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9)
- 2023(10216)
- 2022(8037)
- 2021(7323)
- 2020(5902)
- 2019(13389)
- 2018(13613)
- 2017(25472)
- 2016(13657)
- 2015(15515)
- 2014(15446)
- 2013(15079)
- 2012(14036)
- 2011(13016)
- 2010(12903)
- 2009(12217)
- 2008(11888)
- 2007(10537)
- 2006(10060)
- 2005(9664)
- 学科
- 济(85417)
- 经济(85341)
- 管理(33682)
- 业(29225)
- 方法(26186)
- 中国(24176)
- 数学(23710)
- 企(23684)
- 企业(23684)
- 数学方法(23611)
- 地方(19302)
- 业经(17975)
- 农(17767)
- 制(15745)
- 财(13631)
- 贸(13241)
- 贸易(13231)
- 地方经济(12919)
- 易(12883)
- 学(12637)
- 体(12560)
- 融(12308)
- 金融(12308)
- 银(12090)
- 银行(12080)
- 行(11800)
- 发(11503)
- 农业(11229)
- 环境(10212)
- 产业(9638)
- 机构
- 大学(202144)
- 学院(199317)
- 济(105395)
- 经济(103842)
- 研究(80404)
- 管理(70420)
- 中国(63704)
- 理学(59173)
- 理学院(58483)
- 管理学(57677)
- 管理学院(57284)
- 财(46920)
- 京(43526)
- 科学(42422)
- 所(40145)
- 财经(36378)
- 经济学(36140)
- 研究所(36011)
- 中心(34094)
- 经(33291)
- 经济学院(32250)
- 江(29568)
- 北京(28838)
- 农(28502)
- 院(28257)
- 财经大学(27002)
- 范(26069)
- 师范(25877)
- 科学院(24304)
- 业大(23126)
- 基金
- 项目(122744)
- 科学(98300)
- 研究(93074)
- 基金(92297)
- 家(79961)
- 国家(79371)
- 科学基金(67480)
- 社会(64686)
- 社会科(61547)
- 社会科学(61532)
- 基金项目(46877)
- 省(43391)
- 教育(41725)
- 自然(38563)
- 资助(38081)
- 自然科(37697)
- 自然科学(37688)
- 自然科学基金(37058)
- 划(36973)
- 编号(34916)
- 成果(29705)
- 国家社会(29345)
- 部(29200)
- 发(28571)
- 重点(28190)
- 中国(27381)
- 教育部(25797)
- 课题(25285)
- 发展(24502)
- 创(24471)
- 期刊
- 济(125703)
- 经济(125703)
- 研究(73517)
- 中国(45809)
- 财(34603)
- 管理(29858)
- 农(27355)
- 科学(26762)
- 学报(26469)
- 融(23954)
- 金融(23954)
- 经济研究(22644)
- 大学(21470)
- 财经(20402)
- 教育(20199)
- 学学(20040)
- 农业(18169)
- 经(17965)
- 技术(17129)
- 问题(16929)
- 业经(16432)
- 贸(15014)
- 世界(14537)
- 国际(13940)
- 技术经济(11607)
- 统计(10617)
- 经济问题(10464)
- 业(10425)
- 改革(9773)
- 革(9773)
共检索到329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詹新宇 方福前
中国国有经济改革自2000年起迈入"战略性调整"阶段;同时,中国经济出现了由"高位波动"到"波幅收窄"的平稳化趋势。基于以上特征事实,文章引入国有、民营两类厂商经营目标的异质性,对标准RBC模型进行了扩展,模拟结果不仅解释了2000年以前中国经济的"高位波动"现象,又较好地解释了2000年以来出现的"波幅收窄"新特征。理论分析和模型模拟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改革深入推进所导致的国有经济双重经营目标(利润目标和规模目标)相对权重的变化,是导致2000年前后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要冲击源。其政策性启示是,继续推进已处于攻坚阶段的国有经济改革,对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平稳性增长具有重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董昀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发生了从剧烈到平稳的转变。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体制转轨路径从增量到存量、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当前中国仍存在经济剧烈波动的可能,其根源在于关键领域改革的滞后。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影响经济稳定的制度隐患。
关键词:
经济波动 体制转轨 平稳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四灿
中国市场化改革由增量改革时期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同时,经济波动由"高位波动"向"波幅收窄"的平稳化趋势转变。本文建立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和市场化因素的RBC模型,数值模拟显示市场化水平越低下,金融加速器机制放大和传播外生冲击的效果越明显,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减轻了政府对企业干预和金融加速器的放大效果,能够较好解释经济波动的阶段性变化。其政策含义为市场化有助于增强经济稳定性,抑制经济波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啸辰 付凌晖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显效发力,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市场需求走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复杂局面,既要正视问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发挥好自身优势,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有较多有利支撑。为此,应继续强化逆周期调节,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持续扩大内需,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逆周期调节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波动 轨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四灿 张云
中国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波动幅度明显下降,出现平稳化趋势。与此同时,由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构成的二元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硬化水平显著提高,投资行为趋于理性化。有鉴于此,构建包含投资的货币先行约束和金融中介效率因素的新凯恩斯黏性价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预算约束硬化通过实际货币余额渠道促使企业重视内部现金积累,进而有效地抑制了企业的投资冲动行为。此外,预算约束硬化还增强了金融中介对经济波动的熨平效果。因此,企业预算约束的硬化和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预算约束硬化的显著变化能够解释中国经济波动出现的平稳化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两省 齐鹰飞 陈太明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存在分歧意味着经验研究的必要性,针对两者关系的国外经验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国内已有经验研究发现两者负相关。利用中国1953~2004年的省级数据构造了6个横截面数据模型和10个面板数据模型,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波动与增长关系的稳健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波动与增长之间存在非常稳健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经济波动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间接给居民带来福利成本,而且稳定政策能够通过抑制经济波动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稳健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航燕
1.建立混合所有制,重塑国有企业的产权模式。戚聿东和张航燕(2013)指出,在多种产权形式之间,国有企业的综合绩效最低;在不同产权程度之间,独资企业的综合绩效最低。鉴于中央企业及省级以下各级政府国资委直属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为国有独资公司,特别是中国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而且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有独资公司,因此,有必要重塑国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宏元 罗然
本文应用附加短期和长期零约束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考察了汇率是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还是经济波动的稳定器。研究发现,从方差分解结果看,汇率冲击对中美相对产出、真实汇率、名义汇率、中美利率差的影响都不大,特别是汇率冲击对真实汇率波动和名义汇率波动的解释作用都比需求冲击小得多。从脉冲反应结果看,在石油价格冲击、生产力冲击和需求冲击影响下,真实汇率都朝着有利于吸收冲击的方向波动。因此,中美汇率不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而是吸收冲击的稳定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宏元 罗然
本文应用附加短期和长期零约束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考察了汇率是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还是经济波动的稳定器。研究发现,从方差分解结果看,汇率冲击对中美相对产出、真实汇率、名义汇率、中美利率差的影响都不大,特别是汇率冲击对真实汇率波动和名义汇率波动的解释作用都比需求冲击小得多。从脉冲反应结果看,在石油价格冲击、生产力冲击和需求冲击影响下,真实汇率都朝着有利于吸收冲击的方向波动。因此,中美汇率不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而是吸收冲击的稳定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贾怀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百毅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20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分为5个周期,并且就每个周期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同时深入分析了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最后指出,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存在着自我膨胀的特点,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中国经济波动是投资和消费需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周期 消费 投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本文在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经济波动发展和税收平稳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经济波动发展时期保持税收平稳增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经济波动发展下建立保持税收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波动发展 税收平稳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旺实
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思路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一、世界经济是在波动中运行和发展的,在新时期波动有了一些新特点;中国经济逐步地溶入世界经济之中后,已受到这些波动的影响(一)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周期性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