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3)
- 2023(15493)
- 2022(13200)
- 2021(12495)
- 2020(10444)
- 2019(24253)
- 2018(24631)
- 2017(46156)
- 2016(25613)
- 2015(28828)
- 2014(29095)
- 2013(28222)
- 2012(25764)
- 2011(23225)
- 2010(23356)
- 2009(21657)
- 2008(21428)
- 2007(19140)
- 2006(17132)
- 2005(15093)
- 学科
- 济(93144)
- 经济(93002)
- 管理(77229)
- 业(67527)
- 企(59302)
- 企业(59302)
- 方法(38146)
- 数学(31954)
- 数学方法(31558)
- 财(27407)
- 中国(27218)
- 制(26715)
- 农(26046)
- 业经(24217)
- 学(22552)
- 地方(19897)
- 体(19036)
- 银(18331)
- 银行(18285)
- 理论(18218)
- 行(17488)
- 融(16989)
- 金融(16981)
- 和(16701)
- 务(16578)
- 农业(16560)
- 财务(16491)
- 财务管理(16448)
- 环境(15779)
- 企业财务(15620)
- 机构
- 大学(353869)
- 学院(351203)
- 管理(136555)
- 济(132760)
- 经济(129417)
- 研究(120659)
- 理学(116129)
- 理学院(114783)
- 管理学(112811)
- 管理学院(112146)
- 中国(92039)
- 京(77783)
- 科学(75491)
- 财(67377)
- 所(61196)
- 农(57499)
- 研究所(55323)
- 中心(54628)
- 江(54496)
- 业大(52947)
- 财经(51638)
- 北京(49877)
- 范(47981)
- 师范(47498)
- 经(46790)
- 院(44833)
- 农业(44375)
- 州(43618)
- 技术(39035)
- 经济学(38839)
- 基金
- 项目(237579)
- 科学(185015)
- 研究(176503)
- 基金(168925)
- 家(147676)
- 国家(146425)
- 科学基金(124557)
- 社会(107882)
- 社会科(101910)
- 社会科学(101884)
- 省(93613)
- 基金项目(89708)
- 教育(81767)
- 自然(80724)
- 划(78743)
- 自然科(78688)
- 自然科学(78671)
- 自然科学基金(77241)
- 编号(73551)
- 资助(68938)
- 成果(61538)
- 重点(53384)
- 部(51991)
- 课题(51826)
- 发(50056)
- 创(48942)
- 制(45732)
- 创新(45659)
- 项目编号(45174)
- 科研(44965)
共检索到539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价值,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的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当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错位和国家意识淡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才能从体制和制度上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新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的建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文章提出了体制建设的总体架构设计、目标效能、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工作深度和各级应当承担的职责。建立新型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是我国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不忘初心管好森林资源,是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工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价值,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的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当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错位和国家意识淡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才能从体制和制度上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新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的建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文章提出了体制建设的总体架构设计、目标效能、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工作深度和各级应当承担的职责。建立新型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是我国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不忘初心管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闫平 慕晓炜
文章对国内外森林资源监管制度建设与发展现状,我国国有林场在该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制度的一些建议,旨在为我国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实施,确保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不再受到破坏,国有森林资源总量不流失等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闫平 慕晓炜
文章对国内外森林资源监管制度建设与发展现状,我国国有林场在该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制度的一些建议,旨在为我国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实施,确保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不再受到破坏,国有森林资源总量不流失等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名章
党的十六大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抓住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搞活国有林场经济。第一,只有创新国有林业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才能推动国有林场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实施国有林场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不能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东生 陆珺
介绍了中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现状;指出监督机构和人员缺乏,监督体系不健全,信息机制不活,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地方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错位等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缺陷;提出中国进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设想;建议对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制度进行调整: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监督系统的职能定位,其次要建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与监督机构、人员的定额配备指导制度,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执行资源林政岗位主要负责人上管一级制度。
关键词:
森林资源监督 体制改革 制度调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亓越 马宁 陈建成
针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实践中出现的流程不规范、有偿使用主体权责不明、缺少资金及政策扶持、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文章从有偿使用的流程管理、收益分配、监管机制三个方面探索设计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最后,以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为例,阐述了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具体形式。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资源 有偿使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兆君 蒋敏元
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多年 ,但我国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仍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因此 ,出现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监督失灵问题。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监督体制是实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效运营的保证。在分析现行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体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本着既要符合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特点 ,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提出了“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 +稽查”的三重约束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监督体制 ,并从立法、优化监督环境、提升森林资源管理和检测的现代化水平和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监督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该体制运行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森林 森林资源资产 监督体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志芳 张琦
从营林生产和采运生产2个方面阐述了现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状况,指出林权制度改革后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发生的变化及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了林权制度改革后未来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即从3个方面展开:分类经营管理、参与式管理、采伐限额管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道黎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我国当前林业行业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制建设则是关系到整个改革的全局性问题.该文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方向、整体框架,以及森林资源资产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和民主管理体制等问题谈点看法.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资产管理 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淑英
本文从分析森林资源管制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森林资源管制的必要性在于林业的外部性;鉴于不同性质林业的不同经营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是有差异的,政府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管制方式对负外部性采取强制性管制,对正外部性采取激励性管制;现行的"一刀切"式的管制制度的效应,并论证了其政策激励悖论的理论渊源在于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和管制导致的产权残缺;提出了森林资源管制制度重构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我国在集体林区推行新一轮林权改革政策,以期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等措施提高林农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本文以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林区农户的各项权利指标,运用OLS和SUR方法分析各项权利的确权状况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确权促进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增长,没有发现放宽采伐限额可能减少森林蓄积的证据,从而保证流转权能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文剑 王于洋 江民星
集体林产权改革对实现中国森林资源永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集体林产权及其结构为视角,归纳分析近20年国内外关于集体林产权改革以及林地产权安全影响森林资源变化的研究,以期廓清集体林产权改革对森林资源影响研究观点及其争议,并分析缺陷和未来研究方向。现有研究多认为集体林产权改革能激励农户造林管护,并减少毁林与森林退化,有效实现森林资源的增长。已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但现有理论研究未能考察中国非农转移客观情景,更忽略了林权之间的交互机制;实证研究缺乏对集体林产权影响森林资源动态效应的分析,也未能妥善处理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未来研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①将劳动力非农转移情境纳入理论模型,并考察各林权之间的交互机制;②科学识别产权及其结构影响森林资源的动态效应;③在计量分析中应重点关注测度偏误、遗漏变量、自选择偏误及双向因果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文汇 刘俊昌
国有林一直是世界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公有林依然是主体构成,占全球森林面积的84.4%,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七个国家的国有林的平均比重达到62.36%。目前世界上国有林的主要管理体制有中央政府主导的垂直管理、以州为主体的垂直管理、以省为主的分级协调、管理与经营分离等四种管理体制。在对这四种管理体制的体制形式、组织机构、人员和资金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管理体制上,都是基于国有林资源所有权确定,而且都遵循所有权和管理权限对应的原则,具体经营活动都不同程度引入市场机
关键词:
国有林 森林资源 管理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