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1)
- 2023(5569)
- 2022(4569)
- 2021(4479)
- 2020(3610)
- 2019(8250)
- 2018(7993)
- 2017(15828)
- 2016(8813)
- 2015(10136)
- 2014(10054)
- 2013(9816)
- 2012(9078)
- 2011(7634)
- 2010(8042)
- 2009(7655)
- 2008(8162)
- 2007(7614)
- 2006(6944)
- 2005(6690)
- 学科
- 业(37402)
- 管理(37026)
- 企(36517)
- 企业(36517)
- 济(34667)
- 经济(34611)
- 财(20420)
- 务(17025)
- 财务(17003)
- 财务管理(16966)
- 企业财务(16377)
- 方法(14746)
- 制(14678)
- 数学(12662)
- 数学方法(12474)
- 业经(10737)
- 体(10160)
- 银(9547)
- 银行(9546)
- 农(9119)
- 体制(9102)
- 行(8897)
- 中国(8532)
- 融(7860)
- 金融(7859)
- 农业(6112)
- 公司(5655)
- 策(5536)
- 企业经济(5472)
- 划(5339)
- 机构
- 学院(122884)
- 大学(121457)
- 济(48826)
- 管理(48306)
- 经济(47661)
- 理学(39853)
- 理学院(39537)
- 管理学(38992)
- 管理学院(38777)
- 研究(36803)
- 中国(35777)
- 财(31732)
- 京(25846)
- 财经(23632)
- 经(21308)
- 江(19727)
- 科学(19101)
- 中心(18646)
- 所(18599)
- 财经大学(17705)
- 北京(17191)
- 州(16368)
- 研究所(15504)
- 农(14657)
- 商学(14572)
- 商学院(14465)
- 经济学(14007)
- 银(13819)
- 业大(13675)
- 范(13589)
- 基金
- 项目(68864)
- 科学(54545)
- 研究(53571)
- 基金(49874)
- 家(41609)
- 国家(41193)
- 科学基金(36294)
- 社会(33454)
- 社会科(31663)
- 社会科学(31650)
- 省(26522)
- 基金项目(25846)
- 教育(25200)
- 自然(23115)
- 编号(22726)
- 自然科(22584)
- 自然科学(22582)
- 自然科学基金(22185)
- 划(22038)
- 资助(21261)
- 成果(20255)
- 部(15855)
- 性(15712)
- 课题(15661)
- 重点(15512)
- 项目编号(14941)
- 制(14627)
- 创(14186)
- 教育部(14130)
- 人文(13939)
共检索到205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雅洁 刘晓蕾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引入法治路径,具有结构上的内部需求:首先,当下专业的分工与细化,推动了基于法治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专业化;其次,独立董事之独立性危机、监事会作用失效等问题构成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的需求来源,使法治化路径成为合规功能实现的方式。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引入法治路径应开展体系性构建:应当引入审计委员会,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现代化和监督专业化。《公司法》的修订支持了内部监督的法治化,既取消了董事会人数限制的规定,也有监督模式的灵活空间,还针对国有公司提出了特别要求。内部监督需要配套措施,应注重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内部合规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国有公司制度体系应对上市公司进行特别调适,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引进、保持独立性、维护制度治理结构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晓蕾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法律监督的结构性制因主要体现在高效实现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管理人才选任机制的有机统一,因此应控制党组织选任人员的范围,实现法律监督方式与政治监督方式的妥善分工。从制度场景预设来讲,国有控股因素不会损害上市公司整体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无须在公司法层面作出特别因应。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无法实现制度竞争、监督协同,故审计委员会应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法律监督的基本主体。对此,需要从公司法层面和操作性规则层面予以法制完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欣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运行是否健康高效不仅关系到其所有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水平,所以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的普遍发生,应辨明成因,加强监事和独立董事的协同、保障其独立性和知情权,并以审计监督作为监事和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相关管理创新措施进行法律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欣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运行是否健康高效不仅关系到其所有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水平,所以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的普遍发生,应辨明成因,加强监事和独立董事的协同、保障其独立性和知情权,并以审计监督作为监事和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相关管理创新措施进行法律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欣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运行是否健康高效不仅关系到其所有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水平,所以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的普遍发生,应辨明成因,加强监事和独立董事的协同、保障其独立性和知情权,并以审计监督作为监事和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相关管理创新措施进行法律规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荣伟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是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公司经营管理层视其“不存在”,而监事会也从未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制度应考虑借鉴英美公司法的独立董事制度,设立独立监事,并对监事会的权力进行重构,以加强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监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晓颖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构的现有状况和企业对于会计事务的权力分配需求,将内外部会计事务在各权力机构之间进行分配,从而使它们得到相互制衡的结果。新的制度安排虽然在微观层面增强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但它能否发挥有效性还依赖于宏观环境,如审计委员会的选聘、激励制度,是否存在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独立董事社会声誉建立的完善程度等,都会对制度安排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组织重构 内部监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冉春芳 冉光圭
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的选择受股权结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是一种"路径依赖"式的发展。本文构建中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为实证分析和厘清改革思路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监督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光圭 赵德武
设计和选择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公司内部监督模式,有利于抑制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降低公司营运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内部监督模式主要有以美、英等国为代表的独立董事监督模式和以德、日等国为代表的监事会监督模式。我国则采用的是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双头"监督模式。本文对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治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客观的评价,并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的特点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监督模式 独立董事 监事会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余中福
加强内部控制必须强调其监督与评价问题。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性。加强内部审计,大力推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的外部评价机制是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的三大途径。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评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定核
本文认为,股份公司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激励机制,以确保控制"代理风险"、降低"代理成本"目标的实现。而建立这套机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监督与激励二者必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二是必须以物质的监督激励为主;三是必须考虑到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的作用。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激励机制实际上是由股东对董事会的监督激励与董事会对公司经理人员的监督激励这两方面构成的。激励中的股东行为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励的方法之中。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栗安锁
一、目前内部监督工作的弊端现行的保险公司内部监督体系表现为纪检监察、稽核审计专职监督和职能部门常规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式”监督管理模式,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从其总体监督体系、作用和效果来看,却存在着一定缺陷。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不到位,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叶丰滢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以德日公司为代表的监事会监督模式和以美国公司为代表的审计委员会监督模式认为:一个公司究竟应选择何种监督模式必须权衡考虑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所有权结构。文章继而分析了上述两种监督模式在公司组织架构中共生的可能性,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量体系的构建提出看法,指出监事会制度改革的关键和经营者内部监督体系构建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