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490)
2022(2152)
2021(2180)
2020(1798)
2019(4148)
2018(3905)
2017(8301)
2016(4805)
2015(5594)
2014(5489)
2013(5305)
2012(4976)
2011(4206)
2010(4454)
2009(4435)
2008(4872)
2007(4538)
2006(4376)
2005(4388)
2004(3926)
作者
(13039)
(10676)
(10593)
(10295)
(6899)
(5105)
(4870)
(4040)
(4032)
(3972)
(3607)
(3543)
(3480)
(3479)
(3314)
(3272)
(3169)
(3161)
(3135)
(2973)
(2727)
(2695)
(2643)
(2592)
(2541)
(2369)
(2360)
(2220)
(2199)
(2191)
学科
(24759)
企业(24759)
(23826)
管理(23380)
(19746)
经济(19701)
(13261)
(11252)
财务(11238)
财务管理(11215)
企业财务(10874)
(8017)
方法(7762)
业经(7300)
数学(6356)
数学方法(6242)
(6023)
(5440)
体制(5304)
公司(5240)
企业经济(4703)
中国(4441)
(3788)
银行(3788)
(3550)
国有(3491)
(3481)
(3436)
国有企业(3426)
农业(3170)
机构
学院(69187)
大学(69036)
管理(28686)
(28106)
经济(27467)
理学(23696)
理学院(23520)
管理学(23276)
管理学院(23148)
研究(20756)
中国(19683)
(18878)
(14547)
财经(13886)
(12438)
(11161)
(10430)
财经大学(10314)
中心(10048)
科学(10031)
北京(9881)
(9195)
研究所(8535)
商学(8463)
商学院(8410)
经济学(7820)
(7766)
师范(7739)
(7422)
会计(7355)
基金
项目(35900)
科学(28718)
研究(28556)
基金(26457)
(21714)
国家(21496)
科学基金(19146)
社会(18685)
社会科(17620)
社会科学(17611)
基金项目(13782)
教育(13346)
(13314)
编号(11848)
自然(11722)
自然科(11420)
自然科学(11419)
成果(11336)
自然科学基金(11219)
资助(11168)
(11055)
(8729)
(8693)
课题(8118)
重点(8069)
(7997)
教育部(7982)
人文(7893)
项目编号(7887)
(7317)
期刊
(38146)
经济(38146)
研究(24253)
(18938)
中国(13673)
管理(12641)
(10493)
金融(10493)
财经(7970)
(7777)
科学(7609)
学报(7605)
(6704)
财会(6549)
教育(6547)
大学(6460)
会计(6427)
业经(6225)
学学(6047)
问题(5175)
经济研究(5103)
技术(4888)
农业(4731)
通讯(4409)
会通(4401)
(4232)
(4062)
国际(3755)
理论(3728)
经济管理(3661)
共检索到117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树清  
一、公司治理的难点问题 中国诚通集团(中国诚通控股公司,简称中国诚通集团)是一个国有独资企业的集合体,原所属19家二级公司及几百家三、四级公司基本都是国有独资或变相国有独资形式的企业或公司。由于缺乏或者根本没有组织上、制度上及人事安排上的治理,导致多数公司内部管理失控,投资失误,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磊  
本文认为,为了充分发挥国有独资公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国资委一董事会一监事会一总经理为中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方面,要重塑国贸委作为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的形象,通过批准和罢免董事会成员、提名并组建监事会等实际的权利加强对公司的监督;另一方面通过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治理结构中的功能和作用,调动和发挥其监督的利益动机和积极性,从体制上为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年志远  夏元琦  史册  
国有独资公司所处领域的特殊性,使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权力机关、决策机关和监督机关三方面。在不同机关之间形成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治理结构缺乏制衡性,导致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决策机关缺乏独立性、公司内部监督乏力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重构。本文在提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重构四大原则的基础上,从公司整体层面、公司各机关内部层面、和外部法律支持层面,对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重构做出了科学的设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阎坤  杨元杰  
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已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攻坚战,其中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则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鉴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应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角度出发,科学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的典型模式,通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健全公司治理组织体系、合理配置职责权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健全外部治理等措施,实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富有成效的改革,促进金融部门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琼  苏恒轩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 ,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 ,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现阶段 ,国有保险公司的治理机制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内部治理不到位 ,外部治理仍缺位”。国有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想模式应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年志远  
一、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权力配置评析 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权力,主要是由《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 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配置。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立股东会,治理权力只能由 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理行使。所以,公司的绩效取决于治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立  肖兴志  卢昌崇  
正确把握国有独资公司的性质,认识其职能作用,分析其利弊,并适当地作出政策性和法律性的调整,对于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强  
文章基于我国现有法律和制度框架,在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前提下,以可行性为原则,探讨了完善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一种可行路径。文章认为,完善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发挥其功能,既有利于国有独资公司治理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直接出资人(政府)和最终出资人(全体公民)的股东权益得到最大体现,也可以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虎  徐建英  
新《公司法》对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原则性的框架。在此框架下,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建立健全其内在的治理机制。本文从出资人组织(股东会)改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完善、经理人激励与约束的引导机制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阮梓坪  刘娜  
本文从寻租的角度,探讨了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治理下董事的寻租方式,并进行了一般性的成本收益分析,从制度和非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遏制国有独资公司董事寻租行为的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海航  
本文基于历史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由于内部人和外部人这两类主体不平衡所造成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治理的特殊困境,并根据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特殊规律性,提出了完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治理的"两个到位一个平衡"的理论。两个到位,即"所有者具体化理论"和"所有者直面化理论";一个平衡,即"内外主体平衡论"。该理论既不同于委托代理理论中的"股东至上论",也不同于众多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而是适应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特殊规律性的理论,国有独资公司有效治理,必须从外部引入一种足够强大的治理力与强大的"内部人控制"力相抗衡。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的历史,也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从失衡到平衡的历史。作为公司治理理论的新突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强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进行了多年,但更多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本文根据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自身改革发展的要求,在考察国外商业银行及公司法人治理经验、方法及实际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多个个案的比较选择,提出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和步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思强  张志华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为明晰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主体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宽泛的治理主体存在若干问题和矛盾,与企业治理的本质相悖,不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因此,针对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特点,应当建立一个由出资者(物质资本所有者——国家)、经营者(特殊异质型人力资本所有者——高层经理人员)和职工(一般异质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中下层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同质性人力资本所有者——普通员工)共同治理的博弈制衡的三边治理体系,并引入独立监事制度以维护三边以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楠  贾炳汉  
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低效率和风险集中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国有独资银行进行公司治理的客观必然性 ,同时剖析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