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4)
2023(3622)
2022(3112)
2021(2938)
2020(2631)
2019(5978)
2018(5824)
2017(11227)
2016(6170)
2015(6887)
2014(6685)
2013(6700)
2012(6400)
2011(5546)
2010(5625)
2009(5164)
2008(5605)
2007(5089)
2006(4592)
2005(4353)
作者
(19906)
(16438)
(16144)
(15416)
(10598)
(8032)
(7349)
(6355)
(6170)
(5998)
(5725)
(5661)
(5519)
(5445)
(5290)
(5154)
(5043)
(4958)
(4924)
(4662)
(4306)
(4228)
(4010)
(4000)
(3846)
(3706)
(3678)
(3609)
(3454)
(3354)
学科
(24560)
经济(24522)
管理(24125)
(24112)
企业(24112)
(23270)
(12918)
方法(11568)
(10648)
财务(10641)
财务管理(10621)
数学(10309)
企业财务(10299)
数学方法(10204)
(9911)
业经(6998)
(6933)
(6789)
银行(6765)
(6392)
体制(6327)
(5886)
金融(5886)
(5286)
中国(4799)
企业经济(4631)
人事(4480)
人事管理(4479)
(3704)
国有(3663)
机构
大学(89475)
学院(87126)
(34476)
经济(33731)
管理(32121)
研究(32013)
中国(28078)
理学(26812)
理学院(26524)
管理学(26020)
管理学院(25888)
(21060)
科学(20051)
(20022)
(17995)
(17780)
财经(15936)
研究所(15799)
中心(14775)
(14634)
农业(14534)
业大(14308)
(13855)
北京(13088)
财经大学(12310)
(11645)
(11601)
(10971)
经济学(10524)
商学(9878)
基金
项目(54901)
科学(42630)
基金(41411)
(38285)
国家(37997)
研究(34932)
科学基金(31812)
自然(23420)
自然科(22942)
自然科学(22931)
自然科学基金(22570)
社会(21690)
基金项目(21507)
社会科(20608)
社会科学(20598)
(20196)
资助(18320)
(18205)
教育(16127)
重点(12875)
(12645)
编号(12371)
计划(11657)
科研(11481)
(11169)
成果(10716)
创新(10557)
教育部(10519)
(10511)
(10364)
期刊
(38652)
经济(38652)
研究(27051)
(20689)
中国(18964)
学报(18644)
(15222)
科学(15177)
(14606)
金融(14606)
管理(14588)
大学(13658)
学学(13185)
农业(9970)
财经(9099)
(7706)
财会(6655)
会计(6616)
经济研究(6343)
(6021)
技术(5681)
教育(5244)
业大(4891)
(4835)
业经(4811)
问题(4687)
理论(4504)
通讯(4385)
会通(4379)
农业大学(4113)
共检索到141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浩  王伟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股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超额雇员问题的影响,对2003年至2008年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员工人数进行配对比较研究。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低的高管平均薪酬,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雇佣了更多的员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军  
本文选取2005-2012年深沪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所有权与两权分离度对超额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所有权使其有动机对高管的薪酬寻租行为进行监督,所有权与高管超额薪酬负相关;而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却使其有动机与高管进行合谋,即两权分离度与超额薪酬正相关。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度能够负向调节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两权分离度越高,掏空动机越强,对高管薪酬的监督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本文还从控股股东的角度,同时考虑第一类代理问题与第二类问题研究了其对超额薪酬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辉  张博  许宏  
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激励存在着一定的激励扭曲(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现象。利用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国有控股对高管薪酬激励扭曲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与激励过度程度正相关而与激励不足程度负相关,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激励不足,且管理层权力越大越能减轻这种激励不足。研究结论对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设计其高管薪酬激励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晓珊  陈思敏  周裕淳  
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审计收费成为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高管作为被审计单位运作的实际执行者,其获取超额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否会影响审计师的审计定价决策尚未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高管超额薪酬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高管超额薪酬会通过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而显著提升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超额薪酬对审计收费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控股、高管未变更、公司治理较差等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从高管自利的角度丰富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部门、企业、审计行业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既有文献局限于将机构投资者视为无差异的分析对象,使得关于上市公司外部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究竟扮演"监督者""合谋者"、抑或"旁观者"的角色至今仍未有明确定论。基于机构投资者的个体异质性视角,选取我国2010年~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异质个体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以此考察个体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层面上,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助于降低高管超额薪酬,并且后者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大;个体层面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高管超额薪酬正相关,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高管超额薪酬负相关,未有证据表明QFII、财务公司、银行等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高管超额薪酬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结果说明,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在降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方面主要扮演"监督者"角色,证券投资基金更多体现为"合谋者",而QFII、财务公司、银行等机构投资者主要持"旁观者"的态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现有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鲜有关注其能否有效约束高管获得超额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鉴于此,本文以2005~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以及产权性质和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高管超额薪酬水平越低;相较于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更大,但未有证据表明在中央企业中也存在上述关系;产品市场竞争正向促进内部控制质量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约束管理层权力和打破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从而降低高管超额薪酬。这一结论为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晖  马瑞  朱久华  
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及其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两方面,研究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检验表明在调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分别与管理者的年度报酬水平和股权激励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盈余管理对薪酬业债敏感性也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有效控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王再锋  张睿熊  
为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支持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本文以2012年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分批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外生政策为切入点,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高管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自然实验实证研究缓解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执行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高管薪酬,抑制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同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王再锋  张睿熊  
为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支持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本文以2012年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分批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外生政策为切入点,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高管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自然实验实证研究缓解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执行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高管薪酬,抑制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同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郑志刚  
经理人超额薪酬指的是指经理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寻阻而获得的超过公平谈判所得的收入。经理人超额薪酬不仅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的失败、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等一系列不良的社会经济后果,同时也构成了对公司治理主流理论的挑战,迫使公司治理理论界开始重新反思一些业已成熟的结论的正确性和常用工具的新的政策含义。本文围绕经理人超额薪酬的危害、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挑战以及研究现状等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研究我国经理人超额薪酬问题的启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莉莉  杨晓璇  
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为样本,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分行业的机制检验方法验证政府补助引致管理层权力扩张,进而增加高管超额薪酬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与高管超额薪酬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权力对政府补助之于高管超额薪酬具有中介效应,相较于管制行业,政府补助非管制行业所带来的管理层权力扩张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央企管理层权力的关系不显著,政府补助引致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获得更多的超额薪酬,东部地区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小规模企业。最后对政府补助下管理层权力的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彭建霞  万可人  
利用2007年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数据,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因变量,以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并选取公司规模和股权制衡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不同激励方式下高管薪酬与中小股东利益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主要集中于现金薪酬和在职消费,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较大,而高管持股则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义  
为了降低成本并实现高管有效激励我们必须拥有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随着非国有经济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前进的重要力量,如何保留、激励、吸引高管人员成为非国有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研究,同时结合我国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对非国有控股上市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合理设计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文章选取2005年-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我国"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下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管超额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验证了高管薪酬的有效契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友好型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咨询功能。同时,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了公司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军雄  
本文通过考察高管超额薪酬对随后高管解聘或者薪酬调整决策的影响检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在控制了影响高管解聘和薪酬调整的经济和制度因素之后,我们发现上期高管薪酬状况显著影响到董事会随后高管解聘或者薪酬调整的决策,具体的,上期支付超额薪酬的公司,随后高管解聘的业绩敏感性更高,薪酬变动的业绩敏感性也越高,这意味着有效契约观依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以及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