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0)
- 2023(5841)
- 2022(5019)
- 2021(4913)
- 2020(4195)
- 2019(9647)
- 2018(9315)
- 2017(18792)
- 2016(10348)
- 2015(11434)
- 2014(11368)
- 2013(11120)
- 2012(10288)
- 2011(9012)
- 2010(9359)
- 2009(8818)
- 2008(9376)
- 2007(8548)
- 2006(7756)
- 2005(7159)
- 学科
- 管理(47141)
- 业(47009)
- 企(46448)
- 企业(46448)
- 济(40285)
- 经济(40228)
- 财(22589)
- 方法(18998)
- 务(18115)
- 财务(18098)
- 财务管理(18072)
- 企业财务(17459)
- 数学(16530)
- 数学方法(16347)
- 制(12724)
- 业经(11303)
- 策(11285)
- 农(9193)
- 体(8747)
- 中国(7980)
- 划(7738)
- 体制(7685)
- 银(7225)
- 银行(7218)
- 技术(7217)
- 行(6655)
- 贸(6614)
- 贸易(6607)
- 易(6480)
- 人事(6434)
- 机构
- 学院(145090)
- 大学(143593)
- 管理(63839)
- 济(62028)
- 经济(60740)
- 理学(54743)
- 理学院(54335)
- 管理学(53760)
- 管理学院(53480)
- 研究(41843)
- 中国(37087)
- 财(36567)
- 京(29006)
- 财经(27420)
- 经(24860)
- 江(22192)
- 科学(21329)
- 财经大学(20442)
- 中心(20314)
- 所(20146)
- 商学(18999)
- 商学院(18856)
- 北京(18473)
- 州(17606)
- 研究所(17216)
- 经济学(17124)
- 农(16995)
- 业大(16564)
- 经济管理(15886)
- 经济学院(15221)
- 基金
- 项目(86597)
- 科学(70789)
- 基金(65866)
- 研究(64953)
- 家(54808)
- 国家(54311)
- 科学基金(49487)
- 社会(42264)
- 社会科(40278)
- 社会科学(40270)
- 基金项目(34448)
- 自然(33297)
- 自然科(32617)
- 自然科学(32613)
- 省(32608)
- 自然科学基金(32086)
- 教育(30816)
- 资助(28307)
- 划(27068)
- 编号(26447)
- 成果(22324)
- 部(20712)
- 教育部(18670)
- 人文(18543)
- 重点(18541)
- 创(18310)
- 性(18046)
- 课题(17607)
- 制(17599)
- 项目编号(17378)
共检索到225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德舜
国内研究认为股权结构、董事会和高管激励对公司绩效有影响 ,而上市公司“国有一股独大”的国情使前两者不会有实质性作用 ;对于后者的研究则忽略了最高决策者在公司中的重要性。本文以 1 993— 2 0 0 2年数据为样本 ,研究国有股代理人 (董事长和总经理 )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发现董事长是公司最高决策者 ,除政治激励能显著改善绩效外 ,最高决策者金钱激励、国有股权性质、两职合一、债权人治理等都和绩效没有显著关系 ;意味着只有将政治激励所附带的财富效用降低到一定程度 ,金钱激励才可能成为有效治理机制。
关键词:
国有控股 最高决策者激励 公司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增基 郭桂玺 张宗益
本文选取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研究经营者升迁的决定因素对公司绩效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董事长更多的关注政治激励,总经理更多的关心物质激励,当存在晋升机会时,政治激励、物质激励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年轻管理者的对公司绩效的作用往往主观地被低估,任期、政治关联、学历同晋升机会、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上级对高级管理人员经营能力的判断时,应剔除高级管理人员个人特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经营者报酬 政治激励 公司绩效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建葆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比较完善的激励制度,能够控制代理风险,降低代理成本,能够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使其更加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成果,按资本、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建共
股权激励将公司的长远发展、股东的长期利益与管理层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管理层的积极性,这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尤为重要。尽管管理部门不断完善了相关制度,但现阶段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却仍面临着以下问题:①股价非市场化使股权激励难以发挥作用。我国现阶段的股票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胜波
建立与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中长期激励体系,对企业核心人才价值给予合理回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特殊定位,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具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存在不同的激励导向和制度规制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彭建霞 万可人
利用2007年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数据,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因变量,以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并选取公司规模和股权制衡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不同激励方式下高管薪酬与中小股东利益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主要集中于现金薪酬和在职消费,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较大,而高管持股则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华
为建立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以下简称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政策体系,2006年9月30日,国资委制发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以下简称《办法》),已于印发之日起开始施行。一、股权激励的政策背景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对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实行包括期权在内的股权激励:"允许和鼓励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围 陈方正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是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要素研究现状,选取35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的36例股权激励方案作为研究样本,针对激励方式、股票来源、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人均被授予市值、等待期/行权期(锁定期/解锁期)等六项契约要素,梳理相关规则要求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契合公司情况的股权激励方案、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明确合适的股票来源、确定适当的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以及授予市值、设计合理的行权期限等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建议。
关键词: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契约 要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洋 刘国宏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增强公司发展动力、打造国有战略平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快修订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规定,赋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相应灵活性,鼓励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完善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考核设计,以推动国有企业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晖 马瑞 朱久华
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及其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两方面,研究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检验表明在调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分别与管理者的年度报酬水平和股权激励呈正相关关系,另外,盈余管理对薪酬业债敏感性也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有效控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华
在调整基于盈余反应系数的盈余质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与最高决策者相关的研究变量,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7年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最高决策者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职合一与盈余质量负相关;董事长或总经理在本公司领取报酬与公司盈余质量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性,且有行业差别;董事长或总经理在控股股东单位任职与公司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但有行业差别。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最高决策者 盈余质量 相关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广乾 冯瑞瑞 甄彩霞
以201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国有控股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高管股权激励、高管薪酬激励均与企业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在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而在高管薪酬激励和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则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应注重优化和完善高管激励机制,在动态平衡高管风险承担水平与多样化利益需求中,合理配置股权与薪酬激励,以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国有企业需结合自身特点,在薪酬激励基础之上加大股权激励力度,构建中国情景下创新导向型的高管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辉 张博 许宏
我国企业高管的薪酬激励存在着一定的激励扭曲(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现象。利用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国有控股对高管薪酬激励扭曲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与激励过度程度正相关而与激励不足程度负相关,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激励不足,且管理层权力越大越能减轻这种激励不足。研究结论对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设计其高管薪酬激励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国有控股 激励过度 激励不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萍 张睿 朱佳
高管薪酬不仅包括货币薪酬,还包括高管持股与在职消费。本文以2007年以前上市的133家A股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2014年年报相关变量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检验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激励效应、高管薪酬激励效应在中央政府控股公司和地方政府控股公司间的差异以及高管薪酬激励效应在"限薪令"政策颁布前后的差异。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激励效应,高管持股有不显著正激励效应,高管在职消费有不显著负激励效应;中央控股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正激励效应显著高于地方控股公司,地方控股公司高管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的负激励效应显著更高;"限薪令"颁布后高管货币薪...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宋渊洋 李元旭
国际化是企业重大战略举措,控股股东和CEO分别作为战略决策者和执行者,对国际化经营存在深刻影响。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数据,基于代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当控股股东拥有战略决策控制权时,企业更可能采用国际化战略,并且国有控股股东比民营控股股东更倾向于采用国际化战略。采用国际化战略后,国际化扩张的快慢取决于CEO努力程度,控股股东需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调动CEO的积极性。总体上,薪酬、股权激励均有助于实现CEO激励相容,但股权激励的效果更为突出。对民营企业而言,股权激励的效果优于薪酬激励;而对国有企业而言,薪酬激励的效果更佳,股权激励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研究清晰有效地区分了控股股东和C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