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8)
2023(4420)
2022(3696)
2021(3503)
2020(3091)
2019(6772)
2018(6419)
2017(12910)
2016(7095)
2015(7761)
2014(7413)
2013(7218)
2012(6663)
2011(5540)
2010(5722)
2009(5455)
2008(6231)
2007(5612)
2006(5042)
2005(4821)
作者
(19768)
(16430)
(16229)
(15646)
(10685)
(8003)
(7443)
(6144)
(6128)
(5907)
(5600)
(5519)
(5330)
(5325)
(5273)
(5013)
(4863)
(4801)
(4754)
(4550)
(4166)
(4028)
(3971)
(3830)
(3820)
(3718)
(3507)
(3370)
(3342)
(3222)
学科
(33677)
企业(33677)
(32516)
管理(31767)
(31061)
经济(31024)
(19096)
(17055)
财务(17051)
财务管理(17029)
企业财务(16582)
方法(15688)
数学(14064)
数学方法(13980)
(8819)
业经(7993)
(6751)
体制(6035)
公司(5694)
企业经济(5157)
(4775)
(4659)
(4446)
银行(4441)
(4432)
(4362)
金融(4362)
(4342)
中国(4272)
税收(4040)
机构
大学(101738)
学院(99937)
(41507)
管理(41484)
经济(40731)
理学(35632)
理学院(35335)
管理学(34877)
管理学院(34702)
研究(30789)
中国(26901)
(26545)
(20638)
财经(20629)
(18822)
科学(16395)
财经大学(15767)
(15325)
中心(14405)
(14240)
研究所(13275)
商学(13218)
北京(13151)
商学院(13143)
经济学(12303)
(11974)
业大(11766)
(11512)
(11508)
经济学院(11096)
基金
项目(62016)
科学(50409)
基金(48657)
研究(43256)
(42357)
国家(42039)
科学基金(37281)
社会(28991)
社会科(27618)
社会科学(27605)
基金项目(26106)
自然(25686)
自然科(25138)
自然科学(25134)
自然科学基金(24713)
(21813)
资助(20057)
教育(19906)
(19154)
编号(16165)
(14918)
重点(14247)
成果(13629)
教育部(13221)
人文(12749)
科研(12627)
(12608)
(12492)
(12375)
国家社会(12162)
期刊
(45627)
经济(45627)
研究(30289)
(26715)
管理(17143)
中国(15689)
学报(14327)
科学(13620)
(13188)
金融(13188)
大学(11417)
财经(11331)
学学(11193)
财会(9817)
(9504)
(9435)
会计(8907)
经济研究(7242)
通讯(6715)
会通(6705)
技术(6476)
农业(6067)
问题(5861)
国际(5637)
业经(5632)
(5391)
(5349)
(4957)
技术经济(4706)
现代(4700)
共检索到152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海燕  冉茂盛  文守逊  
本文在代理理论框架下,基于中国转型经济时期的制度背景,实证考察了国有控股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它的制度根源。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公司过度投资规模与内部自由现金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政府干预、薪酬管制和债务软约束这三大治理弱化是导致国有公司出现过度投资并降低投资效率的制度根源。本研究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设计具有重要启示:单纯强调产权改革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对于提高国有公司的投资效率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效果。要想根本上提高国有公司的投资效率,监管层惟有从解决"内部治理弱化"的根源入手,通过弱化政府干预动机、薪酬改革以及深化银行体制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芮明杰  袁安照  
控股公司是指一公司拥有其他公司的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从而行使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的公司;;纯粹型产业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拥有子公司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行使控制权,它本身不从事产业的生产经营。国有纯粹型产业控股公司是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结果,它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功能:①产权经营Z②行业协调和监管功能;;③战略管理功能;;④社会性功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丽娜  李凯  
本文对自然人控股公司的治理特征与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高管持股、两职兼任都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总经理(CEO)持股、基金持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而第一大股东的"一股独大",没有对其业绩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的治理机制也没有发挥出显著的积极作用。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提高公司绩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汉斌  
证券公司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委托代理关系之外,还有一层与客户的委托代理关系(经纪业务),这使证券公司治理结构有着特殊内涵与更高要求一般公司相比,证券公司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委托代理关系之外,又多了一层与客户的委托代理关系(经纪业务),特别是信用交易制度,如保证金、融资融券机制等,使证券公司所有者资产与客户资产界限模糊化,因而对公司治理结构有着特殊内涵与更高要求。我国证券公司或券商约有一百多家,其中大部分为国有持股和国有控股券商。国有控股券商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松  
金融控股公司运行的特殊性必然导致其利益主体的冲突性较其他企业更为激烈。受金融行业严格管制的影响,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受到削弱,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则大大提升。严格的行业监管是对公司治理的一个有效补充,但在综合监管手段匮乏的情况下,应强化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建设为目标的管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蒋艳  田昆儒  
通过分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特征、政府补助对会计稳健性的综合影响发现:政府补助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干预市场的直接手段,降低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尤其是在负债率较高、成长性较好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政府补助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较强。而在业绩较好、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基于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避免政治成本及监管成本等动机,政府补助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稳健性水平的影响下降,使得公司稳健性水平相对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诚颖  
国有控股公司的特征、权能及运作方式──以深圳特区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和发展为例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何诚颖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但对国有控股公司的特征、权能及运作方式的认识,无论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都存在着很大分歧。本文将以深圳特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费方域  
论国有控股公司费方域OnState—ownedHoldingCompany¥(FeiFangyu)Theappearenceofstate—ownedholdingcompanyinChinaisonthesuccessofstateen-terpr...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忠良  刘劲松  金通  
笔者从中国国有股东行为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国有股东(国资委)的职能定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建立和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文章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国资委职能的合理定位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如提出国资委的职能应进一步分割等。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要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中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法人治理机制,提出了建立这种法人治理机制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烽  苏舟  
本文一方面将股东价值管理理念融入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运营中,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以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为导向的投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揭示出国有控股公司投资项目股东价值驱动要素,为基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运营管理和绩效考核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薄仙慧  吴联生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以及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低于非国有公司;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只有非国有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降低;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负向盈余管理水平影响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从盈余管理角度来看,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但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治理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受到限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保明虎  
基于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产生背景、作用以及存在的治理问题,文章分析了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治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是要高度重视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本质特征,用市场的办法完成政府的部分使命,并把国有投资控股集团视为特殊法人。二是公司治理涉及政治体制、文化传统、企业成长历程、治理者个人品格等综合性问题,要走实践-改革-再实践-再改革的路子。三是需要从基本制度、与政府关系、领导者选拔、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大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力度,加强董事会建设和集团化管控,建设制度化的有利于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治理结构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琳  
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国家财政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组织形式,在产权结构上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产权一元化、公司所有权虚化、公司制衡缺失等与一般投资公司显著不同的特点。其产权特征的特殊性不仅有体制和历史的原因,也有国有投资公司本身目标多元化、政府出资人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以及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等原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要实现国有投资公司产权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有必要将国有投资公司定位于是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而非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特殊企业法人,并将国有投资公司分为竞争性国有投资公司与非竞争性国有投资公司两类,实行分类治理,通过加强国有投资公司的资源整合功能和实现下属企业的股权多元化,达到完善产权结构、实...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金霞  齐青婵  
一、保险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要准确把握保险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必须先界定清楚保险集团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关于"保险集团"的含义,有的学者将其纳入"企业集团"范畴,有的学者将其纳入"集团公司"范畴。其实,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企业集团,是指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萌  
国际金融危机启示了保留国有控股券商的必要性。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保障国有控股券商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的实质即为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所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构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等企业内设机构之间权、责、利关系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