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7)
- 2023(15202)
- 2022(13052)
- 2021(12044)
- 2020(10333)
- 2019(23597)
- 2018(23199)
- 2017(45427)
- 2016(24333)
- 2015(27220)
- 2014(26775)
- 2013(26873)
- 2012(24621)
- 2011(21716)
- 2010(21752)
- 2009(20130)
- 2008(20380)
- 2007(18067)
- 2006(15993)
- 2005(14411)
- 学科
- 济(107232)
- 经济(107113)
- 业(99578)
- 企(90691)
- 企业(90691)
- 管理(88042)
- 方法(52205)
- 数学(42647)
- 数学方法(42279)
- 财(36091)
- 业经(32446)
- 农(31064)
- 务(26789)
- 财务(26727)
- 财务管理(26689)
- 企业财务(25426)
- 中国(24533)
- 农业(22000)
- 贸(21135)
- 贸易(21125)
- 技术(21017)
- 制(20980)
- 易(20561)
- 地方(18560)
- 和(18544)
- 理论(18429)
- 划(17641)
- 学(16834)
- 策(16757)
- 体(15597)
- 机构
- 学院(352222)
- 大学(349824)
- 管理(148606)
- 济(147159)
- 经济(144300)
- 理学(128474)
- 理学院(127258)
- 管理学(125534)
- 管理学院(124892)
- 研究(108755)
- 中国(86051)
- 京(74031)
- 财(70119)
- 科学(64703)
- 财经(56306)
- 农(54918)
- 所(53375)
- 江(51756)
- 经(51341)
- 业大(50684)
- 中心(49750)
- 研究所(47867)
- 北京(46596)
- 经济学(43901)
- 农业(43039)
- 财经大学(41916)
- 州(41639)
- 商学(41054)
- 范(40898)
- 商学院(40669)
- 基金
- 项目(235225)
- 科学(187146)
- 研究(174133)
- 基金(173181)
- 家(148663)
- 国家(147378)
- 科学基金(129513)
- 社会(111508)
- 社会科(105930)
- 社会科学(105905)
- 基金项目(92330)
- 省(91451)
- 自然(84060)
- 自然科(82173)
- 自然科学(82155)
- 自然科学基金(80752)
- 教育(78461)
- 划(75327)
- 资助(71716)
- 编号(70315)
- 成果(55457)
- 部(52449)
- 重点(51297)
- 创(51267)
- 发(49038)
- 创新(47177)
- 课题(46679)
- 国家社会(45903)
- 教育部(45542)
- 业(45438)
- 期刊
- 济(161506)
- 经济(161506)
- 研究(103723)
- 中国(63110)
- 管理(59039)
- 财(58406)
- 农(49850)
- 学报(49431)
- 科学(47468)
- 大学(38582)
- 学学(36578)
- 农业(34718)
- 融(32582)
- 金融(32582)
- 技术(31927)
- 教育(31541)
- 财经(28639)
- 业经(28179)
- 经济研究(25050)
- 经(24445)
- 问题(21190)
- 业(20406)
- 技术经济(20136)
- 科技(17658)
- 财会(17531)
- 理论(17492)
- 现代(17436)
- 贸(16829)
- 商业(16497)
- 图书(15859)
共检索到517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苏 曾易
本文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的基础上,细分了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经费各类支出,并以2004-2004-2008年我国各地区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创新的直接产出——专利申请数和间接产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各项R&D经费支出对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他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具有专利产出导向性;其他各项技术活动经费对产出影响小且不显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建平 张建华
本文以1999-2005年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在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途径细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其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且产出弹性大;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但产出弹性小;消化吸收支出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活动 自主创新 大中型工业企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是反映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利用 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对其作实证分析 ,检验当年以及滞后几年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产生的影响 ,分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费用 产出弹性 滞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聪 叶阳平 李小转 廖建聪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在检验政府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产权类型、企业规模、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直接补贴资助对企业新产品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企业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区域,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都越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企业的规模、性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逐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补贴资助为辅,多种资助方式协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上官敬芝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01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对均量指标通过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文清
文章分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必要性、难点及可行性 ,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方式有出售国有股权、出售国有资产、关闭停产、破产、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并提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黎园
利用中国2000~2012年间30个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文章实证分析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总体和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来看,政府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同时结果也显示企业自筹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也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产出,并且高于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因此政府应提升公共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通过公共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政府应在企业的科技人才配置与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上起到组织协调与服务的引导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徐伟民
本文从动态角度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中的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上海市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自筹的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本文认为 ,政府的科技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这两个政策工具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自筹的R&D投入都具有积极效果 ,并且政府的拨款资助越稳定效果越好 ;政府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互为补充 ,提高一个的强度也会增加另一个的效果 ,但这个效应以政府税收减免为主。不同来源的R&D支出和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源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是不同的 ,自筹的R&D支出对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正面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漆艳茹 刘云 许云 蒋海军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综合评价结果完全基于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二次差异驱动原理,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不同评价对象间的差异。使用该方法计算了1996—2010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经费投入产出率,并据此进行排序。然后,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活动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对比两阶段的客观评价值,将我国33个工业行业划分为7大类,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晶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为研究样本,在对创业环境、公司创业战略和组织绩效进行系统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环境与公司创业战略、公司创业战略与组织绩效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公司创业战略对创业环境与组织绩效关系有中介作用。
关键词:
创业环境 公司创业战略 绩效 中介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思明 侯鹏 赵彦云
利用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工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存在倒U形关系,但超过95%的样本位于拐点左侧,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加快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对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对其影响渠道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激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国外技术引进效果、促进FDI知识溢出等均发挥了正向作用,并且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自主研发的引致作用在发明专利中尤为明显。本文从多个层面证实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当前我国工业创新能力特别是核心技术能力提升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中 谢晶 李迪
在经典DE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CA-DEA-TOPSIS三步法的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2005~2010年的R&D活动效率及其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活动整体效率有下降的趋势;从R&D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产出绩效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R&D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不合适等问题;2005、2010年各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存在显著的变动,"十一五"期间R&D活动高效率的地区数量呈现西、东、中部逐渐下降的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永平
文章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细分技术源和政府补贴的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内部R&D、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均可提升创新绩效,其中技术改造的创新绩效正影响最大;国外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为负,但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说明国外技术引进需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结合才能提升创新绩效;政府补贴可刺激企业扩大内部R&D和技术改造而提升创新绩效,但难以影响企业国内外技术引进的决策。因此,技术改造对提升创新绩效最有效。
关键词:
创新绩效 技术来源 政府补贴 工业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李磊
本文根据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实际情况,借助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技术贸易和FDI两种主要的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通过对1998—2003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一个随机样本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检验和分析,得到几点主要结论:第一,三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比内资企业高,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随FDI转移的无形技术和其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但是三资企业内部转移的有形技术对其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的贡献。第二,国有企业的有形技术购买对其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且促进作用强烈依赖于企业的科技人力资源。第三,我们没有发现其他内资企业引进的技术对其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