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3)
- 2023(15332)
- 2022(13361)
- 2021(12823)
- 2020(10795)
- 2019(24857)
- 2018(24926)
- 2017(47993)
- 2016(26571)
- 2015(29765)
- 2014(29985)
- 2013(28980)
- 2012(26888)
- 2011(24231)
- 2010(24515)
- 2009(22986)
- 2008(22936)
- 2007(20277)
- 2006(18262)
- 2005(16443)
- 学科
- 济(98639)
- 经济(98494)
- 管理(81253)
- 业(74484)
- 企(65070)
- 企业(65070)
- 方法(41768)
- 数学(35499)
- 数学方法(34912)
- 财(30841)
- 农(27646)
- 中国(27135)
- 制(26450)
- 业经(24397)
- 学(22548)
- 地方(19407)
- 务(18756)
- 财务(18675)
- 财务管理(18633)
- 银(18147)
- 体(18129)
- 银行(18104)
- 贸(17996)
- 贸易(17986)
- 理论(17942)
- 企业财务(17710)
- 农业(17562)
- 易(17498)
- 行(17258)
- 融(16941)
- 机构
- 大学(371888)
- 学院(369301)
- 济(145096)
- 管理(144490)
- 经济(141651)
- 研究(126043)
- 理学(123448)
- 理学院(122062)
- 管理学(119881)
- 管理学院(119198)
- 中国(96600)
- 京(80356)
- 科学(76980)
- 财(73616)
- 所(63686)
- 农(58105)
- 中心(57279)
- 研究所(57253)
- 江(56668)
- 财经(56299)
- 业大(53782)
- 北京(51695)
- 经(50964)
- 范(49790)
- 师范(49363)
- 院(46456)
- 州(45352)
- 农业(44721)
- 经济学(42469)
- 财经大学(41588)
- 基金
- 项目(243683)
- 科学(190752)
- 研究(181269)
- 基金(175135)
- 家(152004)
- 国家(150697)
- 科学基金(128852)
- 社会(111968)
- 社会科(105917)
- 社会科学(105890)
- 省(94501)
- 基金项目(92304)
- 教育(83834)
- 自然(83512)
- 自然科(81483)
- 自然科学(81467)
- 自然科学基金(79983)
- 划(79726)
- 编号(74995)
- 资助(72706)
- 成果(63362)
- 重点(54412)
- 部(53871)
- 课题(52416)
- 发(50965)
- 创(49918)
- 制(47318)
- 创新(46538)
- 项目编号(46428)
- 教育部(46394)
- 期刊
- 济(168178)
- 经济(168178)
- 研究(115863)
- 中国(77095)
- 财(58076)
- 学报(57896)
- 管理(55571)
- 农(53358)
- 科学(53309)
- 教育(47911)
- 大学(44882)
- 学学(41882)
- 融(37845)
- 金融(37845)
- 农业(35771)
- 技术(32092)
- 财经(28030)
- 业经(27335)
- 经济研究(25303)
- 经(23912)
- 问题(21436)
- 图书(19457)
- 理论(18832)
- 业(17753)
- 科技(17722)
- 版(17322)
- 实践(17170)
- 践(17170)
- 技术经济(17058)
- 现代(16934)
共检索到56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晓梅
林权制度的改革,既是对产权的分离,也是对政府工作职能的调整。为确保林权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保护林业产权改革的文件,对产权进行明晰的界定,并充分考虑生产者的经营目的和市场因素,放宽林权改革后的采伐限额。同时,政府可以简化采伐的管理手续,赋予国有林地经营者对活立木自主采伐的权利,并通过限制采伐方式,或者限制皆伐的面积,特别是重点监督伐后及时更新情况,来缓解商品林采伐可能对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政府和承包者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制度创新的潜在收益。
关键词:
国有林权 制度改革 政策保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从维持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率、发展基础事业3方面分析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定位。同时,提出并论证了林权制度改革中政府应该及时调整国有林地经营方式、林木限额采伐、林区管理模式、林地承包经营权、市场运作方式、森林保险机制等几个方面的林业政策,进而构建了清晰的、排他的和可交易的林业产权,促进国有林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国有林权 制度改革 政府职能调整 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兆君 柏晓东 张晓梅
随着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森工企业将面临重大的人员调整。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安置和价值再造问题,是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以国有林区改革试点——伊春市为切入点,根据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方案。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权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尔彬 柏晓东 徐凤菊
论述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即实现了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增加;承包职工经济收入逐步提高,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提出目前林权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以市场化为中心,推进配套体系建设;维护公平、公正的林改原则,扩大试点面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因地制宜,探索林地承包经营的多种模式;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制度。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权 改革 难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金龙 张译文 梁茗 韦昕辰
林业作为环境与发展的纽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覆盖了政治承诺、国家发展规划、缓解贫困等复杂政策问题,林业政策也越来越成为一项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林业政策制定过程日益重视部门间的协调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合作。本文阐述了林业政策协调和合作的内涵,综合Scharpf的负向协调和正向协调理论,以及Metcalfe对部门间政策协调等级的划分来构建分析框架,将林业政策协调分为"自主决策、信息通报、意见咨询、避免冲突、达成共识、上级裁决、设置红线、明确优先目标、整体战略"九级,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评估我国林业政策协调和合作的水平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发现在中央层面,林业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林业政策协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潮 童静
回顾林权制度的改革史,不难发现林权制度改革主要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其经济价值,对其生态价值则重视不够。当代林业以生态效益优先为指导思想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回顾了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当前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些许参照。
关键词:
林权制度 改革 可持续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杜丽
阐述了集体林权流转的理论依据和经济学意义。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基本模式以及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完成后林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林权流转 规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杰
利益分配的制度方式反映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公正关注的主要内容。公正以保证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以及需要的满足为价值依据,包含一系列原则及相应规则。人们用公正原则来指导现实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新集体林权制度政策内蕴公正分配的政治理念。基于林农基本权利而确立的平等原则、基于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而确立的公平优先于效率原则和基于林业发展的经济规律而确立的市场公正交换原则和基于合法性的基本理念而确立的程序正义原则构成初始林权分配的基本原则。林权政策内蕴的公正观反映了基于中国国情而形成的产权经济建构中的政治逻辑。
关键词:
公正原则 新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耿直 吴书斌
<正>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要求通过完善金融服务创新,加大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度。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以下简称三明市分行)紧紧围绕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坚持守正创新,探索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路径,引金融“活水”流向青山绿水,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关大为 刘杨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解决了国有林责权利不清的问题,缓解了林业企业部分历史欠账,激发了林业职工投资造林的积极性,拓宽了林业职工的致富渠道,给林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可喜变化。但目前银行贷款门槛过高、林地产权无法流转、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森林保险存在困难等问题仍旧制约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建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担保机制建设,彻底化解银行企业债权债务负担。
关键词: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 问题 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晶
国有林区"三林"问题的基本特征是林业资源枯竭、林区经济危困和林工生活艰难,其根源于林业忽视生态效益、林场利益机制不顺、林工存在制度性依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面临林业资源属性约束和国有林区体制约束。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政策设计者须明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林业管理部门、林区和林工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诉求和利益实现约束的差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丰果 周训芳
通过对林权流转含义的辨析和法律政策依据的分析,研究了林权流转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权流转存在法律依据不明确,林业资产评估手段落后,中介组织不发达等问题。因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要求制定相关法规,为林权流转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促进林业资产评估,培植林权流转中介组织,同时实行政府的适度引导,以促进林权流转规范有序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张永亮 刘浩
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实施6年有余,需要对其短期绩效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文章采用9个省区、18个县区、54个乡镇、162个行政村的2430个样本农户的跟踪数据,通过比较样本农户生产行为变化以及他们对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措施的反应,发现: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林地规模化经营、生态公益林管理和激励农户造林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林业经营扶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 配套改革 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晟之
目前,我国的集体林地有25亿亩,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近60%。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两次针对改变集体林地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变革。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次(2003年)集体林改,相比于很多其它的林业政策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规格参与。鉴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我国宏观公共政策环境的关系,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超越了林业领域,并成为国家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的公共政策工具。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公共政策环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冬梅 雷显凯 康小兰 朱述斌
基于2011—2017年跟踪调查364户样本农户的数据,运用DEA-Tobit分析方法,对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户林业生产经营的综合效率偏低,资源优化配置不明显;调查的样本农户技术效率偏低,未能实现林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样本农户规模效率均值为0. 535;集体林改配套政策中,林业保险、林业合作社和林业科技服务等政策对农户林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按照对林业生产经营效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最为关键的是参加林业保险、参加林业科技服务和参加林业合作社。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林业保险制度、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推动林业合作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