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0)
- 2023(14103)
- 2022(11653)
- 2021(10685)
- 2020(9105)
- 2019(21014)
- 2018(20701)
- 2017(39518)
- 2016(21264)
- 2015(24105)
- 2014(24179)
- 2013(23704)
- 2012(22063)
- 2011(20009)
- 2010(20010)
- 2009(18596)
- 2008(18178)
- 2007(16470)
- 2006(14412)
- 2005(12522)
- 学科
- 济(110223)
- 经济(110137)
- 管理(61085)
- 业(54678)
- 企(46308)
- 企业(46308)
- 方法(43850)
- 数学(38971)
- 数学方法(38531)
- 地方(25824)
- 农(25110)
- 中国(24334)
- 业经(23530)
- 财(22363)
- 学(21303)
- 环境(17545)
- 农业(16805)
- 制(16593)
- 贸(15990)
- 贸易(15981)
- 易(15422)
- 和(15184)
- 地方经济(15111)
- 务(13746)
- 财务(13693)
- 财务管理(13660)
- 理论(13502)
- 融(13384)
- 金融(13381)
- 银(13377)
- 机构
- 学院(308318)
- 大学(306425)
- 济(135282)
- 经济(132619)
- 管理(118613)
- 研究(105247)
- 理学(101745)
- 理学院(100628)
- 管理学(98843)
- 管理学院(98269)
- 中国(79232)
- 京(64299)
- 科学(64093)
- 财(58871)
- 所(52458)
- 农(50256)
- 中心(49129)
- 研究所(47783)
- 财经(47070)
- 江(46666)
- 业大(45931)
- 经(42572)
- 经济学(42280)
- 北京(40327)
- 范(39244)
- 农业(39077)
- 师范(38852)
- 院(38249)
- 经济学院(37866)
- 州(36711)
- 基金
- 项目(206485)
- 科学(162715)
- 研究(149960)
- 基金(149476)
- 家(130493)
- 国家(129435)
- 科学基金(111234)
- 社会(96194)
- 社会科(91179)
- 社会科学(91155)
- 省(81526)
- 基金项目(79260)
- 自然(71624)
- 自然科(69824)
- 自然科学(69805)
- 教育(68712)
- 自然科学基金(68525)
- 划(68211)
- 资助(60935)
- 编号(60229)
- 成果(47683)
- 重点(47236)
- 发(45925)
- 部(45372)
- 创(42723)
- 课题(41790)
- 创新(40076)
- 国家社会(40016)
- 科研(39937)
- 教育部(38970)
共检索到457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仲维维 张滨 张洪瑞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为实现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指出了新的方向,也为实现国有林区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林区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国有森工企业三者的利益,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求得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发现无论是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还是动态博弈中,参与者都会根据自身的收益预期进行投入决策。最后,针对利益博弈分析结果,给出了若干完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促进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玉芳 杨凤均 周妹
根据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计算模型,测算了2012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25个林业局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并给出了系统耦合发展类型分类体系及判别标准,划分了耦合发展类型,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的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协调性整体偏低,且大多偏向生态主导型,这一评价结果为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提出了不同的耦合类型区实施不同的经济转型模式,比如发展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延长传统的产业链条、加大新型替代产业的发展、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等。
关键词:
生态建设 经济转型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玉芳 杨凤均 周妹 刘华根
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分别构建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水平和经济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载荷分析法,根据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25个林业局的生态建设水平和经济转型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明确生态功能区建设下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实证结果表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总体上生态建设水平较好,经济转型能力一般,但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国有林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将经济转型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以经济转型促进生态建设,加强生态建设以保障经济转型的顺利发展,不断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生态建设 经济转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周妹 曹娟娟
首先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参考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等指标体系,构建了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关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方法,运用Eviews 6.0软件,对2000~2012年期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期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增长为林区的经济转型创造了发展的条件,经济增长是经济转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从自身和政府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促进林区经济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 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剑锋 白世秀
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运用DEMATEL方法,对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实践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地研究,从而识别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和最重要的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核心象限因素中,生态因素处于驱动层面,社会因素居于核心位置;森林资源状况和众多的社会方面的因素位于原因因素象限,是驱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最根本的动力因素;教育水平和高新技术状况是结果因素象限中效应最为显著的两个影响因素;只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处于被影响因素象限。最后,根据因果象限分析的结果,得出相关的若干结论与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路 吕洁华 张滨
为发展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区域林业经济优势产业,构建出有利于整合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的森林生态城市带。利用统计回归模型对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运用SPSS19.0软件得出现阶段该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为林业第一产业,同时测算出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增长动力。根据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提升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动力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曹娟娟
在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背景下,应用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计算模型测算大小兴安岭林区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同时给出了系统耦合发展类型分类体系及判别标准,划分了耦合发展类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5年期间年大小兴安岭林区社会经济转型耦合度基本处于颉颃阶段;其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低度协调耦合。这一评价结果为大小兴安岭林区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建设转型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提出了不同的耦合类型区实施不同的转型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路 吕洁华 张滨
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城市带具有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和黑河市3个核心发展区辐射周边区域,该城市带的建立有利于整合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发展区域林业经济优势产业。文章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通过根据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计算,测试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分别测算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增长动力,根据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若干提升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动力,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永乐 王玉芳
以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内涵,其次通过量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大小兴安岭林区经济增长质量,以及林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绝对贡献与相对贡献。结果显示:2003~2011年该区产业转型过程中,林区产业结构变动对林区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林区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因此加快林区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该地区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产业转型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质量 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玉芳 周妹 李静
文章构建了转型发展进程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和转型发展指数,基于2000~2014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的相关统计数据,从纵向的角度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具体剖析了林区社会、经济及生态各层面的转型进展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在2000~2014年期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转型发展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经济、社会、生态各领域的转型发展尚不协调,且各领域的转型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经济领域的转型最好,生态领域的转型最差。建议今后要从经济结构优化水平、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等方面加大林区的转型力度。
关键词:
国有林区 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指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张滨
要解决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破除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两危"难题,就需要对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林业产业结构要有清晰的把握和认识。本研究运用2009~2012年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业产值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对林业三次产业及内部次级产业发展系数与预测值进行了测算,明确各产业所属类型。并依据研究结果及生态功能区实际状况,提出林业产业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伊春技师学院于2005年7月成立,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现设伊春市、南岔区两个校区。学院现有教职工302人,设汽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林业经济系、林业工程系、资源与环境系、生物保护系、基础课教研部等七系一部,采用"一体双元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习和生产相结合)教学模式。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多次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延 耿玉德
尝试运用较为成熟的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小兴安岭林业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从而对林业资源型地区转型重点进行量化,并且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实用价值,根据评价结果论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并提出若干建议,旨在为资源型地区进行全方位转型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
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程度 生态功能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唐梓又 张滨 耿玉德
利用VAR模型对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增长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大小兴安岭和内部3个地区分别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从动态冲击扰动的角度分析发现2003~2013年大小兴安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带动效应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若干扩大大小兴安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规模发展和促进大小兴安岭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张洪瑞 张滨
以"全面禁伐"政策实施为节点,对大小兴安岭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运用2009~2012年大小兴安岭林区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以及灰色加权模型,对林区林业产业次级产业综合发展系数进行测算,明确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面禁伐"前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就较为缓慢,而随着"全面禁伐"政策的实施,该区域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将更加艰难。因此,提出加大森林生态资源的培育、增强非木质资源替代产业的发展、优化与调整木质资源接续产业等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