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8)
- 2023(11603)
- 2022(9387)
- 2021(8727)
- 2020(7310)
- 2019(16470)
- 2018(16366)
- 2017(30799)
- 2016(16932)
- 2015(18896)
- 2014(19057)
- 2013(18572)
- 2012(17080)
- 2011(14842)
- 2010(15503)
- 2009(14310)
- 2008(14833)
- 2007(13957)
- 2006(12231)
- 2005(11394)
- 学科
- 业(80891)
- 企(75948)
- 企业(75948)
- 济(67641)
- 经济(67542)
- 管理(66397)
- 业经(28127)
- 财(27457)
- 方法(26459)
- 农(24242)
- 务(21468)
- 财务(21437)
- 财务管理(21397)
- 企业财务(20327)
- 制(20050)
- 数学(18192)
- 中国(18139)
- 数学方法(18000)
- 农业(17764)
- 技术(17409)
- 理论(15242)
- 体(14995)
- 策(14971)
- 划(13931)
- 和(13913)
- 银(13595)
- 银行(13582)
- 体制(13294)
- 行(13045)
- 融(12666)
- 机构
- 学院(237436)
- 大学(230188)
- 济(95245)
- 经济(93029)
- 管理(92942)
- 理学(77652)
- 理学院(76863)
- 管理学(75859)
- 管理学院(75379)
- 研究(73483)
- 中国(62527)
- 财(50998)
- 京(48451)
- 科学(42496)
- 江(40019)
- 农(39080)
- 财经(38772)
- 所(37060)
- 经(35107)
- 中心(35022)
- 研究所(32434)
- 业大(31832)
- 州(31810)
- 北京(30550)
- 农业(30352)
- 范(28773)
- 师范(28490)
- 财经大学(28420)
- 经济学(27940)
- 商学(27066)
- 基金
- 项目(144157)
- 科学(113759)
- 研究(110911)
- 基金(102620)
- 家(87556)
- 国家(86631)
- 科学基金(75934)
- 社会(69264)
- 社会科(65398)
- 社会科学(65381)
- 省(58314)
- 基金项目(53950)
- 教育(51406)
- 自然(47981)
- 划(47158)
- 自然科(46885)
- 自然科学(46875)
- 编号(46236)
- 自然科学基金(46155)
- 资助(41290)
- 成果(37908)
- 业(34365)
- 创(33408)
- 课题(32525)
- 重点(32230)
- 部(31759)
- 性(30960)
- 发(30948)
- 创新(30215)
- 制(29388)
- 期刊
- 济(118606)
- 经济(118606)
- 研究(74132)
- 中国(55199)
- 财(46262)
- 管理(41452)
- 农(37962)
- 学报(31495)
- 教育(30649)
- 科学(30218)
- 融(28359)
- 金融(28359)
- 农业(25793)
- 大学(24928)
- 技术(24319)
- 学学(23139)
- 业经(21875)
- 财经(19974)
- 经济研究(17678)
- 经(17300)
- 业(16580)
- 财会(14941)
- 问题(14496)
- 技术经济(13419)
- 会计(13235)
- 现代(12867)
- 世界(11560)
- 商业(11481)
- 图书(11449)
- 贸(11188)
共检索到383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世瑞
外派监事会制度是我国国资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国有独资企业外派监事会在维护出资人权益、规范企业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托,着重研究上海市国资委在推进外派监事会建设方面的实践,认为当前外派监事会工作存在监督客体观念转变尚未到位、监事会组织尚待健全、监督成果利用有待进一步落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外部环境建设、推进组织建设、落实制度建设、完善能力建设、规范运行规则等建议,以增强外派监事会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国有独资企业 外派监事会 委托代理理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道庆 刘星
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的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 ,是现代企业制度下 ,公司治理结构中必须的一项制度安排 ,而且有别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监事会。本文运用现代企业理论 ,分析研究了在转轨条件下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作用和职能定位问题。对实践中存在的信息质量控制、时间精力安排和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思路 ,以利于构建一个有效的监事会制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监事会 制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我国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研究”课题组 李贤沛 丁贵明 汪海粟 郭跃进 熊胜绪 路巧玲
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实施是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体制改革的深化。本文论述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出台的时机和背景 ;分析了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 ,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 ,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论证了外派监事会制度的组织运行特点和优点。
关键词:
国有企业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春丽
国内国外的实践已表明:公司制国有企业的内部监事会作用极其有限,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向国有企业派出外部监事会。本文通过对《条例》的成就、缺陷及改进意见的分析、阐述,略抒本人之见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树义
本文在认真总结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制度和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和特点,并借鉴国外对国有企业监管的有效做法,对国有企业监事会实施监督检查工作的程序、内容及事项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完整概括,并研究、创立和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监督理论和可操作的工作规范。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监督检查工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海航 戚聿东 吴冬梅
本文以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00多家大型国有独资公司为对象,调查研究了其董事会、监事会及相互关系。提出必须确立董事会的核心地位,科学界定董事会的职能和权力,引入外部董事制度,创建外部董事为主的超脱型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模式以及加强董事会的组织结构建设和董事的职业化建设;通过建立三个结合的监督模式,加强对监督对象的评价权,建立对监督者的监督激励制度,使外派监事制度系统化、科学化;就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监督经理层,监事会对董事会制衡机制设计,监事会董事会沟通机制设计等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 监事会 关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健 王开前
十四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同时强调,“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有关部门对其分工监管的国有资产要负起监督职责,根据需要派出监事会,对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行监督”。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规范公司的组织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实行权责分明、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竹 刘凌 王晓洁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国有资产运行安全也呈现出新的形态和规律。本文适应新时期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要求,深入分析企业国有资产在企业投资、并购重组、国际化经营、内部管理等关键环节运行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揭示出危及国有资产安全的关键风险点,进一步明确监事会监督的职责定位,提出保障企业国有资产安全、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的监事会监督检查重点调整建议,助力增强监事会监督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常蕊
本文对国有企业内设监事会制度及其实践的演进进行探讨,以揭示该制度演化的基本规律,通过对该制度存废问题的争论进行辨析,从理论层面探讨该制度的合法性,认为制度选择主体单一化是制约该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其虽然理论上不具有制度合法性,但对利益相关者的正向溢出效应使该制度在现阶段仍然难以被取消;国有企业内设监事会制度在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制度内涵与功能。
关键词:
监事会制度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汤瑞丰
外派专职监事会是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主要解决因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出资人如何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的问题。随着2018年中央、地方机构改革的完成,其中涉及的国有企业监事会机构改革也已完成。由于这轮机构改革要求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这引发了改革后的国资监管权力分配和国企治理结构设计方面的诸多困惑。从企业法人治理层面上来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不设立监事会,主要是指其不设立政府或国资委派出的外派监事会,但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不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内部监事会,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因此,在机构改革后,专职监事制度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地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市场导向的现代法人治理方面来看,专职监事会在代表股东进行监督、履职效率和效果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能够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成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专职监事 改革 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丽蓉 李红 杨久利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而监事会则是基于此目的而产生的。监事会的基本职责是"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泽将 雷玲
在国有企业中,纪委参与监事会治理日益普遍,但其能否改善监事会的治理效率尚未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足够关注。文章以2011-2016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成本的视角考察了这一问题。研究发现,纪委参与监事会治理能够显著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表现为纪委参与人数越多、比例越高,代理成本越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较差时,纪委参与监事会治理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显著较强;与中央国有企业相比,上述作用在地方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情境下的监事会治理效率问题,为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
纪委参与 监事会 代理成本 国有企业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大兴
中央关于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规定,引发了国资监管权力分配以及国企治理结构设计的困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不设立监事会,主要是指其不设立外派监事会,并不影响其依照法律设立内部监事会进行国资监管职能调整,也即,此调整仅仅是"国家审计职能"的优化,并非"社会审计职能的取消",更非"国企公司治理开始向审计署转移"。国资委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其内设机构的调整,应考虑其履职效率,并遵循有助于提升规制效率、避免职能交叉等原则。在国有企业经济表现普遍向好的当下,在机构设置上要防止发生因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泛化而导致国资监管"走老路"的现象。
关键词:
国企 国资委 审计署 监事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立龙 郭劲廷 周慧珍
以沪深上市的956家国有企业为对象,首先单独研究监事会规模和监事会持股比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然后加入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因素,考察在有无两权分离下监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监事会规模扩大将显著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监事会规模每提高一个单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降低0.0509个单位,这种负作用在公用事业和地方国企中更大;监事会持股比例扩大将显著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监事会持股比例每提高一个单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提高1.5106个单位,这种正作用在房地产行业和央企中更大;当实际控制人存在两权分离时,监事会规模负作用将加剧;当不存在两权分离时,监事会持股比例正作用将加强。上述研究为当前国有上市企业监事会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监事会特征 业绩敏感性 两权分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华
文章从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层次性出发,结合智能化集成企业的本质特征,论证了智能化企业监事会的选举构成及功能定位,认为智能化企业的监事会应该由除去大、中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大会选举诞生,对核心治理层的经营监督是监事会的首要功能,对于风险危害预警和经营信息披露则是监事会的其他两个重要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