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7)
- 2023(13275)
- 2022(11223)
- 2021(10369)
- 2020(8608)
- 2019(19785)
- 2018(19683)
- 2017(38033)
- 2016(20421)
- 2015(23172)
- 2014(23030)
- 2013(22813)
- 2012(21098)
- 2011(19204)
- 2010(19308)
- 2009(17840)
- 2008(17066)
- 2007(14993)
- 2006(13498)
- 2005(11911)
- 学科
- 济(103295)
- 经济(103174)
- 管理(59606)
- 业(54006)
- 企(47028)
- 企业(47028)
- 方法(38895)
- 数学(33571)
- 数学方法(33250)
- 地方(23134)
- 中国(22944)
- 业经(22873)
- 学(21866)
- 农(21654)
- 财(18919)
- 和(15506)
- 制(15300)
- 环境(14940)
- 农业(14799)
- 地方经济(14507)
- 理论(14122)
- 贸(13667)
- 贸易(13657)
- 易(13153)
- 划(12267)
- 融(12252)
- 金融(12251)
- 技术(12187)
- 银(12125)
- 银行(12089)
- 机构
- 大学(300197)
- 学院(296939)
- 济(126558)
- 经济(123957)
- 管理(119680)
- 研究(104463)
- 理学(103171)
- 理学院(102012)
- 管理学(100411)
- 管理学院(99861)
- 中国(75993)
- 京(64881)
- 科学(64205)
- 财(54655)
- 所(52681)
- 研究所(48213)
- 中心(45559)
- 农(44573)
- 财经(44173)
- 业大(43453)
- 江(42682)
- 北京(41781)
- 经(40112)
- 范(39434)
- 师范(39145)
- 经济学(38288)
- 院(38183)
- 州(34493)
- 农业(34180)
- 经济学院(34161)
- 基金
- 项目(203400)
- 科学(159508)
- 研究(149205)
- 基金(147448)
- 家(129116)
- 国家(127782)
- 科学基金(108984)
- 社会(94512)
- 社会科(89542)
- 社会科学(89512)
- 基金项目(78503)
- 省(78272)
- 自然(70200)
- 自然科(68365)
- 自然科学(68352)
- 自然科学基金(67135)
- 教育(66653)
- 划(65671)
- 资助(60576)
- 编号(60312)
- 成果(48738)
- 重点(45152)
- 部(44402)
- 发(44062)
- 创(41458)
- 课题(41026)
- 国家社会(38997)
- 创新(38655)
- 科研(38457)
- 教育部(38166)
- 期刊
- 济(145934)
- 经济(145934)
- 研究(91212)
- 中国(54192)
- 学报(47039)
- 管理(45202)
- 科学(44265)
- 财(39929)
- 农(39596)
- 大学(35371)
- 学学(33191)
- 教育(29915)
- 农业(27563)
- 技术(25666)
- 经济研究(23388)
- 融(23092)
- 金融(23092)
- 财经(22285)
- 业经(22282)
- 经(19170)
- 问题(18652)
- 图书(17394)
- 技术经济(16089)
- 理论(14755)
- 科技(14683)
- 资源(14608)
- 业(14233)
- 林业(13935)
- 现代(13762)
- 实践(13223)
共检索到441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思博钰 朱洪革 张滨
以2014年和2015年国有森工集团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为时间节点,选取"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项目中2013年和2016年的数据,在Sen的可行能力框架下,应用模糊评价法,分析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济转型中职工家庭的福利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职工家庭总福利较2013年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福利功能来看,2016年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较2013年有所恶化,但社会资本、居住条件和心理状态得到了改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的边际改善对职工家庭总福利的提升影响最大;从福利差距来看,2016年职工家庭之间的内部福利差距较2013年有所缩小,中低福利水平的职工家庭增多,高福利水平的职工家庭减少。因此,提出帮助职工开展林下经营、改进居住环境的配套设施、完善职工养老体系,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
全面停伐 家庭福利 模糊评价法 基尼系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佳琦 朱洪革
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经营的行为,结果显示户主的年龄对经营行为决策具有一定的反向的影响,户主对政策的认知、户主对政策的主观评价以及户主对政策的认可程度有着正向影响,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及家庭森林经营收入对森林经营的参与行为并没有影响,这说明劳动力及收入并不是影响森林经营行为的关键因素,而森林经营相关政策是职工家庭关心的关键。提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强政策宣传的力度、创新运营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森林经营 国有林区 职工家庭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文铖 张晓蕾 宋志杰 马文瑾 宿昕 朱可欣 朱洪革
利用2015及2016年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411户职工家庭的跟踪调查数据,运用绝对收入流动性指标、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矩阵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实证分析了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对职工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对森林抚育的参与程度处于较低水平;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对职工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高收入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作为政策目标受益群体的低收入职工家庭,其收入水平并未因森林抚育补贴政策的实行而向上流动。
关键词:
森林抚育补贴 国有林区 收入流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安阳 王玉芳
构建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森林资源安全综合指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森林资源管护承包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安全总体处于良好阶段;森林资源管护投资、个体承包管护面积占管护总面积的比例等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管护资本投入是对森林资源安全影响最大的人为干预因素,火灾发生次数是对森林资源安全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因素。因此,为了保障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建议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增加管护人员数量,组建联合管护队伍,签订管护责任书,加强森林巡护,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护 森林资源安全 综合指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洪革 张晓蕾 林红
实现共同富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关键。森林资源丰裕地区往往因过度依赖森林资源而产生“资源诅咒”。文章基于东北国有林区1350个职工家庭的调查数据,首次构建森林依赖指数和物质剥夺指数体系,运用Logistic模型和Poisson模型实证检验森林依赖对职工家庭发生相对贫困和物质剥夺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的代际差异。研究发现:(1)职工家庭的森林依赖程度、林业活动重要性和家庭资产对相对贫困发生以及物质剥夺程度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森林依赖程度、林业活动重要性和家庭资产每增加1单位,职工家庭发生相对贫困的概率分别上升225%、220%和下降5%,表明林业活动重要性是致贫的主要因素。(2)提高职工家庭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家庭收入水平能够有效降低职工家庭陷入相对贫困以及物质剥夺维度增加的风险。(3)进一步分析显示,森林依赖对于新老两代职工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森林依赖对于老一代职工家庭发生相对贫困和物质剥夺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新一代职工家庭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两代系数相差1.26和0.03。据此得出政策启示:提高职工家庭在非林业部门的就业比例;改善职工家庭的生活及工作条件;加强对森林依赖程度高的新一代职工家庭拓展增收渠道的政策引导;建立识别相对贫困的动态监管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依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现状,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与3R原则,在森林资源、林地资源的复合基础上,构建国有林区木质资源与非木质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以便将有限的森林资源和废弃物作为一种循环使用的原材料,形成一种"森林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循环利用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洪革 胡士磊 舒晏丹
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9个林业局372个职工家庭进行实地调研的结果表明:自有资金是大多数职工家庭从事林下经营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家庭采取的贷款担保形式为联户担保,且多数贷款次数少,贷款过程较顺畅;职工家庭的贷款需求主要为生产性贷款需求,他们期望额度较小、期限适中的银行贷款,也需要信用(贷款)担保,然而信用担保状况不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林下经济,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林区 职工家庭 林下经济 金融需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卫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关键词:
东北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产权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雪梅 徐晋涛
通过二类资源清查数据,对东北国有林区三个主要地区的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存在地区性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森林资源优于黑龙江国有林区,全局性的森林资源危机并不存在。国有森工企业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与天保工程实施等因素对国有森工企业走出资源危机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蕾 曹博 朱洪革 万深玮
基于重点国有林区2198个职工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家庭人口和居住地特征对生计策略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策略类型按生计资本水平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林业补充型、林业优势型、生计多样化型和林业依赖型;总体来看,生计资本水平偏低;以林业依赖型为参照,自然、物质、人力和金融资本越高的职工家庭越容易向林业补充型转化,仅人力资本更高的容易向林业优势型转化;以生计多样化型为参照,自然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职工家庭更容易向林业补充型转化,而物质、金融、人力和社会资本水平高的职工家庭则更容易向林业优势型转化。因此,提出促进生计多样化,丰富林业就业内容;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鼓励物质资本流动;全方位提升林区人力资本水平等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郎奎建
本文从法正林的数学模型出发 ,利用天然同龄林的固定小班间隔近 4 0a的龄级转移观测资料 ,经龄级转移期的处理 ,构造出天然林林龄可持续转移模型P′S′ =λS′ ,其中特征根λ均为 1。分析稳定状态S′的结构 ,发现了天然林林龄滞留转移现象 ,并由此获得天然同龄林可持续的林龄向量应是呈递增的等差级数。根据滞留量的大小 ,可以把天然林可持续转移模型分成 3类。并指出产生上述现象的林学机理是林木枯损概率随着林木年龄的加大而增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崇贵 李春干
为研究Spot5、IKONOS及Quickbird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及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需进行遥感图像与实地位置的精确配准。对这 3种遥感图像 ,地面控制点的精度应分别高于 2 5m、1m及0 5m ,传统借助地形图选择校正点的方法很难满足精度要求。本文以满足Quickbird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的精度为依据 ,在分析林区GPS控制网建立目的、精度要求及布设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GPS技术的发展现状 ,通过实例试验 ,详细探讨了林区快速布测GPS控制网的方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戎
我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蓄积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如何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产品供给的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基于此,各相关主体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由张才琴著、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论森林资源保护的现代法制》一书,深入探究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建设情况,内容全面详尽,实用性较高,可为循环经济法视域下的森林资源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论森林资源保护的现代法制》一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第一章阐述森林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分析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第二章论述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思想、机构和措施。第三章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立法历史回顾,分析现行的管理机构、法律制度及法治现状。第四章从森林经营观、制度经济学、森林环境权和现代林业制度角度剖析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新视点。第五章介绍世界发达国家森林资源法律保护以及对我国的借鉴。第六章至第十一章围绕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林业产权、管理系统、生态补偿、生物多样性主题,详细论述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相关内容。第十二章重点叙述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下退耕还林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内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菁 程堂仁 夏自谦
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世界上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森林资源的关系及中国经济发达及经济欠发达的森林资源丰富地区森林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世界与中国的森林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国家或地区以及经济发展较差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森林资源呈正相关,在经济发展中等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关系呈负相关,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森林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要高于其它2类国家和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江 温作民 吴胜 孙萍
将森林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模式,主要是增设"森林资源净值"和"森林环境福利"两个指标,用以反映森林资源和环境的流量,调整国民经济循环账户中的相关项目。同时,利用扩展的国民经济循环矩阵技术,文章建立了基于环境福利的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循环矩阵,它的建立给森林经济—环境关系分析、建模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是一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重要森林经济—环境分析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