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9)
- 2023(12379)
- 2022(10065)
- 2021(9004)
- 2020(7670)
- 2019(17192)
- 2018(17115)
- 2017(32550)
- 2016(17505)
- 2015(19473)
- 2014(19598)
- 2013(19315)
- 2012(17758)
- 2011(16034)
- 2010(16590)
- 2009(16190)
- 2008(16164)
- 2007(14654)
- 2006(13607)
- 2005(12933)
- 学科
- 济(99443)
- 经济(99311)
- 业(81684)
- 企(76484)
- 企业(76484)
- 管理(72934)
- 方法(32818)
- 财(31076)
- 业经(31021)
- 农(25534)
- 数学(24493)
- 数学方法(24326)
- 制(23386)
- 务(21048)
- 财务(21024)
- 财务管理(20996)
- 中国(20832)
- 地方(20479)
- 企业财务(19919)
- 体(18786)
- 农业(18472)
- 技术(17005)
- 策(16358)
- 划(15765)
- 体制(15599)
- 和(15580)
- 理论(14997)
- 融(13461)
- 金融(13459)
- 银(13448)
- 机构
- 学院(263318)
- 大学(257904)
- 济(125553)
- 经济(123405)
- 管理(104381)
- 理学(88166)
- 理学院(87339)
- 研究(87196)
- 管理学(86447)
- 管理学院(85927)
- 中国(70777)
- 财(62448)
- 京(53116)
- 财经(47534)
- 科学(46013)
- 所(42996)
- 经(42865)
- 江(42254)
- 经济学(39199)
- 中心(38699)
- 农(37909)
- 研究所(37658)
- 经济学院(34811)
- 财经大学(34624)
- 北京(33833)
- 州(32281)
- 业大(31924)
- 院(30968)
- 商学(30624)
- 商学院(30322)
- 基金
- 项目(158172)
- 科学(127286)
- 研究(121145)
- 基金(116804)
- 家(98655)
- 国家(97720)
- 科学基金(86324)
- 社会(81866)
- 社会科(77693)
- 社会科学(77674)
- 省(61846)
- 基金项目(61017)
- 教育(54570)
- 自然(51917)
- 自然科(50709)
- 自然科学(50697)
- 自然科学基金(49873)
- 划(49588)
- 编号(47496)
- 资助(46938)
- 成果(38918)
- 制(36440)
- 创(35901)
- 部(35872)
- 重点(35232)
- 发(34979)
- 业(34884)
- 国家社会(34517)
- 课题(33428)
- 创新(32764)
- 期刊
- 济(157653)
- 经济(157653)
- 研究(88420)
- 中国(54951)
- 财(53972)
- 管理(47349)
- 农(36790)
- 科学(32029)
- 学报(29969)
- 融(28845)
- 金融(28845)
- 财经(26025)
- 技术(25792)
- 经济研究(25367)
- 大学(25178)
- 业经(24948)
- 农业(24379)
- 学学(23997)
- 教育(23347)
- 经(22619)
- 问题(19722)
- 技术经济(16992)
- 世界(15085)
- 贸(14743)
- 业(14708)
- 现代(14045)
- 财会(13842)
- 经济管理(13504)
- 商业(13162)
- 国际(12945)
共检索到423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少晖 朱珍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一)问题的提出。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实经济基础。而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最重要的载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少强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物质基础。回顾总结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变迁,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正确发挥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炜 宋晓满 白云霞
本文通过讨论投资于国有企业的国有经营性资本在资金成本上的特殊性和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特殊性,提出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基准收益率的对比关系为依据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设计构想。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利润分配 企业价值最大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辛国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兴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葆华
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刘葆华(兰州730030,甘肃省医药集团公司)国有企业职工积极性不高是阻碍企业改革的关键,而职工积极性不高的直接原因就是国有企业的分配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这些问题从宏观上说,主要反映为:一是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拉大相当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创新马骁一、现行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得失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规定,现行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安排下不再区分企业的所有者性质和经营形式,而统一规定为:第一,所有企业都必须依照税法的规定计算上交所得税,形成财政收入。第二,《企业财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左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国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利润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以往的改革中,由于对改革的理论准备不充分,对现实经济条件的分析不准确,因而在改革模式的选择及操作细节的设计上均存在许多偏差和失误。本文试图在总结八十年代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九十年代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模式及实施步骤作一些粗略的设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肖旭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经历了放权让利、分税制及分类上缴三个阶段的调整,税后利润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成为现行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现阶段重新确立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关系的重要工作。然而,现行的分配制度仍然存在预算范围不完整、执行不规范等问题。随着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政府在信息方面的劣势日益凸显,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逐渐提高。通过分配制度创新,更好地协调国有资本收益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应成为现阶段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企关系 利润分配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肖旭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经历了放权让利、分税制及分类上缴三个阶段的调整,税后利润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成为现行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现阶段重新确立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关系的重要工作。然而,现行的分配制度仍然存在预算范围不完整、执行不规范等问题。随着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政府在信息方面的劣势日益凸显,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逐渐提高。通过分配制度创新,更好地协调国有资本收益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应成为现阶段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企关系 利润分配 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贵生 杨谷芳
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制度的创新,对企业乃至整个知识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认为,出资者拥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决定权,而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部分剩余索取权,两者分享企业税后利润,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税后利润 分配制度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濮峻杰
我国作为当前世界上国有资产比重最大、国有经济占比最多的国家,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本文从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入手,对现行国企利润分配制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构想。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利润分配制度 国有资源收益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文秀 朱珍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国有企业始终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然而,囿于历史环境和制度非均衡,其与国家的利润分配制度反复试错。在此过程中,路径依赖与路径替代相伴相随,国家与国有企业也尚未形成稳定规范的分配模式,影响了财政收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基于国有企业面广量大的事实和双元财政的要求,应以税利分流为基础重构国有资本财政收入制度,并建立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的宪政框架,维持新制度的相对均衡,即高效的路径替代;从社会福利的视角考虑,红利应重点投向教育和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实现国有企业和民生的正和博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恒山
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既有利于坚持公有制,又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一是要把大量的国有资本从漫无边际的战线和领域退出;二是要形成国家控制、多元化的控股格局。因此,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重点在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既要保持国家对资产的所有权,又要使国有资产的运营充满活力。
关键词:
国有经济 战略 国有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