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5)
2023(1980)
2022(1717)
2021(1623)
2020(1467)
2019(3266)
2018(3158)
2017(6244)
2016(3458)
2015(3896)
2014(3888)
2013(3877)
2012(3767)
2011(3301)
2010(3376)
2009(3191)
2008(3249)
2007(3083)
2006(2858)
2005(2737)
作者
(10833)
(9437)
(8837)
(8652)
(5958)
(4461)
(4057)
(3560)
(3524)
(3194)
(3142)
(3121)
(2972)
(2968)
(2850)
(2817)
(2756)
(2635)
(2612)
(2550)
(2333)
(2280)
(2217)
(2197)
(2058)
(2033)
(2026)
(2022)
(1844)
(1822)
学科
(17727)
经济(17699)
(11786)
(9286)
企业(9286)
管理(8548)
(7652)
方法(6816)
业经(6229)
农业(6026)
数学(5963)
数学方法(5903)
(4437)
收入(4227)
(4114)
企业经济(3763)
(3760)
国有(3296)
国有企业(3242)
中国(3063)
(2926)
银行(2922)
人民(2918)
(2808)
地方(2720)
环境(2628)
(2549)
(2454)
金融(2454)
分配(2397)
机构
大学(55648)
学院(54258)
(25548)
经济(25080)
管理(23739)
理学(20229)
理学院(20071)
管理学(19823)
管理学院(19731)
研究(19382)
中国(15798)
(12755)
(12285)
(11246)
科学(11217)
业大(10492)
(9962)
农业(9251)
中心(9142)
研究所(9059)
财经(8972)
北京(8485)
(8308)
(8150)
经济管理(7994)
经济学(7475)
经济学院(6755)
(6723)
(6711)
财经大学(6692)
基金
项目(36174)
科学(28825)
基金(27318)
研究(26027)
(24401)
国家(24214)
科学基金(20568)
社会(17294)
社会科(16351)
社会科学(16344)
基金项目(14248)
自然(13229)
自然科(12902)
自然科学(12902)
(12852)
自然科学基金(12691)
资助(11630)
(10964)
教育(10928)
编号(10885)
成果(8566)
(8372)
重点(7832)
国家社会(7631)
(7617)
教育部(7051)
科研(6935)
人文(6917)
(6915)
(6909)
期刊
(28975)
经济(28975)
研究(15833)
中国(10061)
(10014)
学报(8916)
科学(8692)
(8172)
大学(7097)
学学(6791)
管理(6779)
农业(6461)
(5583)
金融(5583)
业经(5397)
财经(4490)
问题(4339)
经济研究(4140)
林业(4058)
(3878)
(3717)
技术(3662)
资源(3551)
教育(3109)
技术经济(3029)
经济问题(2995)
统计(2913)
世界(2827)
(2809)
理论(2799)
共检索到82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井月  朱洪革  
根据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黑龙江省15个森工林业局718个样本数据,对国有森工林区山上住户和山下住户的可持续生计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生计资本方面,山上住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本上;而山下住户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本上,除此之外双方的差异很小。在生计策略方面,山上住户和山下住户的差异主要来自二者对林地资源的利用上。在生计后果(贫困及对环境的影响)上,山上住户和山下住户并无显著差异。得到的政策含义是撤并一部分山上林场(所)并将山上住户转移到山下来是可行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楚亮  李实  
随着对中国社会经济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相应的住户调查数据也在逐渐增多,并且各套数据在调查方式、覆盖目标人群,甚至研究主题设计上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本文对研究中常用的几套中国住户调查数据在样本人群结构偏差、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收入分布与收入不均等程度解释因素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数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口结构偏差,但这种偏差对于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均等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在一些数据中,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弱,并且与变量的度量误差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不同数据来源的对数方差难以从变量结构特征和系数特征中得到解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兆君  曹兰芳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国有森工企业经营对象特殊性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志达  韩华  段亮红  
天保工程的实施给国有林区带来了新变化:森林资源得到恢复增长;林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职工生活得到改善;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但由于工程建设存在局限性,林区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反映在社会负担沉重;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富余人员就业难;后续产业发展受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全等。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根源,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阿滨  
根据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本文提出了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森工林区的发展状况作出分项和综合的评价 ,并从总体上讨论了提高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润红,雷选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续珊珊  贾利  
以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公布数据为基础,结合现有的各优势树种蓄积量以及分龄组的生长率数据,估算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潜在碳储量为3.17Pg,实际碳储量仅占潜在碳储量的9.52%。这说明如果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碳汇功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莹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两极分化现象凸现。收入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稳定器"的角色,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中等收入群体,才能体现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强民富",体现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根据1992~2008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住户调查的微观数据,采用部分排序法,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从绝对量上看,北京市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绝对数量偏少;从相对量上看,北京市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比重上看,北京市还未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占大多数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智  
访户技术包括三个方面:调查员本身应具备的条件,对被调查户不愿合作的原因的分析、访谈技巧。1.调查员本身应具备的条件。进行访户,调查员的本身素质非常重要,调查员本身应具备下列条件:①能在初次见面时给人良好印象,如果被调查户是职位较高的人,调查员要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若调查员有自卑的表现,会被人瞧不起,因而影响调查;如果被调查户是一般群众,要尊重谦和、诚恳待人;如果调查户属于少数民族,调查员还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②具有搜集资料的机智和技巧。③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常识。④具有语言技巧。⑤举止正派,无不良品行的表现。⑥服饰打扮符合所在地区进行调查的调查员的身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升强  赵凯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期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运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构建农户生计资本测度模型,从中国东、中、西及东北4大区域入手,按照农户人均纯收入分级,在测算农户生计资本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农户生计资本最高,东北、东部、中部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除低收入户外,东北地区各收入等级农户的生计资本最高,西部地区各收入等级农户的生计资本最低。(3)从生计资本结构来看,除低收入户外,东北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与其他3大区域相比具有绝对优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4大区域农户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在总生计资本中的占比依次降低,物质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占比依次提高,但二者在生计资本中的占比远低于其他3类生计资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倩   刘泽慧   熊德平  
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数字金融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主要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增强信息关注度、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且对风险偏好型、高收入、高生计水平、高生计多样性及高劳动力质量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数字金融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数字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地区间数字金融合作联动发展,差异化促进不同类型农户使用数字金融以实现可持续生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琳  刘美爽  徐永飞  刘俊昌  
【目的】探寻黑龙江省森工林区1981—2010年林地面积增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有林地面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采用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疏林地面积、无林地面积、未成林地面积、非林业用地面积、天然林面积、人工林面积、林地利用率、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反映林地面积变化,选取1990—2010年每隔5年的清查数据为原始数据,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并借助MATLAB计算软件对2025年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有林地面积进行预测。【结果】1)1981—2010年30年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和林业用地面积呈现双下降的趋势,林区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慕冰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要对我国住户行为与货币供给决定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一实证描述,以揭示住户行为对货币供给决定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从一个侧面勾划出我国宏观调控机制的微观基础。一般地说,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住户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五点:①总量可支配收入;②总量可支配收入的分配格局;③货币幻觉与价格预期;④供给短缺与价格管制;⑤利息率水平。这五个经济变量在影响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时,其作用方向正负交叉,其作用途径错综复杂,通常很难在它们之间建立简单而系统的函数关系。在这五个影响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