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7)
- 2023(11097)
- 2022(9201)
- 2021(8327)
- 2020(7418)
- 2019(16965)
- 2018(16915)
- 2017(33154)
- 2016(17973)
- 2015(20236)
- 2014(20356)
- 2013(20476)
- 2012(18873)
- 2011(16793)
- 2010(17225)
- 2009(16518)
- 2008(17407)
- 2007(15932)
- 2006(13883)
- 2005(12863)
- 学科
- 业(89741)
- 济(86500)
- 经济(86402)
- 企(83592)
- 企业(83592)
- 管理(73006)
- 方法(41890)
- 数学(32831)
- 数学方法(32588)
- 财(32383)
- 业经(28599)
- 农(26283)
- 务(25437)
- 财务(25410)
- 财务管理(25377)
- 企业财务(24182)
- 制(19570)
- 农业(18827)
- 技术(17228)
- 中国(16937)
- 理论(15942)
- 和(15744)
- 策(15170)
- 划(14922)
- 体(14857)
- 贸(14436)
- 贸易(14430)
- 易(13961)
- 企业经济(12969)
- 学(12950)
- 机构
- 学院(274971)
- 大学(270633)
- 济(118828)
- 经济(116599)
- 管理(113616)
- 理学(97519)
- 理学院(96621)
- 管理学(95418)
- 管理学院(94904)
- 研究(82559)
- 中国(67944)
- 财(58816)
- 京(55948)
- 科学(48106)
- 财经(46544)
- 农(46467)
- 江(42425)
- 经(42141)
- 所(42040)
- 业大(38777)
- 中心(38675)
- 研究所(37393)
- 农业(36831)
- 经济学(35930)
- 北京(35151)
- 财经大学(34296)
- 州(33368)
- 商学(32780)
- 经济学院(32611)
- 商学院(32528)
- 基金
- 项目(170166)
- 科学(135803)
- 基金(125395)
- 研究(125072)
- 家(107150)
- 国家(106163)
- 科学基金(93433)
- 社会(81002)
- 社会科(76855)
- 社会科学(76832)
- 省(67382)
- 基金项目(66763)
- 自然(60601)
- 自然科(59261)
- 自然科学(59243)
- 自然科学基金(58301)
- 教育(57209)
- 划(55031)
- 资助(51313)
- 编号(50805)
- 成果(40286)
- 业(38971)
- 部(38523)
- 创(38411)
- 重点(37612)
- 发(35883)
- 创新(35000)
- 课题(33482)
- 教育部(33431)
- 人文(33244)
- 期刊
- 济(135881)
- 经济(135881)
- 研究(78769)
- 财(53144)
- 中国(48147)
- 管理(45957)
- 农(42803)
- 学报(36866)
- 科学(35891)
- 农业(28773)
- 大学(28458)
- 学学(27265)
- 融(26894)
- 金融(26894)
- 技术(25380)
- 财经(24572)
- 业经(24052)
- 经(21121)
- 经济研究(20929)
- 教育(20477)
- 业(18378)
- 问题(18000)
- 技术经济(17037)
- 财会(16923)
- 商业(14467)
- 会计(14153)
- 现代(13868)
- 贸(13753)
- 世界(13138)
- 统计(13046)
共检索到407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宇华
国有控股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社会资源的集中地,也是政府调控市场的重要途径。国有控股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可以提高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往更高效的部门流动。文章将结合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特点,从市场效益和政府干预两方面对国内外并购动因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对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并购动机和路径进行探索,对推动当前国有控股企业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有控股企业 并购 动因理论 评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宇华
国有控股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社会资源的集中地,也是政府调控市场的重要途径。国有控股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可以提高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往更高效的部门流动。文章将结合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特点,从市场效益和政府干预两方面对国内外并购动因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对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并购动机和路径进行探索,对推动当前国有控股企业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有控股企业 并购 动因理论 评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玉杰 闫聪
以中国上市公司发起的448起对外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国有控股对中国企业对外跨国并购的影响。结果显示:并购方公司在发布并购公告后获得了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国有控股程度越高,公告发布产生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大;当并购方公司的治理水平较差、CEO权力较大时,国有控股程度与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在并购方公司为国有企业的样本中,当企业为普通国企、CEO的政治晋升激励较弱时,国有控股程度与并购带来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国有控股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艾青 向正军
并购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以控制其他企业为目的的经济行为。随着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出现,对于并购的动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用经济学的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等理论对企业的各种并购行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由于并购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因此,对于实际发生的并购绩效的分析应综合考虑和分析各种利弊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盾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东坡
企业并购动因不同,并购后所采取的整合措施也不同,而并购后的整合直接决定着并购的成败。本文将并购动因理论分为创造价值和转移价值的并购动因理论并加以评析,以期为并购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并购动因 创造价值 转移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郝宏晓
近二十年来,西方主要国家逐步放松对金融业务范围和地区范围的管制,金融业借此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合并浪潮。各国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并购重组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业经过多年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而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了一系列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之后,也希望通过并购来取得快速的发展、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以企业并购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我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交易——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对商业银行并购动因进行分析,指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并购动因 阻碍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霄亭
企业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进行资本运营、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长期以来多以企业并购战略的形式出现,以企业并购操作程序、方法为研究对象,并未深入进行理论探讨,也未揭示其背后的经济动因。本文试图对中美两国企业并购行为进行一些并购动因方面的比较分析,并据此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作一些讨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周爱香 彭兰香
本文简要地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理论与应用文献。在前辈们的基础上,文章从企业的管理性质——耗散结构入手,解析了企业并购的动因是追求企业的熵变为负。在熵变为负的情况下,企业向社会输入负熵,社会支持企业回报负熵,两者在组成一个开放系统的基础下,达到双赢。
关键词:
并购 负熵 熵变 熵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妍 赵立彬
应用2006—2013年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基于政治晋升激励而发动的并购导致公司价值毁损。这一实证结果表明,现有国企负责人晋升考核机制容易诱发企业负责人机会主义行为,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本文的研究,扩展了政治晋升的研究对象,从以往的政府官员个人拓展到微观企业,也将职业生涯与公司价值相关研究由西方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拓宽至中国式特色的政府管制的国企高管市场。
关键词:
政治晋升 职业生涯 并购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恋
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并购倾向和并购次数;基于策略性市值管理动机,外部审计主体可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具体地相比于国际“四大”审计下,国际“四大”审计可以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的正向影响;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中市值管理动机更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并购的正向关系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袁春生
本文认为,管理主义动机是推动西方企业并购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基于维护控制权及其控制权收益(包括政治收益)的管理主义动机则是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表明,并购有利于提高经营者的控制权收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经营者体现其“企业家精神”、自我实现的控制权需要。经营者控制权激励(即对控制权收益最大化的要求)是推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制度动因。
关键词:
控制权控制权收益 并购 激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宏 费贵贤
我国处于转轨经济时期,资本市场相关法律制度有待规范健全,地区市场化进程有很大差异性,企业特有的股权结构和控股权性质将对企业并购模式产生较大影响,西方并购理论往往很难解释我国企业的并购实践。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上市公司作为主并方发生的239件并购事件为对象,研究发现企业的控股权性质不同、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不同,企业的并购模式存在差异。
关键词:
企业并购 控股权 资本市场 并购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