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3)
2023(7394)
2022(5833)
2021(5271)
2020(4679)
2019(10173)
2018(10084)
2017(19673)
2016(10476)
2015(11738)
2014(11578)
2013(11554)
2012(10467)
2011(8830)
2010(9142)
2009(8965)
2008(9568)
2007(8759)
2006(7804)
2005(7572)
作者
(29886)
(25058)
(25038)
(23417)
(16243)
(11840)
(11307)
(9569)
(9386)
(9243)
(8413)
(8398)
(8228)
(7891)
(7878)
(7362)
(7338)
(7314)
(7303)
(7083)
(6277)
(6117)
(6068)
(5754)
(5647)
(5642)
(5584)
(5401)
(4963)
(4837)
学科
(76390)
(73831)
企业(73831)
管理(56795)
(51140)
经济(51077)
业经(24613)
(23614)
方法(21519)
(20232)
财务(20213)
财务管理(20196)
(19782)
企业财务(19136)
农业(14524)
技术(14477)
数学(14156)
数学方法(14082)
(13876)
(12614)
企业经济(12128)
(11958)
(11624)
经营(11163)
体制(10661)
(10596)
理论(10133)
技术管理(9884)
中国(8896)
决策(8871)
机构
学院(159626)
大学(150508)
(71233)
管理(70314)
经济(70132)
理学(59915)
理学院(59487)
管理学(58998)
管理学院(58710)
研究(44552)
中国(40621)
(35379)
(31342)
(29192)
财经(27496)
(25594)
(24961)
科学(24497)
农业(23114)
业大(22666)
(22255)
商学(21654)
商学院(21478)
中心(20944)
财经大学(20101)
经济学(19954)
(19928)
经济管理(19891)
北京(19468)
研究所(19406)
基金
项目(96369)
科学(78388)
基金(72086)
研究(72021)
(61273)
国家(60638)
科学基金(54943)
社会(47821)
社会科(45429)
社会科学(45416)
(39061)
基金项目(38384)
自然(35858)
自然科(35097)
自然科学(35091)
自然科学基金(34570)
教育(31294)
(30404)
(29836)
资助(28995)
编号(28564)
(23907)
(21291)
创新(21242)
成果(21066)
重点(20818)
(20772)
(20224)
国家社会(19588)
人文(19176)
期刊
(87274)
经济(87274)
研究(45800)
(34122)
管理(33544)
中国(28976)
(28184)
农业(19926)
科学(19809)
学报(18008)
业经(17985)
(16250)
金融(16250)
技术(16140)
大学(14830)
学学(14586)
财经(14583)
(14078)
经济研究(13346)
(12660)
财会(11876)
技术经济(11171)
问题(10956)
会计(9810)
商业(9761)
现代(9675)
世界(9502)
(9072)
经济管理(8674)
通讯(8068)
共检索到245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霞  赵莲莲  王舒娟  
基于市场结构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行为的特征,探讨市场控制、宏观调控与逆向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以2005年1月—2015年12月的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和粮食购销量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谱分析模型对相关研究假说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双重目标具有本质冲突,但其逆向选择行为与市场控制能力有关,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较强的粮食收购市场,其市场控制能力较弱,逆向选择程度也较弱;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粮食批发市场,其市场控制能力较强,逆向选择程度也较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霞  赵莲莲  王舒娟  
基于市场结构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行为的特征,探讨市场控制、宏观调控与逆向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以2005年1月—2015年12月的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和粮食购销量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谱分析模型对相关研究假说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双重目标具有本质冲突,但其逆向选择行为与市场控制能力有关,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较强的粮食收购市场,其市场控制能力较弱,逆向选择程度也较弱;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粮食批发市场,其市场控制能力较强,逆向选择程度也较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大文  
自去年5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坚持以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糖、粮食购销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年多来,各地普遍加强了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初步建立了地方政府层层负责的粮食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了对粮食购销企业的监督和对粮食销售市场的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始扭转大量亏损的局面,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避免了粮食生产的大起大落,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松林  
本文借鉴协同学关于系统协同度的计算方法,界定了空间系统协同度的概念。运用三维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2005—2011年三维时空数据,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的空间协同度,并与系统协同度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国有粮食企业购销的空间协同度差异较大,主产区国有粮食企业购销空间协同度较高;基于三维灰色关联方法和基于协同学方法计算的空间协同度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收购潜力,增强主产区国有粮食企业的销售能力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贤  
1993年中国粮食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持续了四年多的“卖难”声中,粮价在全国范围大幅度骤然攀升,“卖粮难”突变为“收粮难”。这一骤然的波动,警醒了决策界和理论界。显然,1993年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仍未解决好中国粮食的市场问题。粮价不正常的大幅攀升,不仅反映出生产的问题,更多的源于粮食市场和经营的问题,收购、储备、贸易和价格政策上的问题。在粮食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但谁都不否认应致力于统一的规范的市场建设和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的完善。本文将对近期有关粮食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评述,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国粮食的供求均衡和稳定增长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小平  
1997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显露,国有粮食企业的储备压力增大,库存急剧上升。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近两年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增长,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农民减少了家庭的粮食储备,增加了对市场的供给量。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以后,我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雪琴  冯泓  张士杰  张丽清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最慢的就是粮食流通体制,原因就是粮食供求变化符合发散型蛛网模型,然而中国的国情又不允许如此,而以事后调节为特征的行政性的调控机制效果并不理想。入世的成功使符合WTO规则的新调控机制的构建成为燃眉之急,以事前调节为特征、以粮食银行为平台的粮食利率调控机制是较理想的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振邦  
200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正确把握形势,改善宏观调控,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监督检查,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光焰  
近年来,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但在调控手段运用、政府职能转换、种粮成本分担、直补目标选择、粮食信息整合等方面还面临着的矛盾,这需要政府真正树立市场思维方式,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 运用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的调控政策,积极构建粮食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 从法制健全、机构改革、利益补偿、建立直补基金等方面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粮食宏观调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潮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粮食放开经营,打破了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粮食计划体制,摆脱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代之而起的是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这是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玮  
宏观调控与粮食区域平衡郭玮一、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一个是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粮食的供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既包括粮食总量的平衡,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区域平衡,包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瑞华  
当前,我国粮食调控政策面临新挑战,粮食补贴对农户激励作用有限,临时收储量创历史新高,库容问题严重,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财政压力加大,针对新问题要有新方法,成立国家粮食调控安全委员会提高调控效果,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价补分离,确立订单式调粮模式,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减少粮食企业税收,实行阶梯式财政补贴,提升国内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