)
编号(27589)
成果(21988)
(21580)
重点(21047)
(19701)
教育部(19051)
科研(18634)
大学(18616)
人文(18534)
创新(18480)
课题(18437)
期刊
(64945)
经济(64945)
研究(46216)
中国(29628)
(28293)
管理(24635)
(22716)
金融(22716)
学报(20086)
科学(19289)
(17534)
大学(16244)
学学(15495)
技术(14201)
教育(13827)
财经(13512)
农业(11465)
(11293)
经济研究(10445)
统计(9901)
业经(9805)
(9066)
理论(8620)
财会(8213)
决策(8173)
技术经济(7967)
实践(7784)
(7784)
问题(7769)
会计(7057)
共检索到22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爱群  
一、补贴的构成要件与国有股减持中的权益让渡 补贴是成员国境内的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所提供的、或者二者委托的私人机构提供的、具有专向性的财政资助、价格支持、收入支持,被资助人因此而获得利益,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种资助和支持是政府行为或政府委托的行为,无疑其主体是政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新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可以分为公开市场和私下市场两种基本模式,现有的减持方案可以分别归入这两种模式,它们各有适用范围,都能在国有股减持中发挥作用。根据目前的政治、法律和经济条件,国有股减持应当以私下市场模式为主,适当进行公开市场模式试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仲平  
中国专利申请资助政策极有可能构成《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意义上的地区专向性补贴。在美国近期将中美经贸关系由"总体互惠"转向"镜像对等"要求的背景下,中国防范专利申请资助政策被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方法包括:或将国外创新实体纳入中国专利申请资助的范围;或创设地区专向性所涉"指定地区"的例外;或限缩地区专向性所涉"某些企业"的范围;或证明中国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并未对美国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奚君羊  马永波  
本文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角度,对国有股减持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国有股减持应尽快实施,因为其拖延会使博弈双方的成本持续上升。 流通股股东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结果看,国有股减持的定价都应以净资产值为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峰峰  
国有股减持定价关系到效率与公平。本文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了三种定价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国有股减持对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而减持价格如何确定是市场各方分歧的焦点。本文对现有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价格确定机制进行比较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波  
国有股减持有五种方式 ,即国有股回购、国有股向社会公众股东配售、组建若干只受让国有股减持的投资基金、国有股减持协议转让和场外拍卖和由国有投资公司减持国有股。国有股减持的定价方法有每股净资产定价法和市盈率定价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杰长  李勇坚  
中国股市高风险的深层原因在于股市中的上市公司缺乏投资价值 ,而这又源于上市公司的国企病。要根除上市公司的国企病 ,关键在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要作到这一点 ,就要求对国有股权进行转让或减持 ,以分散股权。国有股减持的方法有许多 ,我们则认为专门为国有股减持与流通设计一个“G股市场”方案是可行的选择。其核心内容是 :设立国有股投资基金 ,然后 ,向投资者发行基金单位 ,用发行基金单位所筹措的资金购买国有股 ;同时 ,开辟国有同法人股的流通市场 (G股市场 ) ,向机构投资者售卖国有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燕  杨桐  杜为公  
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二元性股权配置格局,为发挥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扫除了制度性障碍。但股权分置改革后全流通的证券市场使控股股东的股份获得了流通性,从而可能带来控股股东的减持和资本市场大规模扩容所带来的市场压力和心理压力等,在证券市场已严重挫伤投资者信心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减持甚至可能引起市场动荡。鉴于此,本文研究控股股东减持的动机、风险与防范措施,对稳定证券市场、重拾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燕  杨桐  杜为公  
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二元性股权配置格局,为发挥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扫除了制度性障碍。但股权分置改革后全流通的证券市场使控股股东的股份获得了流通性,从而可能带来控股股东的减持和资本市场大规模扩容所带来的市场压力和心理压力等,在证券市场已严重挫伤投资者信心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减持甚至可能引起市场动荡。鉴于此,本文研究控股股东减持的动机、风险与防范措施,对稳定证券市场、重拾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溢  李胜  
2002年10月,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认可了MBO这一新生的杠杆收购形式,MBO从此在我国迅速盛行起来。作为西方国家实行公营部门私有化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MBO在我国的盛行使一度陷入困境的国有股减持问题看到了新的希望。本文从分析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证了MBO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实行MBO的经验教训,总结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和法律条件下推行MBO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子康  杨春鹏  吴冲锋  
本文对影响国有股减持价格的九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期权定价公式给出了国有股减持价格的一个定价模型。根据具体公司的不同情况,利用本文的定价模型可以具体模拟出每个公司国有股的减持价格,并且计算结果介于公司净资产值和市场价格之间。同时,利用本文提出的国有股减持定价模型,能够证明无论是以净资产价值还是以市场价格确定国有股的减持价格,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春鹏  吴冲锋  周子康  
本文在考虑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和二级市场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国有股的减持规模进行了研究,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得出了限定投资者亏损额度条件下的国有股减持规模控制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胜利  
国有股一股独大与不能流通是历史造成的。当国有股的减持通过A股市场进行时,减持与全流通才变成同一个问题。反思国有股减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股票市场不能仅为国企服务,股票市场应回归其最基本功能;不能再固守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老路;重新提振机构投资者的信心;适当改变中国证监会的地位;应当停止上市公司国有股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管理者高层转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 ,国有股以什么样的速度减持才是最优的呢 ?围绕这个问题 ,本文构造了一个动态模型 ,证明了 ,当国有股总要以一定规模存在时 ,国有股的最优减持路径有两条 :等额减持和递减减持 ;最优路径的选择取决于国有股的减持规模、持续的时间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具体而言 ,当国有股所有要减持的规模较大、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又较短时 ,国有股等额减持是最优的 ;反之 ,国有股递减减持是最优的。另外本文还发现 ,国有股无论是沿着哪条最优路径减持 ,最优减持量都随着冲击的增加而下降 ,而且当冲击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国有股会最优地终止减持。这为我国暂停执行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提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