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7)
2023(14007)
2022(12339)
2021(11800)
2020(9872)
2019(23171)
2018(23296)
2017(44516)
2016(24845)
2015(27670)
2014(27734)
2013(27046)
2012(25106)
2011(22606)
2010(22647)
2009(20858)
2008(20291)
2007(17634)
2006(15919)
2005(14070)
作者
(70988)
(58881)
(58207)
(55782)
(37865)
(28268)
(26551)
(22943)
(22809)
(21334)
(20438)
(19935)
(19027)
(18806)
(18468)
(18289)
(17532)
(17512)
(17113)
(17048)
(14779)
(14675)
(14351)
(13714)
(13290)
(13215)
(13154)
(13059)
(12034)
(11616)
学科
(92852)
经济(92739)
管理(68144)
(63729)
(54509)
企业(54509)
方法(38662)
数学(33247)
数学方法(32774)
(26694)
中国(24941)
(24893)
业经(22660)
(22075)
地方(22038)
(20691)
农业(17540)
(16236)
贸易(16226)
理论(16020)
(15684)
(15002)
(14811)
银行(14759)
(14606)
财务(14541)
财务管理(14511)
环境(14488)
(14485)
(14290)
机构
大学(337899)
学院(336466)
管理(131654)
(130044)
经济(126959)
研究(119712)
理学(112653)
理学院(111303)
管理学(109340)
管理学院(108741)
中国(89578)
科学(75951)
(74853)
(62455)
(61238)
(58506)
研究所(55775)
(55295)
中心(53764)
业大(52578)
财经(47890)
北京(47576)
(46768)
师范(46268)
农业(45586)
(44361)
(43448)
(41769)
(37758)
师范大学(37368)
基金
项目(229013)
科学(178354)
研究(167857)
基金(163243)
(143255)
国家(142018)
科学基金(120571)
社会(101633)
社会科(95958)
社会科学(95928)
(90446)
基金项目(86718)
自然(80308)
自然科(78289)
自然科学(78266)
教育(77170)
自然科学基金(76854)
(76293)
编号(69793)
资助(67725)
成果(57870)
重点(51698)
(49928)
(49168)
课题(49071)
(46959)
创新(43744)
科研(43706)
项目编号(42259)
大学(42152)
期刊
(150921)
经济(150921)
研究(104305)
中国(69415)
学报(55617)
(52222)
科学(50989)
管理(49424)
(47211)
教育(43813)
大学(41616)
学学(38741)
农业(35691)
(31940)
金融(31940)
技术(29210)
业经(25463)
财经(22760)
经济研究(22633)
问题(19643)
(19415)
图书(19246)
(18573)
理论(16636)
科技(16456)
资源(15840)
现代(15637)
(15570)
技术经济(15327)
实践(15256)
共检索到513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李微  刘珉  
通过对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及所属6个林业局、12个山上林场及6个山下社区中的180户职工家庭以及508个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林区停伐试点后林区森林资源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但职工家庭就业困难。国有林区改革进展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当前改革面临问题及困难主要有:改革经济成本过高,改革转型阻力较大。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改革,需要合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加大财政支持,适度产权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李微  刘珉  
通过对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及所属6个林业局、12个山上林场及6个山下社区中的180户职工家庭以及508个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林区停伐试点后林区森林资源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但职工家庭就业困难。国有林区改革进展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当前改革面临问题及困难主要有:改革经济成本过高,改革转型阻力较大。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改革,需要合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加大财政支持,适度产权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戴万春  郑学慧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1994年开始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至目前累计拖欠额已达4.22亿元,涉及职工14.6万人,涉及面超过75%,已构成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之一。拖欠成因:工资观念错位,企业产品滞销,无现金流入的销售,无经济效益的销售,再就业工程滞后等。主要对策:强化销售管理和资金管理,推进再就业工程,实施效益工资,辅之以配套的社会劳动保险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一、199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执行情况1.基本建设投资情况。1998年国家下达内蒙古森工集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基本建设投资计划37870万元,其中中央债券投资25770万元,地方债券投资12100万元。分项计划为:①公益林投资计划31177万元,其中中央债券投资19077万元,地方债券投资12100万元。②商品林投资计划6693万元,利用中央债券作为商品林建设的资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亭  王丽  王晓洁  
林业科学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重点国有林区顺利转型提供支撑与保障。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林业科技在国有林区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林业科技发展促进国有林区转型的实现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亭  王丽  王晓洁  
林业科学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重点国有林区顺利转型提供支撑与保障。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林业科技在国有林区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林业科技发展促进国有林区转型的实现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梅子侠  孙鸽  
随着国家把大小兴安岭确定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林区粗放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滞后的经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林区经济要走出困境持续发展,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必须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发展理念上生态为本,发展方式上生态为先,发展保障上生态为重,牢固建立生态化价值目标导向,不断夯实生态化物质基础,健全和完善生态化管理监督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伟  王爽  
通过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辖区内10个林业局的调研发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简称"停伐")引发该地区的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和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更加尖锐,严重影响林区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设计了大兴安岭林区"停伐"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路径主要有:来料加工、生态科研基地建设、替代产业提升集聚等;并从资金政策支持、人才建设、区域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停伐"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颖  
在对国内外森林绿色核算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黑龙江大兴安岭1997—2003年森林资源的实物量、价值量和森林绿色GDP等进行了核算。核算结果表明: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的eaGDP(environmentallyadjustedGDP)1997年为38.19×108元,2003年为57.34×108元,年均增长7.01%;森林的eaNDP(environmentallyadjustedNDP)1997年为25.70×108元,2003年为43.96×108元,年均增长9.36%。在森林绿色GDP核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资产负债和财富核算。结果表明,1997—2003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地、林木存量价值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俊杰  王志伟  
通过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现状以及接续产业发展的优劣条件和选择路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接续产业发展在资源、区位和政策上存在优势,而人才、体制和产业结构阻碍其发展。其转型路径应该分阶段进行,并以林业资源的产业链延续为主。因此,政企分离,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与监督机制是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发展的关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德胜  张於倩  张忆川  
以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间关联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业结构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林产品精深加工业、矿产开发业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开发作为该地区潜在的主导产业。针对大兴安岭林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区域布局的具体思路,并就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于婕媛  万志芳  
为理清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业职工的工作现状,提高林业企业改制的效率,对大兴安岭林区林业职工进行就业满意度调查研究。经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问卷维度,应用调查所获数据,将问卷中各维度作为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7个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依次为个人发展满意度、个人工作自主满意度、工作条件满意度、外在奖赏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对单位领导满意度、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根据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提高林业职工就业满意度3个方面的建议,包括:调整完善工资发放制度,搭建平台使职工展现才华、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人才吸引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迎春  满宏鹏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快林区经济创新驱动,才能推动林区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只有充分发挥创新在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才能不断提升林区绿色生产力和发展力,把林区的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实现林区人民富裕安康、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为此,文章提出必须完善林区经济发展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林区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深度融合建设,突出林区经济发展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强化林区经济发展创新的金融支撑作用建设,优化林区经济发展创新的环境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金峰  梅子侠  
由于森林面积最大、纬度最高、生态位置最重要等因素,大兴安岭林区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和最有迫切需求的生态旅游发展地区之一。文章基于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文化、地理资源优势,分析了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规划旅游发展格局、深入挖掘不同文化内涵、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平达  李丹丹  王勤芳  
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发现:大兴安岭林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城乡保障标准水平差距大、保障标准确定不合理以及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全面禁伐实施后,这种情况将会更加严重。因此,应提高林区人民的低保保障水平,使之不至于因"禁伐令"的实施而使生活陷入困难。基于此建议: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低保制度城乡一体化,不断完善动态调节机制,加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