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2)
- 2023(11028)
- 2022(8923)
- 2021(8373)
- 2020(6634)
- 2019(15568)
- 2018(15292)
- 2017(29574)
- 2016(15994)
- 2015(18079)
- 2014(18106)
- 2013(17625)
- 2012(16187)
- 2011(14551)
- 2010(15101)
- 2009(13925)
- 2008(14064)
- 2007(12726)
- 2006(11563)
- 2005(10771)
- 学科
- 济(76477)
- 经济(76413)
- 业(53816)
- 管理(52166)
- 企(48454)
- 企业(48454)
- 方法(30601)
- 数学(27112)
- 数学方法(26578)
- 财(22773)
- 中国(21106)
- 业经(19777)
- 地方(19365)
- 农(18737)
- 务(17586)
- 财务(17536)
- 财务管理(17502)
- 企业财务(16877)
- 制(15786)
- 农业(12856)
- 银(12527)
- 银行(12517)
- 融(12155)
- 金融(12153)
- 行(11988)
- 理论(11249)
- 体(11224)
- 发(11164)
- 技术(10936)
- 学(10729)
- 机构
- 学院(228934)
- 大学(223566)
- 济(92629)
- 经济(90623)
- 管理(88554)
- 研究(75038)
- 理学(75013)
- 理学院(74258)
- 管理学(72801)
- 管理学院(72402)
- 中国(60974)
- 京(48333)
- 财(47002)
- 科学(43878)
- 所(37842)
- 财经(35939)
- 江(35432)
- 中心(34665)
- 研究所(33390)
- 农(33021)
- 经(32467)
- 北京(31458)
- 业大(29939)
- 州(29341)
- 范(29160)
- 师范(28857)
- 院(27264)
- 经济学(26933)
- 财经大学(26679)
- 农业(25277)
- 基金
- 项目(142035)
- 科学(112389)
- 研究(106294)
- 基金(101111)
- 家(86713)
- 国家(85935)
- 科学基金(74950)
- 社会(66597)
- 社会科(63287)
- 社会科学(63271)
- 省(57501)
- 基金项目(52494)
- 教育(50091)
- 自然(47998)
- 划(47429)
- 自然科(46928)
- 自然科学(46922)
- 自然科学基金(46045)
- 编号(44388)
- 资助(42711)
- 成果(36359)
- 发(34756)
- 重点(32263)
- 课题(31423)
- 部(30778)
- 创(30010)
- 发展(27996)
- 创新(27956)
- 展(27505)
- 项目编号(27483)
- 期刊
- 济(111569)
- 经济(111569)
- 研究(70040)
- 中国(50493)
- 财(40369)
- 管理(37279)
- 农(31650)
- 学报(30283)
- 科学(29443)
- 教育(28013)
- 融(27090)
- 金融(27090)
- 大学(24108)
- 技术(22820)
- 学学(22725)
- 农业(21675)
- 业经(20110)
- 财经(18370)
- 经济研究(17954)
- 经(15621)
- 问题(13713)
- 统计(12235)
- 财会(11979)
- 会计(11724)
- 业(11709)
- 技术经济(11665)
- 策(11347)
- 商业(11143)
- 现代(10465)
- 理论(10225)
共检索到361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子学 阳军
国有企业改造为国有控股公司,要求在国家和国有股代表之间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次,建立起竞争性的国有股权代表市场。而公司制目标模式的实现,除了需要尽快开展国有控股公司向目标模式的过渡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市场环境条件的配套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关键词:
国有控股,目标模式,实现途径,资本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洁 漆腊应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金融组织创新形式,是当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框架下整合金融资源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栽体,是解决地区金融发展需求与监管能力之间矛盾的过渡性经营模式,是做大做强地方金融、建立区域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文章分析了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主张。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混业经营 模式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茂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背景下 ,金融控股公司得到很大发展。本文从比较国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入手 ,在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最优发展模式和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银行业 最优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建军
近年来,我国各种机构在金融改革政策引导下,就金融综合经营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有效推动了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机构创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综合经营的实现方式,其组织架构有多种形式。文章对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的探索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分析了全能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纯粹型控股公司等各种组织模式的优势与弱点,结合母合优势理论,指出相关型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绩效水平显著优于无关的多元化公司。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为载体的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银行控股公司是在我国当前"分业监管、分业经营"体制条件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铁英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下金融机构走向综合经营的重要载体。金融控股公司由于组织结构与传统金融组织不同,其效率和风险都会因不同的控股模式而不同。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效率和风险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的可能性和各自的利弊。
关键词:
金融体制 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代平
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并成为发达国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在我国也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与国际金融发展形势相适应,金融控股公司也将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理想组织模式,应加快规范和推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发展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邢桂君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1年6月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标志着台湾地区以金融控股公司为特点的金融混业经营开始规模化推进。本文从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动因、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和特点等几个方面对台湾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研究,并分别从发展模式、法律体系、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大陆金融控股公司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台湾 大陆 金融控股公司 监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兆彬
一、明确国有控股公司的性质与功能所谓国有控股公司,是指经国家批准或授权设立,代表国家通过持股方式控制或影响其他公司发展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依据持股比例的多寡,控制或影响其他公司的发展(一般持股51%为控股,50%以下为参股。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持股35%甚至更少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照云 卢福财 陆建伟
目前,我国国有控股公司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难点和问题,为了促进国有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应该规范政府与国有控股公司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跨行业原则和竞争性原则相结合,合理确定控股公司存在的行业;规范董事会组织,实行经营者淘汰制度,充实监事会成员以完善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明确国有控股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理职责是以投资者或出资者代理人的身份对所管辖的国有资产进行价值监督、对股权利益分配和资产结构调整进行适量管理;建立分权和集权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加强有关控股公司的立法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波
美国金融业从分业走向混业的历史演进过程表明 ,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要形式的金融“混业”经营 ,有其特殊的优势和生命力。在当今金融业的发展日益走向国际化、全能化的背景下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提供了启示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金睿
在经济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企业跨行业、集团化的运营趋势已经形成,为满足日趋复杂而全面的客户需求,在金融控股公司成为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趋势性选择的同时,金融服务集成化发展也逐渐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相关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综述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围绕"三个中心、两个平台、多个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服务集成化发展的目标模式,并对该目标模式各节点的运作方式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服务集成化 目标模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建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加强,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性日趋强化,从而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从本质上反映了各国金融业和政府制度面向新的前景而作出的相应战略性调整,初步展开了21世纪世界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态势。这种态势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外在的要求。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将在WTO的框架下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业也要走向世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成长壮大,这就要求中国金融业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金融控股公司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