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1)
- 2023(7265)
- 2022(6437)
- 2021(6176)
- 2020(5505)
- 2019(13148)
- 2018(13516)
- 2017(25346)
- 2016(14469)
- 2015(16668)
- 2014(17042)
- 2013(16828)
- 2012(15995)
- 2011(14560)
- 2010(15092)
- 2009(14510)
- 2008(15076)
- 2007(13809)
- 2006(12266)
- 2005(11145)
- 学科
- 济(60777)
- 经济(60702)
- 管理(40424)
- 业(36836)
- 企(32033)
- 企业(32033)
- 方法(27598)
- 数学(24076)
- 数学方法(23755)
- 农(16411)
- 财(15854)
- 制(15730)
- 中国(15354)
- 学(15107)
- 业经(13708)
- 地方(11371)
- 体(10855)
- 和(10577)
- 贸(10455)
- 贸易(10450)
- 农业(10380)
- 易(10125)
- 理论(10051)
- 银(9970)
- 银行(9941)
- 行(9471)
- 融(9332)
- 金融(9330)
- 务(8971)
- 财务(8944)
- 机构
- 大学(216232)
- 学院(213092)
- 济(84958)
- 经济(82955)
- 管理(78644)
- 研究(76672)
- 理学(66131)
- 理学院(65344)
- 管理学(64023)
- 管理学院(63609)
- 中国(59332)
- 科学(49489)
- 京(48373)
- 所(41531)
- 财(41307)
- 农(40963)
- 研究所(37611)
- 中心(34929)
- 江(34605)
- 业大(34462)
- 农业(31919)
- 北京(31594)
- 财经(31484)
- 范(29550)
- 师范(29254)
- 经(28346)
- 院(27500)
- 州(27037)
- 经济学(25731)
- 省(25219)
- 基金
- 项目(133903)
- 科学(102460)
- 研究(96015)
- 基金(94063)
- 家(83571)
- 国家(82867)
- 科学基金(68474)
- 社会(57451)
- 社会科(54178)
- 社会科学(54152)
- 省(52358)
- 基金项目(49561)
- 自然(45054)
- 教育(45010)
- 划(44613)
- 自然科(43812)
- 自然科学(43794)
- 自然科学基金(43003)
- 编号(40199)
- 资助(40047)
- 成果(34293)
- 重点(30771)
- 部(29629)
- 发(28630)
- 课题(28075)
- 创(26396)
- 科研(26012)
- 计划(24964)
- 大学(24867)
- 创新(24792)
共检索到333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玉昆 孙文琪
近年来,由于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所有权不明晰,森林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家财产未得到有效的使用。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国有林区林权改革过程中所有权究竟采取何种形式能使资源保护达到最优的问题,并试图对当前改革提出部分建议及策略。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所有权 博弈论 公共地悲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政 马泽忠 肖禾
本文将林权改革目标与森林分类经营理念相结合,从委托代理视角出发,分析了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国家所有权实现路径,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权的创新实现形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卫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关键词:
东北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产权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雪梅 徐晋涛
通过二类资源清查数据,对东北国有林区三个主要地区的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存在地区性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森林资源优于黑龙江国有林区,全局性的森林资源危机并不存在。国有森工企业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与天保工程实施等因素对国有森工企业走出资源危机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卫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关键词:
东北国有林区 森林资源 产权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安阳 王玉芳
构建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森林资源安全综合指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森林资源管护承包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安全总体处于良好阶段;森林资源管护投资、个体承包管护面积占管护总面积的比例等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管护资本投入是对森林资源安全影响最大的人为干预因素,火灾发生次数是对森林资源安全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因素。因此,为了保障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安全,建议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增加管护人员数量,组建联合管护队伍,签订管护责任书,加强森林巡护,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护 森林资源安全 综合指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志芳 张琦
从营林生产和采运生产2个方面阐述了现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状况,指出林权制度改革后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发生的变化及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了林权制度改革后未来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即从3个方面展开:分类经营管理、参与式管理、采伐限额管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我国在集体林区推行新一轮林权改革政策,以期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等措施提高林农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本文以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林区农户的各项权利指标,运用OLS和SUR方法分析各项权利的确权状况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确权促进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增长,没有发现放宽采伐限额可能减少森林蓄积的证据,从而保证流转权能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思博钰 朱洪革 张滨
以2014年和2015年国有森工集团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为时间节点,选取"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项目中2013年和2016年的数据,在Sen的可行能力框架下,应用模糊评价法,分析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济转型中职工家庭的福利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职工家庭总福利较2013年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福利功能来看,2016年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较2013年有所恶化,但社会资本、居住条件和心理状态得到了改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的边际改善对职工家庭总福利的提升影响最大;从福利差距来看,2016年职工家庭之间的内部福利差距较2013年有所缩小,中低福利水平的职工家庭增多,高福利水平的职工家庭减少。因此,提出帮助职工开展林下经营、改进居住环境的配套设施、完善职工养老体系,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
全面停伐 家庭福利 模糊评价法 基尼系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德祥 陈平留 谢德新 胡欣欣
以福建省南平地区1994年以来三次林业税费改革为基础,结合一般杉木中径材经营类型生长指标、市场价格、生产成本等,通过不同林业税费制度下的内部收益率及净现值的计算进行森林资源资产经营决策影响分析,从而为森林资源资产经营决策及林业税费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税费 资产经营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聂华
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区分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引入消费者剩余、边际生产力、产品分配净尽理论及资源的稀缺性等概念,提出用总效用而不是边际效用计算森林环境价值量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合理的,会夸大森林环境价值量。
关键词:
森林环境价值 边际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价值,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的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当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错位和国家意识淡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才能从体制和制度上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新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的建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文章提出了体制建设的总体架构设计、目标效能、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工作深度和各级应当承担的职责。建立新型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是我国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不忘初心管好森林资源,是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名章
党的十六大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抓住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搞活国有林场经济。第一,只有创新国有林业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才能推动国有林场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实施国有林场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不能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微
从森林资源产权体系安排、经营模式、改革方式、变革机理、变革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外森林资源产权的研究状况,认为森林资源放权经营可成为我国国有林产权改革的借鉴模式,但需要结合我国林业经济制度建设状况及产权发育程度实行渐进式的产权演进模式,并应加强对国有林产权改革的定量分析及趋势判断。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国有林 产权 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价值,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的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当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错位和国家意识淡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才能从体制和制度上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新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管体制的建立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文章提出了体制建设的总体架构设计、目标效能、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工作深度和各级应当承担的职责。建立新型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是我国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不忘初心管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