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
2023(1660)
2022(1371)
2021(1400)
2020(1173)
2019(2690)
2018(2503)
2017(5104)
2016(2781)
2015(2987)
2014(2864)
2013(2809)
2012(2698)
2011(2311)
2010(2443)
2009(2254)
2008(2607)
2007(2084)
2006(2029)
2005(1955)
作者
(7773)
(6505)
(6277)
(5999)
(4081)
(3113)
(2795)
(2433)
(2412)
(2331)
(2205)
(2129)
(2077)
(2047)
(2021)
(2010)
(1975)
(1951)
(1849)
(1650)
(1594)
(1585)
(1520)
(1509)
(1480)
(1446)
(1378)
(1370)
(1309)
(1274)
学科
管理(14814)
(14453)
企业(14453)
(13082)
经济(13067)
(12895)
(6737)
方法(6210)
(5930)
财务(5928)
财务管理(5928)
企业财务(5850)
数学(5767)
数学方法(5714)
人事(4839)
人事管理(4839)
业经(4726)
(4282)
企业经济(3807)
国有(3417)
国有企业(3361)
(3193)
体制(2931)
(2666)
环境(2025)
(1762)
(1670)
(1638)
中国(1622)
税收(1597)
机构
大学(40470)
学院(39491)
管理(17849)
(17229)
经济(16853)
理学(15227)
理学院(15070)
管理学(14925)
管理学院(14844)
研究(12056)
(10758)
中国(10624)
(8715)
财经(8304)
(7615)
财经大学(6407)
北京(5862)
(5665)
科学(5665)
(5583)
商学(5487)
商学院(5443)
中心(5391)
经济学(5023)
(4771)
研究所(4601)
(4588)
(4483)
经济学院(4466)
金融(4391)
基金
项目(22993)
科学(19209)
基金(18629)
(15961)
研究(15900)
国家(15853)
科学基金(14582)
社会(11021)
社会科(10555)
社会科学(10550)
自然(10292)
自然科(10120)
自然科学(10117)
自然科学基金(9983)
基金项目(9865)
资助(7876)
(7565)
教育(7449)
(7291)
(5691)
编号(5660)
教育部(5141)
人文(5042)
重点(4821)
(4670)
大学(4618)
(4590)
国家社会(4545)
科研(4454)
成果(4442)
期刊
(18850)
经济(18850)
研究(13466)
(11086)
管理(8587)
中国(8402)
(5725)
金融(5725)
科学(4971)
财经(4971)
学报(4406)
(4130)
财会(3646)
大学(3635)
学学(3510)
会计(3074)
(2869)
经济研究(2720)
技术(2605)
业经(2574)
(2471)
问题(2465)
现代(2412)
会通(2362)
通讯(2362)
经济管理(2261)
资源(2106)
教育(2055)
(1972)
理论(1928)
共检索到63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晓红  鲍洪刚  
国有股减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战略的重要实施手段。在二级市场将其视为“重大利空”而节节下挫、证监会暂停现行国有股减持方案实施的情况下 ,探索国有股减持的新途径、新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将国有股减持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结合起来 ,是本文探索的一个重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胜利  
国有股一股独大与不能流通是历史造成的。当国有股的减持通过A股市场进行时,减持与全流通才变成同一个问题。反思国有股减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股票市场不能仅为国企服务,股票市场应回归其最基本功能;不能再固守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老路;重新提振机构投资者的信心;适当改变中国证监会的地位;应当停止上市公司国有股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管理者高层转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 ,国有股以什么样的速度减持才是最优的呢 ?围绕这个问题 ,本文构造了一个动态模型 ,证明了 ,当国有股总要以一定规模存在时 ,国有股的最优减持路径有两条 :等额减持和递减减持 ;最优路径的选择取决于国有股的减持规模、持续的时间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具体而言 ,当国有股所有要减持的规模较大、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又较短时 ,国有股等额减持是最优的 ;反之 ,国有股递减减持是最优的。另外本文还发现 ,国有股无论是沿着哪条最优路径减持 ,最优减持量都随着冲击的增加而下降 ,而且当冲击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国有股会最优地终止减持。这为我国暂停执行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提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咸月  欧阳令南  
本文认为国内证券市场已经很理性了 ,停止国有股减持并不能使其因此获得生机。相反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有股减持 ,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主要取决于对证券市场的尊重程度。从两者关系看 ,国有股接受证券市场的价格选择 ,并重点培育企业债券市场可能是“多赢”的选择。从尊重证券市场的角度看 ,除了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市场关系以外 ,同时还应该解决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借鉴“累进所得税制”办法解决股票发行中的非公平问题 ;(2 )增强投资人 (如基金投资公司等 )对出资人的盈利责任问题 ;(3)建立经理人才市场以满足国有股减持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翀  陈建明  朱兵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国有股比重过大使国有企业管理层法定应负责任与其能负责任极不对称。国有股减持成为我国国企改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主要几种定价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从公司内部管理层收购(MBO)角度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一个新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卫彬  
一、国有股减持还是国家股减持 国有股是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统称。国家股是国家(通过授权的部门或机构)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的股份;国有法人股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的股份。国家股和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郝永亮  金昕  张永冀  
员工持股计划的重新引入是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制度探索,但其过去四年多笼罩在"浮亏"与"减持"的争议之中。本文首先将员工持股计划与实施经验较丰富的股权激励在机制设计上相比较,利用双重差分与PSM方法实证对比两种方案的激励效果及探究背后原因。实证结果发现,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业绩的动态变化情况不如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限售股解禁对未来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者可以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识别出大股东的减持动机,相较于非减持动机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裹挟着大股东自利动机的员工持股计划存在显著偏低的短期市场反应。文中研究结论对未来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设计与完善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大股东的"另类减持"监管提供了参考,丰富了权益薪酬契约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贝政新,冯恂  
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比重过高 ,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国有企业低效率、不健全的委托代理关系 ,股权对公司的控制处于"双失效"状态。减持国有股 ,既有利于形成产权制衡机制 ,提高股市功能的层次 ,又有利于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 ,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在国有股上市流通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 ,必须采用多渠道分阶段的方法来降低国有股比重 ,以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股票市场的发展、顺利实现减持国有股的目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军先  
“国有股减持”作为国有经济调整及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举措 ,理当深受欢迎并付诸实施 ,然而 ,由于该项政策的目标、实施方式以及价格机制存在偏差 ,导致尝试失败 ,并引起市场震荡。对国有股减持的目标、方式及价格机制等问题需要进行新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