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1)
- 2023(10260)
- 2022(8593)
- 2021(7778)
- 2020(6520)
- 2019(14972)
- 2018(14855)
- 2017(28837)
- 2016(15336)
- 2015(17546)
- 2014(17583)
- 2013(17330)
- 2012(15918)
- 2011(14696)
- 2010(15330)
- 2009(14604)
- 2008(14146)
- 2007(12646)
- 2006(11499)
- 2005(10738)
- 学科
- 济(91732)
- 经济(91633)
- 管理(49756)
- 业(40958)
- 企(36672)
- 企业(36672)
- 方法(32208)
- 数学(28920)
- 数学方法(28400)
- 中国(21282)
- 地方(21035)
- 业经(18543)
- 财(17455)
- 制(17440)
- 农(15439)
- 学(14636)
- 地方经济(13414)
- 体(12963)
- 环境(12441)
- 融(11465)
- 金融(11463)
- 银(11361)
- 银行(11354)
- 理论(11230)
- 行(10875)
- 贸(10248)
- 贸易(10238)
- 划(10197)
- 和(10157)
- 农业(10029)
- 机构
- 学院(232637)
- 大学(232432)
- 济(108448)
- 经济(106234)
- 管理(88934)
- 研究(80750)
- 理学(75939)
- 理学院(75076)
- 管理学(73589)
- 管理学院(73140)
- 中国(61551)
- 财(50049)
- 京(48845)
- 科学(45485)
- 所(39693)
- 财经(39086)
- 中心(35558)
- 江(35427)
- 研究所(35422)
- 经(35200)
- 经济学(34954)
- 北京(31004)
- 经济学院(30918)
- 农(29641)
- 院(29243)
- 业大(28913)
- 范(28846)
- 财经大学(28826)
- 师范(28638)
- 州(27688)
- 基金
- 项目(148855)
- 科学(119321)
- 基金(110299)
- 研究(108780)
- 家(94621)
- 国家(93946)
- 科学基金(82346)
- 社会(73392)
- 社会科(69845)
- 社会科学(69828)
- 基金项目(57293)
- 省(57143)
- 自然(51603)
- 自然科(50430)
- 自然科学(50421)
- 教育(49905)
- 自然科学基金(49461)
- 划(47439)
- 资助(45933)
- 编号(42172)
- 成果(34308)
- 重点(33712)
- 部(33225)
- 发(32103)
- 制(31690)
- 国家社会(31129)
- 创(30441)
- 课题(30185)
- 教育部(29266)
- 创新(28757)
- 期刊
- 济(129313)
- 经济(129313)
- 研究(76174)
- 中国(45936)
- 财(39470)
- 管理(36414)
- 科学(30179)
- 学报(29079)
- 农(26930)
- 大学(23572)
- 学学(22556)
- 融(22280)
- 金融(22280)
- 技术(22043)
- 经济研究(21620)
- 财经(20952)
- 教育(19856)
- 经(18160)
- 业经(18008)
- 问题(17603)
- 农业(17458)
- 统计(14581)
- 技术经济(13522)
- 策(13158)
- 决策(11834)
- 贸(11467)
- 现代(11438)
- 世界(10971)
- 商业(10540)
- 经济问题(10090)
共检索到359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田林 王振东 岳利萍
中国地区间城市规模分布的差异为何如此巨大?文章尝试从国有经济演进的地区差异入手,以资源配置过程的所有制歧视效应为分析进路,建立影响中国省际城市规模分布的所有制基础。文章认为,国有经济比重高的地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信贷歧视、准入歧视和地租歧视,扭曲了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引发了大城市"离心力"效应的弱化甚至消失,导致了要素不断从周边地区涌入国有经济集聚的大城市,从而推高了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形成了"一股独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形态。利用199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文章发现,国有产值比重会显著地增加首位城市的集中度,这说明中国中西部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不合理的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所有制改革的滞后。因此,想要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一个可行路径就是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国有经济比重 所有制歧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贤彬 谢小平 杨本建
中国城市体系过度分散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本文探讨了导致中国城市体系过度分散的体制原因。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倾向于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领域实施全面的控制,在地域广阔与人口众多的国情之下,这种全面控制的管理思路内生出了过度分散的城市规模分布。基于城市经济学理论,本文将中国各省区看成城市体系,采用2000-2009年的省区面板数据,以国有经济比重作为国家管制程度的代理变量,对上述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实证发现,国有经济比重显著降低了大城市居民数比重,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理论假说。这一发现说明,放松与减少政府管制是构造更加有效合理的城市体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城市体系 国有经济 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靳来群
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问题仍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然而对该两种歧视孰轻孰重的判断,前期研究并无法给出明确答案,而这关乎未来金融改革方向的选择。为此,本文通过提出相应数理模型,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别对二者所致资本错配的绝对程度和相对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无论基于绝对程度还是相对程度,规模歧视都更加严重,约为所有制歧视的2倍;并且从趋势上看,随着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所有制歧视所致资本错配程度呈明显缓解趋势,而规模歧视的缓解趋势并不明显。因此在接下来的金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从明 黄文静
伴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收敛,以“南快北慢”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南北经济分化现象正逐步凸显。基于南方城市更多表现为“百花齐放”,北方地区表现为“一枝独秀”的特征事实,本文尝试从南北城市规模分布差异这一视角探讨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背后的成因。本文利用南北城市配对思想构造南北比值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南北不同的城市发展逻辑,导致南北城市规模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百花齐放”的南方城市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一枝独秀”的北方城市发展战略带来的虹吸效应降低了北方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由此造成南北经济的分化。地区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影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南北经济分化这一“新情况”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区域内部发展的平衡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地区内部形成基于市场的资源集聚,才能带来大市场的规模效应,实现高质量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南北经济分化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建平 张川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而且受经济波动影响,我国长期"国退民进"和短期"国进民退"具有内在规律和合理性。由于国有经济比重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最佳规模。因此,应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防范宏观调控政策对微观结构的负面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乾 冯长春 甘霖
基于我国城市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统计分布检验、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城市规模的分布特征、演进状况及空间分异格局。结果显示:1990-2010年,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由趋于分散转为趋于集中,演进状况由平行增长转变为发散增长;较差的区域环境对城市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优越的区域环境有利于低等级城市的规模增长;城市的增长和衰落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分异模式;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仍在继续,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增长缓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忠 李殷
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业体系背景下,中国企业在银行信贷过程中往往遭遇"所有制歧视"或者"规模歧视",从而导致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需要向银行工作人员支付非正式费用才能获得信贷资源,产生银行信贷腐败。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调查数据与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地区信贷腐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信贷腐败与企业TFP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模拟分析表明,单独消除"规模歧视"能够给企业TFP带来较大提升;而单独消除"所有制歧视",尽管会降低企业参与银行信贷腐败的概率,但却给企业整体TFP带来较小的负面影响。只有同时消除"所有制歧视"与"规模歧视",才能既促进企业整体TFP水平的提升,又降低企业参与银行信贷腐败的概率。这一结果表明,"规模歧视"对企业TFP的危害更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成浩 沈坤荣
本文在对中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将企业融资规模和银行所有制歧视引入产能过剩的分析框架,进一步完善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产能利用率与企业融资规模密切相关,银行所有制歧视通过企业融资规模对产能利用率产生间接影响。剔除技术效率影响后,行业整体融资规模与产能利用率显著负相关,并存在明显的混合效应。从所有制来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融资规模与产能利用率显著负相关;民营企业融资规模发挥着相对积极作用。2008年后企业融资规模的扩大更易引起产能过剩的发生。银行所有制歧视对产能利用率的冲击效应更加强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波 妥燕方
以2004—2019年我国368个城市为样本,从经济增长目标压力视角研究了政府主导对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将导致城市规模呈集中式分布,政府主导强化了城市规模增长的“马太效应”。经济增长压力将促使内陆与外围城市人口集中,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好、房价低、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将受到经济增长压力的显著影响,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过度集中与同质化就业结构调整是人口加速集中分布的主要机制,市场化将削弱经济增长压力两极化人口空间布局效应。基于此,从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等角度提出从城市竞争向协调发展转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增长压力 城市规模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苗洪亮
文章基于1990年至2011年中国地级市市辖区人口的数据,通过城市规模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城市规模恩格尔曲线、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总结了近20年来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演进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此外,文章还对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进行了帕累托定律和Zipf定律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符合帕累托定律,但不符合Zipf定律。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帕累托定律 Zipf定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来群
在将整个经济体分为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并在部门内部企业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所有制歧视所致金融资源错配程度的分析模型,并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制造业金融资源错配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如果扭转所有制歧视所致金融资源错配,制造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将会提高50%左右;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大于东部地区;2005年之前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呈下降趋势,2006及2007年相对恶化;部门内部企业间错配导致国有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损失36.98%,非国有部门平均损失46.59%。在测算模型中,使用不同参数值所得错配程度不相同,因此,对于参数值的选取,需要审慎对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严岿 吴光俊
将所有制歧视约束纳入科技金融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假定科技金融活动中"过去掌握的技术不会遗忘",运用Sequential-DEA-Malmquist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省域和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科技金融效率进行了估算和异质性考察。结果表明:(1)未考虑所有制歧视约束下的测算会出现显著高估,不能反映中国科技金融效率的真实水平;(2)区域层面考察发现,科技金融效率增长速度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且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提升;(3)制造业细分行业考察发现,整体科技金融效率稳步提升,但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提高,技术效率进一步改进的空间非常大,与中低技术制造业相比,中高技术制造业面临的所有制歧视约束更为严重,可能的原因是存在"双重挤出效应"。
关键词:
所有制歧视 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顾研
以200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信贷供给通过财务柔性价值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及考虑财务柔性价值的信贷所有制歧视问题。结果发现:信贷供给对业绩的作用受财务柔性价值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柔性价值越高,信贷供给对业绩的作用越显著;对于财务柔性价值最高的企业,确实存在信贷所有制歧视问题,即同等财务柔性价值下,信贷对国有企业业绩的作用更显著,而信贷对业绩的作用在规模上无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勇
笔者基于1997年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残差效应的一阶自相关固定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综合分析了信贷所有制歧视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信贷所有制歧视具有双重效率损失,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会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剔除模型的内生性,使用了TSLS和GMM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也同样成立。消除信贷所有制歧视,营造公平、合理的融资环境将对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勇
笔者基于1997年~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残差效应的一阶自相关固定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综合分析了信贷所有制歧视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信贷所有制歧视具有双重效率损失,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会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剔除模型的内生性,使用了TSLS和GMM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也同样成立。消除信贷所有制歧视,营造公平、合理的融资环境将对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