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7)
2023(12974)
2022(10678)
2021(9928)
2020(8588)
2019(19283)
2018(18797)
2017(36896)
2016(19623)
2015(21522)
2014(20865)
2013(20417)
2012(18424)
2011(15873)
2010(15941)
2009(14737)
2008(14701)
2007(12827)
2006(11101)
2005(10228)
作者
(51508)
(43189)
(42910)
(40792)
(27486)
(20409)
(19380)
(16650)
(16471)
(15321)
(14672)
(14517)
(13674)
(13387)
(13300)
(13265)
(12978)
(12515)
(12397)
(12348)
(10546)
(10465)
(10446)
(10115)
(9659)
(9610)
(9575)
(9329)
(8504)
(8413)
学科
(91172)
(87138)
经济(87043)
(84355)
企业(84355)
管理(76777)
方法(42531)
数学(34376)
数学方法(33988)
(31893)
业经(29562)
(27555)
(24846)
财务(24808)
财务管理(24782)
企业财务(23664)
农业(19722)
(19335)
中国(18931)
技术(17992)
(16057)
(15297)
(15282)
(14955)
理论(14674)
地方(13446)
(13319)
贸易(13310)
体制(13176)
(12966)
机构
学院(273659)
大学(267918)
(119445)
管理(118547)
经济(117473)
理学(102604)
理学院(101785)
管理学(100480)
管理学院(99958)
研究(77657)
中国(64267)
(58370)
(53488)
财经(46712)
科学(42603)
(42557)
(41445)
(39858)
中心(38309)
业大(36479)
经济学(36367)
(35454)
财经大学(34770)
商学(33535)
商学院(33249)
经济学院(33055)
北京(32577)
(32260)
经济管理(31954)
研究所(31433)
基金
项目(182411)
科学(148483)
基金(137447)
研究(136171)
(116796)
国家(115755)
科学基金(104397)
社会(91054)
社会科(86635)
社会科学(86613)
基金项目(72849)
(71307)
自然(66930)
自然科(65528)
自然科学(65516)
自然科学基金(64441)
教育(62595)
(58157)
资助(55261)
编号(53844)
(41495)
(41476)
成果(41122)
重点(40164)
(38643)
(38524)
国家社会(38352)
创新(37986)
教育部(36849)
人文(36760)
期刊
(130252)
经济(130252)
研究(77306)
(51174)
管理(49508)
中国(46402)
(36794)
科学(34365)
学报(32572)
大学(27348)
技术(27262)
(26974)
金融(26974)
学学(26195)
农业(25068)
财经(24053)
业经(23875)
教育(21305)
(20716)
经济研究(20082)
问题(17413)
技术经济(16371)
财会(16294)
(15371)
现代(13809)
商业(13402)
会计(13250)
统计(12955)
(12571)
理论(12481)
共检索到397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玉刚  
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国有股减持既能实现各方面政策目标,又能保持证券市场稳定的基本条件。只有将减持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结合起来,才能彻底解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因此,国有股减持的根本目标取向应该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和民营化,减持的主要对象和途径都应服从于这一基本原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康  李晓光  
酝酿已久的国有股减持办法2001年6月终于出台。这是我国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促进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方面采取的一个重大措施,其意义和影响将十分深远。本文试图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角度解读《国有股减持办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贝政新,冯恂  
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比重过高 ,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国有企业低效率、不健全的委托代理关系 ,股权对公司的控制处于"双失效"状态。减持国有股 ,既有利于形成产权制衡机制 ,提高股市功能的层次 ,又有利于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 ,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在国有股上市流通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 ,必须采用多渠道分阶段的方法来降低国有股比重 ,以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股票市场的发展、顺利实现减持国有股的目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军先  
“国有股减持”作为国有经济调整及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举措 ,理当深受欢迎并付诸实施 ,然而 ,由于该项政策的目标、实施方式以及价格机制存在偏差 ,导致尝试失败 ,并引起市场震荡。对国有股减持的目标、方式及价格机制等问题需要进行新的思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异明  
国有股减持是一个涉及微观和宏观的概念 ,与国有股转让、国有股上市流通等概念有本质上的不同。目前 ,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已基本实现 ,对于国有股减持必须澄清模糊认识 ,赋予其全新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晓巍  迟旭升  
国有股减持是指按国际惯例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不影响控制权的前提下,国家对其拥有较高股权份额的企业,分阶段降低持股比重的一种行为。国有股减持对于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德旭  王轶强  
本文认为 ,停止国有股减持只是说明在国有股减持的方法、步骤、时机以及价格等方面存在着不合时宜的地方 ,而决不意味着放弃解决国有股流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看 ,国有股减持是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必过的大关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 ,减持国有股必须注意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包括国有股减持与证券市场发展、社保体系完善、股权全流通的关系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同时 ,还要坚持公平、多样化、稳步推进的原则 ,积极妥善地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卫彬  
国有股减持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对国有股减持的基本问题作一系统分析 ,并提出个人一些见解 ,以期有助于国有股减持工作的开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瀚升  
国务院关于《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引发了证券市场的大幅下滑,也引起了人们对该项经济政策的不同的评价和争论。 这充分说明它是有着全局影响力的重要政策。因此,必须从战略全局的角度加以认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缨  
国有股减持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当前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 ,这一方案提出的动因何在 ?国有股减持应遵循什么原则 ?减持办法有哪些 ?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都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出答案。本文就此作出分析与论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国有股减持对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而减持价格如何确定是市场各方分歧的焦点。本文对现有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价格确定机制进行比较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荣华  孙杰平  
分析了历次国有股减持失误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系统解决国有股减持与公股流通的具体原则及方案要点,包括:市场利益优先、以真实资产为定价基准、以市场价值中枢区间的平均市价为市场基准价、理论流通权与现实流通权分离、国有股由明减转为暗减的退出机制以及“全面规划、一次并轨、分期实现; 先流通后减持、先绩优后绩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