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7)
2023(7555)
2022(5625)
2021(4742)
2020(3680)
2019(8119)
2018(7968)
2017(15807)
2016(8246)
2015(9492)
2014(9674)
2013(9499)
2012(8812)
2011(8185)
2010(8491)
2009(8154)
2008(7844)
2007(7410)
2006(7115)
2005(6943)
作者
(25591)
(21571)
(21464)
(20625)
(13863)
(10035)
(9645)
(8266)
(8138)
(7667)
(7499)
(7091)
(7034)
(7006)
(6780)
(6677)
(6302)
(6299)
(6240)
(5589)
(5577)
(5289)
(5157)
(5035)
(4974)
(4952)
(4697)
(4440)
(4407)
(4055)
学科
(68467)
经济(68429)
管理(23795)
(21075)
(18295)
企业(18295)
方法(18059)
地方(17347)
数学(16086)
数学方法(16045)
中国(15181)
业经(15101)
地方经济(12186)
(11913)
(9855)
(9515)
(8797)
金融(8797)
(8425)
(8195)
(8002)
农业(7871)
产业(7867)
(7717)
银行(7712)
(7492)
经济学(7357)
环境(7312)
总论(6739)
(6724)
机构
学院(135337)
大学(135291)
(73427)
经济(72232)
研究(51474)
管理(49184)
中国(41046)
理学(40951)
理学院(40526)
管理学(40000)
管理学院(39738)
(31770)
(28173)
科学(26331)
(25668)
经济学(25145)
财经(25113)
(22736)
研究所(22663)
中心(22353)
经济学院(22206)
(20969)
财经大学(18526)
北京(18335)
(18063)
(17782)
(16387)
(16170)
师范(16050)
科学院(15385)
基金
项目(79406)
科学(63622)
研究(59532)
基金(59356)
(50635)
国家(50261)
科学基金(43527)
社会(42107)
社会科(40063)
社会科学(40049)
基金项目(30209)
(29495)
教育(25787)
自然(24884)
自然科(24334)
自然科学(24329)
资助(24140)
(23940)
自然科学基金(23926)
编号(22607)
(19077)
国家社会(18673)
成果(18540)
重点(17953)
(17721)
发展(16443)
(16427)
经济(16288)
(16222)
课题(16026)
期刊
(93457)
经济(93457)
研究(49100)
中国(26735)
(24323)
管理(21803)
(18183)
金融(18183)
(17604)
科学(17176)
学报(16684)
经济研究(16438)
财经(14878)
大学(13553)
(13087)
学学(12991)
业经(12976)
问题(12176)
技术(12062)
农业(11351)
技术经济(9051)
(8987)
教育(8649)
世界(8619)
国际(8385)
经济问题(7634)
统计(7459)
商业(7386)
经济管理(7254)
改革(7177)
共检索到223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子标  赵旭亮  
对于国有经济改革,即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问题,目前经济学界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在国有经济的框架内,通过股份制等法人企业制度形式,对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进行界定,即实现最终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的分离,国家拥有最终所有权、企业拥有法人所有权,从而实现全民所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仔细考察,这样的思路有两点不足:(1)搞活国有经济,着眼点不在于搞活国有资本,而是搞活国有企业。(2)一味强调强化企业的法人产权地位,而忽略了国有经济所有权改革问题,未能构造出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本所有权主体,从而未能形成有效的所有权约束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九根  曾力  
我国国有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应该是对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包含企业制度,政企关系,运行机制等要素在内的整个国有经济系统的市场化改造。但在目前的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国有制下的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实质还没有根本改变,国有制下的政府经营资本的体制没有构建,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政企关系,迟滞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企关系的理顺、市场机制的培育,阻碍国有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因此,实现政府由经营企业到经营资本的转变,使国有企业名符其实,是推进我国国有经济市场化改造的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汉平  郝文龙  
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试图根据宏观(市场化调整)——微观(企业经营机制调整)——宏观(优化国民经济体系调整)的逻辑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并依据近十年来的有关数据对这一调整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以给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实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风才  张群  王波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奕  祝波  
外资并购是我国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而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全,制约了外资并购的步伐。资本市场的适度国际化是推进外资并购的重要条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宇  
一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产权主体是单一的。产权唯一地属于国家,由政府垄断占有和经营。这不仅表现在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过大,国有企业成为企业一般;而且还表现在集体经济徒有其名,实际上成为“二全民”,或者说,在计划体制下,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由于企业没有产权,国有企业之间,包括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之间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交换关系。企业之间的分工变成企业内部间或班组之间的技术分工,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国有和准国有的大统一工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付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通过其所在部门的重要性表现出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破除计划经济思想对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理解,坚持按市场经济原则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并真正将国有经济集中到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传谌  翟绪权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立足于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这为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贯彻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和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更可靠的物质基础保证。可是当前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已经动摇,所以恢复和巩固以我国国有企业为主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更好结合的改革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仕元  
一、国有经济主导论的内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6年中,围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反复论争、不断实践,人们逐渐取得共识,而且越趋深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大海  曹利娜  
法国的国有经济及其管理许大海,曹利娜法国是一个私有经济颇为发达的国家,但其国有经济的发展亦受到世人的关注。本文旨在揭示法国管理国有经济的经验,以供参考。一、法国的国有经济法国经济的国有化程度居西方发达国家之首。法国的公共事业全部归国家所有,全部铁路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康晓光  
匈牙利国有经济的私有化和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康晓光1989年,匈牙利从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过渡拉开了东欧政治剧变的序幕。政治制度的转变在其经济领域的突出变化表现为所有制关系的转变。1990年3月匈牙利政府把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作为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尧  廖晓燕  彭欢  
一、引言我国选择了渐进转型的改革方式,从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到价格双轨制改革再到市场经济的确立,早期的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就是从扭曲的资源配置和短缺经济中寻找到市场机会,大量富有活力的非国有中小民营企业的产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苑茜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市场实现形式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苑茜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以国家为代表,行使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利益和要求的全民所有制。这也是与资本主义的国家所有制有着本质区别之所在。如果社会主义国家不代表全体人民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晖  
产权改革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培育一直是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中被关注的焦点。但是,从其中任何单一方面对转轨问题展开分析,都可能会影响对转轨问题的认识,从而缺乏对转轨问题的普遍解释力。考虑到产业组织理论对竞争和产权问题都有比较好的融合与解释能力,作者把产权和竞争放在产业组织的统一理论框架下,对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民营化、转轨方式选择和社会福利状况展开分析,发现市场结构对转轨中国有经济民营比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把国外企业的进入加进我们的分析框架后发现,其对转轨国家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和社会福利状况的影响则比较复杂,因此,市场结构与开放程度对转轨国家的改革路径选择就会产生重要影响。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对转轨中国有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