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
2023(1714)
2022(1442)
2021(1390)
2020(1185)
2019(2618)
2018(2421)
2017(5043)
2016(2589)
2015(2870)
2014(2693)
2013(2666)
2012(2580)
2011(2136)
2010(2183)
2009(1988)
2008(2399)
2007(2086)
2006(1923)
2005(1958)
作者
(7216)
(6071)
(5929)
(5744)
(3957)
(3006)
(2626)
(2270)
(2237)
(2135)
(2118)
(2093)
(2007)
(1928)
(1923)
(1921)
(1889)
(1832)
(1782)
(1520)
(1505)
(1470)
(1469)
(1444)
(1407)
(1383)
(1368)
(1293)
(1225)
(1222)
学科
(14756)
企业(14756)
(13266)
经济(13250)
(13180)
管理(12140)
(8315)
(7195)
财务(7190)
财务管理(7182)
企业财务(7103)
方法(6445)
数学(6054)
数学方法(6045)
业经(4633)
(4532)
企业经济(3755)
(3661)
(3458)
国有(3435)
国有企业(3382)
体制(3176)
(2773)
国家(2725)
(2668)
外债(2478)
债券(2444)
公债(2444)
家公(2345)
(2225)
机构
大学(38579)
学院(38229)
(18498)
经济(18257)
管理(16096)
理学(13513)
理学院(13426)
管理学(13304)
管理学院(13236)
(12950)
研究(11893)
中国(11421)
财经(9598)
(8847)
(7666)
财经大学(7464)
(6229)
金融(6099)
经济学(5947)
(5844)
中心(5377)
商学(5321)
经济学院(5318)
北京(5312)
商学院(5284)
科学(5275)
(5270)
(4895)
研究所(4769)
银行(4704)
基金
项目(21203)
科学(17473)
基金(17248)
研究(15262)
(14688)
国家(14587)
科学基金(13213)
社会(10709)
社会科(10318)
社会科学(10312)
基金项目(8914)
自然(8813)
自然科(8627)
自然科学(8623)
自然科学基金(8517)
资助(7451)
(6992)
教育(6850)
(6119)
编号(5519)
(5382)
教育部(4963)
人文(4791)
(4691)
(4681)
重点(4637)
国家社会(4630)
成果(4610)
(4360)
大学(4338)
期刊
(19966)
经济(19966)
研究(13388)
(13147)
(8643)
金融(8643)
管理(7065)
中国(7052)
财经(5807)
(4845)
学报(4501)
科学(4157)
财会(4020)
大学(3707)
学学(3655)
经济研究(3399)
会计(3348)
(3010)
通讯(2633)
会通(2632)
业经(2571)
问题(2459)
理论(2379)
经济管理(2119)
技术(2086)
实践(1975)
(1975)
统计(1970)
(1937)
财经大学(1891)
共检索到62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民  
一、国有股上市流通实验不够成功 中国证券市场的最大特色与最大难题是存在以国有股为主的占股票总额2/3的非流通股和国家如何减持国有股问题。中国证券市场的原始设计者将同一公司的A股分割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目的是要达到双重目标:既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募集资金,又不能失去国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当证券市场放开价格管理,流通股价格节节攀升、非流通股则未同时获得增值从而造成巨大的资本价格落差以后,证券市场便出现了要求“同股同权同流通”的强大舆论压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广慧  
我国股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国有股一般独大导致上市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股票不能实现全流通。国有股减持问题一直是业界和管理部门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股转债的角度提出国有股减持的办法 ,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溢  李胜  
2002年10月,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认可了MBO这一新生的杠杆收购形式,MBO从此在我国迅速盛行起来。作为西方国家实行公营部门私有化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MBO在我国的盛行使一度陷入困境的国有股减持问题看到了新的希望。本文从分析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证了MBO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实行MBO的经验教训,总结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和法律条件下推行MBO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梁剑虹  朱玺  
零息回购转债是集回购、零息债券与可转换债券于一身的组合工具。它能解决国有股上市的难题,有助于上市公司资金融通,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工具。这种带有期权性质的工具为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与转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易可君  伍纯  
在日益成熟的中国证券市场,国有股在资产评估、溢价发行、再融资等改制与营运过程中经过了多次增值。其中净资产部分平均含有30%~40%的非合理利用资金产生的增值。笔者认为,这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胜利  
国有股一股独大与不能流通是历史造成的。当国有股的减持通过A股市场进行时,减持与全流通才变成同一个问题。反思国有股减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股票市场不能仅为国企服务,股票市场应回归其最基本功能;不能再固守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老路;重新提振机构投资者的信心;适当改变中国证监会的地位;应当停止上市公司国有股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管理者高层转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 ,国有股以什么样的速度减持才是最优的呢 ?围绕这个问题 ,本文构造了一个动态模型 ,证明了 ,当国有股总要以一定规模存在时 ,国有股的最优减持路径有两条 :等额减持和递减减持 ;最优路径的选择取决于国有股的减持规模、持续的时间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具体而言 ,当国有股所有要减持的规模较大、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又较短时 ,国有股等额减持是最优的 ;反之 ,国有股递减减持是最优的。另外本文还发现 ,国有股无论是沿着哪条最优路径减持 ,最优减持量都随着冲击的增加而下降 ,而且当冲击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国有股会最优地终止减持。这为我国暂停执行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提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咸月  欧阳令南  
本文认为国内证券市场已经很理性了 ,停止国有股减持并不能使其因此获得生机。相反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有股减持 ,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主要取决于对证券市场的尊重程度。从两者关系看 ,国有股接受证券市场的价格选择 ,并重点培育企业债券市场可能是“多赢”的选择。从尊重证券市场的角度看 ,除了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市场关系以外 ,同时还应该解决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借鉴“累进所得税制”办法解决股票发行中的非公平问题 ;(2 )增强投资人 (如基金投资公司等 )对出资人的盈利责任问题 ;(3)建立经理人才市场以满足国有股减持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翀  陈建明  朱兵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国有股比重过大使国有企业管理层法定应负责任与其能负责任极不对称。国有股减持成为我国国企改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主要几种定价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从公司内部管理层收购(MBO)角度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一个新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卫彬  
一、国有股减持还是国家股减持 国有股是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统称。国家股是国家(通过授权的部门或机构)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的股份;国有法人股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的股份。国家股和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