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1)
- 2023(5856)
- 2022(4666)
- 2021(4549)
- 2020(3525)
- 2019(7571)
- 2018(7267)
- 2017(13955)
- 2016(7563)
- 2015(8497)
- 2014(8271)
- 2013(7860)
- 2012(7448)
- 2011(6518)
- 2010(6700)
- 2009(6568)
- 2008(6942)
- 2007(6360)
- 2006(5636)
- 2005(5232)
- 学科
- 济(31637)
- 经济(31601)
- 管理(27559)
- 业(26550)
- 企(26325)
- 企业(26325)
- 方法(13244)
- 财(11835)
- 数学(11057)
- 数学方法(10857)
- 业经(10024)
- 务(9538)
- 财务(9526)
- 财务管理(9514)
- 企业财务(9224)
- 制(8540)
- 农(7903)
- 中国(7088)
- 体(6453)
- 学(6401)
- 理论(5539)
- 体制(5373)
- 农业(5371)
- 企业经济(5199)
- 银(4898)
- 银行(4892)
- 划(4882)
- 环境(4755)
- 贸(4700)
- 贸易(4695)
- 机构
- 学院(111640)
- 大学(111160)
- 济(42641)
- 管理(41935)
- 经济(41708)
- 理学(35731)
- 理学院(35379)
- 管理学(34708)
- 研究(34642)
- 管理学院(34510)
- 中国(28018)
- 财(23456)
- 京(23198)
- 科学(20277)
- 财经(18348)
- 所(17103)
- 江(17009)
- 经(16634)
- 中心(16182)
- 农(15849)
- 研究所(15013)
- 北京(14820)
- 业大(14689)
- 范(14151)
- 师范(13999)
- 财经大学(13736)
- 州(13716)
- 经济学(12864)
- 院(12653)
- 农业(12275)
- 基金
- 项目(68829)
- 科学(54682)
- 研究(51618)
- 基金(50360)
- 家(43356)
- 国家(42944)
- 科学基金(37362)
- 社会(33395)
- 社会科(31556)
- 社会科学(31546)
- 省(26401)
- 基金项目(25813)
- 教育(24233)
- 自然(23507)
- 自然科(22997)
- 自然科学(22993)
- 自然科学基金(22617)
- 划(22207)
- 编号(21442)
- 资助(20448)
- 成果(18251)
- 重点(15419)
- 部(15298)
- 课题(14476)
- 创(14346)
- 发(14130)
- 制(13965)
- 性(13942)
- 项目编号(13814)
- 国家社会(13683)
共检索到172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江淮
本文认为国有股减持中政府、公众投资者和承销商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没有形成“多赢”的局面 ,实际上是国有股减持涉及的代理关系中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冲突的表现。其根源在于公众投资者在现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中对股权价值的低水平预期。由于国有股东不会轻易放弃其私有收益 ,使得国有股减持中存在着路径依赖 ,所以 ,在现行的减持方案下国有股出售受阻 ,就谈不上国有股减持有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证券市场功能效率的意义。要达到现行《减持办法》中确定的国有股减持目标 ,必须在政府与公众投资者之间实现激励相容。这实际上是要政府“让利”于投资者 ,打破目前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路径依赖 ,从证券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雄斌
国有股减持可以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入手,但减持途径多种多样。本文借鉴西方国家减持国有股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和探讨了国有股减持的八条路径。
关键词:
国有股 减持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本文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建立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 :国有股权在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作用是什么 ,以及国有股权比重应该如何调整。以截止 1 998年底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我们首次考虑了股权结构内生性可能 ,以及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过程中面临的逆向选择问题 ,即在上市前业绩较差的公司 ,由于其较差的初始业绩导致较低的可流通股发行额度 ,政府不得不保留更多的国有股 ,从而表现为上市前业绩越差 ,上市时国有股权比重越高的反向关系。给定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独特制度环境 ,我们有以下发现 :( 1 )公司上市后 ,国有股股东有助于改善公司业绩 ;( 2 )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烨
本文利用2002—2003年我国A股市场数据,从上市公司至其最终控制人之间的股权控制链①的视角,考察了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与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制链越长,控制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就越严重。研究发现,控制性股东的控制权结构所产生的代理冲突越严重,上市公司越有可能聘请审计质量较高的"四大"审计;而聘请"四大",能够降低控制性股东的资金侵占程度,减缓公司的代理冲突。这说明在我国现阶段,高质量外部审计具有一定的治理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颖
本文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作用机理入手,探讨了两种不同的国有股减持方式——渐进式的减持方式和一步到位式的减持方式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价值的影响,得出了一步到位式的减持方式更有利于公司价值提升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就国有股减持的具体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市场 公司价值 国有股减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菁菁 赵珂
以我国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2005~2018年数据为样本,检验双重股权结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双重股权结构对审计费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主要是由于高、低投票权的设定加剧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从而使得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变得更为严重所导致的。研究结果不仅为股权结构、代理冲突和审计费用方面的文献提供了有效补充,也能帮助国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更深入地了解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在公司治理和管理层行为等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
双重股权结构 代理冲突 审计费用 中概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胜利
国有股一股独大与不能流通是历史造成的。当国有股的减持通过A股市场进行时,减持与全流通才变成同一个问题。反思国有股减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股票市场不能仅为国企服务,股票市场应回归其最基本功能;不能再固守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老路;重新提振机构投资者的信心;适当改变中国证监会的地位;应当停止上市公司国有股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管理者高层转让。
关键词:
国有股 减持 反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 ,国有股以什么样的速度减持才是最优的呢 ?围绕这个问题 ,本文构造了一个动态模型 ,证明了 ,当国有股总要以一定规模存在时 ,国有股的最优减持路径有两条 :等额减持和递减减持 ;最优路径的选择取决于国有股的减持规模、持续的时间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具体而言 ,当国有股所有要减持的规模较大、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又较短时 ,国有股等额减持是最优的 ;反之 ,国有股递减减持是最优的。另外本文还发现 ,国有股无论是沿着哪条最优路径减持 ,最优减持量都随着冲击的增加而下降 ,而且当冲击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国有股会最优地终止减持。这为我国暂停执行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提供...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国有股减持 冲击 最优减持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咸月 欧阳令南
本文认为国内证券市场已经很理性了 ,停止国有股减持并不能使其因此获得生机。相反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有股减持 ,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主要取决于对证券市场的尊重程度。从两者关系看 ,国有股接受证券市场的价格选择 ,并重点培育企业债券市场可能是“多赢”的选择。从尊重证券市场的角度看 ,除了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市场关系以外 ,同时还应该解决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借鉴“累进所得税制”办法解决股票发行中的非公平问题 ;(2 )增强投资人 (如基金投资公司等 )对出资人的盈利责任问题 ;(3)建立经理人才市场以满足国有股减持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
关键词:
证券市场发展 国有股减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翀 陈建明 朱兵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国有股比重过大使国有企业管理层法定应负责任与其能负责任极不对称。国有股减持成为我国国企改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主要几种定价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从公司内部管理层收购(MBO)角度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
国有股 减持 MBO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卫彬
一、国有股减持还是国家股减持 国有股是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统称。国家股是国家(通过授权的部门或机构)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的股份;国有法人股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的股份。国家股和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祁向前 赵会军 栗利玲
国有股减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关系到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国企改革的成败 ,而且还关乎中国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其中 ,如何合理地确定国有股的减持价格 ,从而平衡市场各方的经济和利益关系 ,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提出了一种“新股新办法 ,老股老办法”的方案后 ,着重论述了发行认股权证在“老国有股”减持定价中的运用 ,以期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国有股减持 认股权证 定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